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刚玉

红刚玉

紫红色、硬度强的矿石
红刚玉的主要化合物为α-氧化铝,又称之为铬刚玉、红宝石。[1]红刚玉颜色紫红色,硬度较强,适合制作切割类的磨具。红刚玉现多为人造制品。红刚玉的成分主要为α-氧化铝,也叫铬刚玉,红宝石。[2]韧性比白刚玉高,比棕刚玉稍低。用其制造的磨具适用于磨削高碳钢,高速钢及其薄壁零件,磨料还可作研磨、抛光材料、精密铸造型砂、喷涂材料、化工触媒载体、特种陶瓷、高级耐火材料等。
  • 中文名:红刚玉
  • 外文名:
  • 用途:
  • 分类:
  • 别名:铬刚玉、红宝石
  • 颜色:紫红
  • 光泽:玻璃光泽
  • 发光性:一轴晶负光性
  • 硬度:9
  • 主要成分:一氧化铝

起源

1877年法国化学家弗雷米将纯氧化铝粉末、碳酸钾、氟化钡和少量重铬酸钾作原料,在坩埚中经高温熔融8天,获得小颗粒红宝石晶体,这是人造红宝石的开端。

1900年,科学家曾用氧化铝熔后加入少量氧化铬,Cr2O3,按重比0。7%添加的方法,制出了2g~~4g的红宝石。现在,已经能制造大到10g的红宝石和蓝宝石。

1885年在瑞士日内瓦出现一些品质优良的人造红宝石,据说是有天然红宝石碎片,加上增强红色的重铬酸钾等经高温熔融制成,和天然品性质相同.然而真正实现人工制造宝石并能投入规模化生产的要归功于法国化学家维尔纳叶。

维尔纳叶在1891年发明火焰熔融法,并用该法试制人造宝石,成功后又用纯净的氧化铝试验.在高温马弗炉中用倒置的氢氧吹管进行试验,含有少量氧化铬的纯净氧化铝细末慢慢落入火焰中熔化,滴在基座上冷凝结晶.经过十年的努力,1904年维尔纳叶正式制造出了人造红宝石,以后火焰熔融法逐渐完善,生产出的红宝石和天然品几乎无差别.该法一直沿用到现代,至今仍是世界生产人造宝石的主要方法,人称“维尔纳叶法”。

现在只要数小时就能制造出100克拉以上的红宝石原石,外观呈倒梨形或胡萝卜形的人造刚玉晶体,质地纯净,颜色透明度甚至超过天然品,经济效益巨大.现代维尔纳叶法不仅能生产从浅粉红色至深红色的红宝石,还能生产各种颜色的蓝宝石,甚至还能生产带有星光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真是巧夺天工。

作用

刚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在地幔的高温条件下,随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刚玉的颜色十分丰富,包括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其硬度十分高,仅次于金刚石。刚玉主要用于高级研磨材料、手表和精密机械的轴承材料。刚玉矿物主要有红宝石和蓝宝石。

刚玉是由富铝岩浆岩与灰岩的接触变质作用或富铝贫硅岩石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常产于结晶灰岩、云母片岩和片麻岩中,也产于正长岩、霞石正长岩、伟晶岩和玄武岩中。由于刚玉的硬度高,抗风化,所以多出现在砂矿中。

不能作宝石的刚玉曾被用作磨料,通常称为金刚砂,主要产在希腊、美国和澳大利亚;宝石级的刚玉主要产在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等。

刚玉主要形成于高温富铝、贫硅的条件下。在内生作用中,产于富铝、贫硅的岩浆岩和伟晶岩中,与长石、尖晶石等共生。在变质作用中,产于片麻岩中者与矽卡岩、磁铁矿、白云母等共生;产于岩浆岩与石灰岩接触带中者与方解石、磁铁矿、绿帘石等共生,是岩浆岩去硅作用的产物。属于三方晶系,晶形常呈完好的六方柱状或桶装,柱面上常发育斜条纹或横纹,底面上有时可见三角形裂开纹;集合体呈粒状。

刚玉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等性能。其硬度很大,仅次于金刚石;刚玉的熔点很高,有很高的高温绝缘性,是很好的耐火材料。刚玉制品的气密性很好,在电真空环境中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其优良的高温性质以及机械强度,广泛地应用于冶金、机械、化工、电子等重要领域。

红刚玉的能量强大、猛烈而且后劲十足。红刚玉可以补充血气、治疗手脚冰冷。可以让害羞、胆怯、内向的人们,增加勇气、自信,并且能敢于表达自己,不再畏畏缩缩。公关或者业务人员佩带可以增加说服力、个人魅力、强化领导气质。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勇气,能增强自信心。具繁荣兴盛的能量,有助健康长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