红额鹦鹉

红额鹦鹉

鹦鹉科的攀禽
红额鹦鹉(学名: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1]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鸟体为绿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为黄绿色;前额、头顶、眼睛后方延伸的条状羽毛均为红色。羽毛艳丽,具粉绒羽。晚成雏。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于新西兰及周边的数个小岛。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 纲:鸟纲 亚纲: 目:鹦形目 亚目: 科:鹦鹉科 亚科: 族:纽澳鹦鹉族 属:额鹦鹉属 亚属: 种:红额鹦鹉 亚种:8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Sparrman,1787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红额鹦鹉 英文名:Red-fronted Parakeet 二名法: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 分布:新西兰南部和北部的岛屿

外型特征

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为黄绿色;前额、头顶、眼睛後方延伸的条状羽毛均为红色;背部下方两侧也带有红色羽毛;外侧飞行羽蓝紫色;鸟喙浅蓝灰色,尖端黑色;虹膜红色。母鸟头部的红羽较少;虹膜为红棕色,尾巴较短。

原产地:

新西兰的南岛与北岛及周围的一些小岛,平均寿命大约6年,雌鸟比雄鸟小,幼鸟头部的红色羽区较小,尾羽较短。在原产地曾一度频临绝种,目前,人工饲养繁殖比较成功。

生活习性

红额鹦鹉主要栖息於纽西兰所有不同高度的森林,尤其是面积广泛的林区;灌木丛、草地、森林边缘地带、在小岛上延著海岸的地区等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在繁殖季他们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大部分在树顶或是树木在外侧的枝干上聚集;平时大多在靠近地面或是地面上觅食;对鸟通常整年都会离群独居,但也经常和其他同伴组成小群体;在春季他们会聚集在岛上的小水坑处,共同分享仅有的水源,一起饮用或是洗澡等。偶尔他们也会前往邻近的小岛上觅食,对人类相当友善,可以近距离接近;当觅食的时候会彼此发出清柔的交谈声,飞行的时候则会发出比较尖锐的鸣叫。

特点

它们的鸣叫声听起来很像羊的叫声,在新西兰,它们的数量已不多,新西兰周围海岛的数量比新西兰本岛多,主要栖息在本岛的森林及周围小岛内的开阔灌木丛与草地上,偏好在森林边缘地带与开阔的地区活动,繁殖期外的时间常常成对或一小群在树上或灌木丛中活动,经常在地上或靠近地上的地方觅食,有时群集在有泉水或水塘旁饮水洗浴。

食性

食物:红额鹦鹉主要以树叶、植物嫩芽、花朵、花蜜、水果、浆果、大量的昆虫、动物剩下来的残渣或是屍体;有时候会捡食些小碎石块。同时在沿海地区他们也会觅食海藻、贻贝等。

地理分布

纽西兰南部和北部的岛屿、大部分沿海岛屿、奥克兰岛和其他小岛。

繁殖

繁殖方式

卵生繁殖成功率很高,约5个月即有生殖能力,但建议在完全成熟时(约1岁大时)再让它们繁殖,一对成熟的成鸟通常繁殖的欲望很高,全年都可繁殖,一年可生好几窝,一窝可产4-9颗蛋,通常为5颗,孵化期19-20天,羽毛长成约35天,在幼鸟尚未离巢时,母鸟可能继续生第2窝甚至第3窝,不建议连续不停的繁殖,如果发生最好将幼鸟抓出巢手养,以减轻亲鸟的负担。

繁殖季节主要在10至12月,但全年均可繁殖,筑巢于树洞中,在树木较稀少的新西兰邻近岛屿的族群在树洞不足的情况下会筑巢在岩石裂缝与地洞内,一窝约产5颗卵;在欧洲移民还未到达新西兰时,它的数量很多,现在有些亚种的数量只剩数千只甚至数百只,而如今世界上的数量可能超过一万五千只,但常与黄额鹦鹉(Yellow-frontedKakariki)混种,所以有部分不是纯种的红额鹦鹉。

科目简介

鹦鹉科

鹦鹉科鸟类大小差别悬殊,体长83~991毫米。嘴甚短强;上嘴钩曲而具蜡膜,犹如猛禽;上嘴能转动,其与头骨如具铰链一般:嘴钩内有锉状构造;舌多肉质而柔软。翅形稍尖,初级飞羽10枚,缺第5枚次级飞羽。尾长短不一,具12枚尾羽。跗骨短健,被以细鳞。趾4枚。前后皆两趾,适于攀树。体羽常为绿色,或绿蓝和红色等,甚为艳丽。雌雄相差不多,幼鸟与雄鸟相似。世界有339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大洋洲、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产于大洋洲。中国有7种,见于西藏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东、广西。

中国常见种为灰头鹦鹉,分布于四川西部以南至云南南部。体长约350毫米,翅长约140毫米。体羽绿色,沾染蓝色,胸和上体尤甚;头暗灰,具蓝色沾染;颏黑色;后颈沾蓝绿色。雄鸟翅上覆羽具深栗色块斑,雌鸟无;尾羽绿色和蓝色,尖端黄色。繁殖季节单个或成对在沟谷的树林或稀疏阔叶林区,秋季常成群在雨林啄食榕树果,或集结在山坡草地取食玉米。羽色美丽,可供观赏。

相似物种

黄额鹦鹉

体态特征:除了头部黄色的羽毛外,与红额鹦鹉并无外表上的差别,有些分布地区与红额鹦鹉重叠,体型则较小,共有2种亚种,在野外有时会与红额鹦鹉杂交,其后代的头部颜色会呈橘黄色。

习性:在纽西兰本岛上主要栖息在山地的茂密森林内,一般来说,栖息地的海拔均较红额鹦鹉高,也比较喜爱在灌木丛中活动,较少出现在红额鹦鹉喜爱的开阔地区,通常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不像红额鹦鹉喜欢在地上觅食、活动,它们则是较爱待在树上,天然食物包含了嫩芽、浆果、花瓣、种子、昆虫等,它们似乎比红额鹦鹉更需要食用昆虫,繁殖行为同于红额鹦鹉,10-12月时繁殖,一窝5-9颗蛋。

食性:天然食物包含了嫩芽、浆果、花瓣、种子、昆虫等。

护理:人工饲养的黄额鹦鹉不会吵杂,很快的就能适应环境及主人,啃咬力小,不过有可能发生原因不明的突然性死亡,提供混合种子、小米、榖物、蔬果等食物,也可使用矿物质与维他命的添加剂,在春天和秋天时维他命C的提供需增加,尽量不要让它们过早繁殖,安静温和的个性与适中的体型适合当居家宠物。

饲养方法

用虎皮鹦鹉的种子食物,水果和绿色食物饲喂红额鹦鹉。红额鹦鹉有时也吃粮食中的蠕虫,当它们在育雏期间更是如此。红额鹦鹉体质强壮,可养在室外。要保持鸟舍地面的干燥、清洁,因为红额鹦鹉常像小鹳那样在地上刨食,所以不清洁的地面会使它们容易感染上蛔虫。

宠物简介

红额鹦鹉在市面上的价格较低,也有一些变种,除了合理的价位,安静与容易繁殖也是它们的优点,可惜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幼鸟也有此情形;它们不太怕人,很快的就能信任主人,约有8种亚种,可惜2种已经绝种,市面上已有多种变种-黄化、派落等。

在欧洲移民还未到达纽西兰时,它的数量很多,现在有些亚种的数量只剩数千只甚至数百只,而如今世界上的数量可能超过一万五千只,但常与黄额鹦鹉(Yellow-frontedKakariki)混种,所以有部分不是纯种的红额鹦鹉,并不确定是否为华盛顿公约附录I一级保育种类,有些资料是有注明为一级保育,有些没有。

红额鹦鹉饲养难度不高,价位合理,并有着安静稳定的性格,是不错的宠物鸟选择,也是成对饲养繁殖的不错鸟种,建议非繁殖期可提供较宽敞的笼舍来供其活动,喂食上与一般澳洲长尾鹦鹉相去不远,日常的混合种子喂食与定期蔬果提供。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