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陈艾

红陈艾

菊科泥胡菜属植物
红陈艾(学名:Hemistepta lyrata)是菊科泥胡菜属植物,又名艾草,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其植株具清香气味。其多生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河湖岸边及沼泽地。
    中文名:红陈艾 拉丁学名:Hemistepta lyrata 别名:艾草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菊亚纲 超目: 目:菊目 亚目: 科:菊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泥胡菜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于其上密生须根的主根。茎直立,通常高30-120厘米,钝四棱形,微具槽,有倒向糙伏毛,在节及棱上尤为密集,在基部有时近于无毛,多分枝,或仅于茎中部以上有能育的小枝条。叶轮廓变化很大,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基部宽楔形,掌状3裂,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通常长2.5-6厘米,宽1.5-4厘米,裂片上再分裂,上面绿色,有糙伏毛,叶脉稍下陷,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叶脉突出,叶柄纤细,长2-3厘米,由于叶基下延而在上部略具翅,腹面具槽,背面圆形,被糙伏毛;茎中部叶轮廓为菱形,较小,通常分裂成3个或偶有多个长圆状线形的裂片,基部狭楔形,叶柄长0.5-2厘米;花序最上部的苞叶近于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8毫米,全缘或具稀少牙齿。轮伞花序腋生,具8-15花,轮廓为圆球形,径2-2.5厘米,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小苞片刺状,向上伸出,基部略弯曲,比萼筒短,长约5毫米,有贴生的微柔毛;花梗无。花萼管状钟形,长6-8毫米,外面有贴生微柔毛,内面于离基部1/3以上被微柔毛,5脉,显著,齿5,前2齿靠合,长约3毫米,后3齿较短,等长,长约2毫米,齿均宽三角形,先端刺尖。花冠粉红至淡紫红色,长1-1.2厘米,外面于伸出萼筒部分被柔毛,冠筒长约6毫米,等大,内面在离基部1/3处有近水平向的不明显鳞毛毛环,毛环在背面间断,其上部多少有鳞状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内凹,长圆形,长约7毫米,宽4毫米,全缘,内面无毛,边缘具纤毛,下唇略短于上唇,内面在基部疏被鳞状毛,3裂,中裂片倒心形,先端微缺,边缘薄膜质,基部收缩,侧裂片卵圆形,细小。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平行,前对较长,花丝丝状,扁平,疏被鳞状毛,花药卵圆形,二室。花柱丝状,略超出于雄蕊而与上唇片等长,无毛,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花盘平顶。子房褐色,无毛。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2.5毫米,顶端截平而略宽大,基部楔形,淡褐色,光滑。花期通常在6-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河湖岸边及沼泽地。

分布范围

我国除华南地区及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蒙古、朝鲜、俄罗斯也有。

简介

红陈艾,别名狭叶艾、水蒿、刘寄奴(四川)(《全国中草药汇编》)。

此药为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

药材性状

主根1条,纤细,微弯曲,长约9cm~12cm,棕黄色,有纵皱纹,具须根多数。茎圆柱形,绿褐色,基部常紫褐色,有纵向顺直纹理及叶片脱落后的疤痕,折断面淡绿色,边缘有纤维,中央髓部疏松。叶互生,皱缩,有的破碎,完整者展开似艾叶但较长,线状披针形或3~5深裂,上表面棕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密或疏生白色茸毛。质脆易断。枝梢具黄色小花,多数密集组成狭长的复总状花序。气微芳香,味淡。以叶多、茎带紫褐色者为佳。

附注:本品在四川作刘寄奴药用。幼苗可作蔬菜吃。

变种

蒌蒿(原变种)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ex Bess. var. selengensis

无齿蒌蒿(变种)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ex Bess. var. shansiensis Y. R. Ling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