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

汉语汉字
糜[1],汉语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mí或méi。作名词,是粥的意思。作动词,有粉碎,捣烂;消耗的意思。[mí]1.粥。2.腐烂;糜烂。3.浪费。[méi]糜子,也叫穄子。一年生草本植物。与黍同类,但子实不黏。是耐旱、耐碱的谷类作物。[2]
  • 中文名:糜
  • 拼音:mí,méi
  • 繁体:蘪
  • 部首:米
  • 字码:U 7CDC
  • 五笔:ysso
  • 注音:ㄇㄧˊㄇㄟˊ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广韵》靡为切《集韵》《韵会》《正韵》忙皮切,

又烂也。《孟子》糜烂其民。《前汉·贾山传》无不糜灭。

又与靡通。《礼·少仪》国家靡敝。《疏》靡为糜,谓财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

又与眉同。《前汉·王莽传》赤糜闻之,不敢入界。《注》糜,眉也。古字通用。 《集韵》或作  

字源字形

形声字。篆文从米,麻声。隶书从米,靡声。楷书沿袭了篆文的写法。本义是粥。《礼记·问丧》:“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粥一般都煮得比较烂,所以“糜”又引申有碎烂的意思。《字汇·米部》:“糜,烂也。”《孟子·尽心下》:“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还引申有耗费、米麦碎粒的意思。字还通假为“眉”。《字汇补·米部》:“糜,与眉同。”  

形声字。 《说文》:“古今注》曰:“吕氏春秋·本味》:“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高诱注:“穄,关西谓之糜,冀州谓之  

详细释义

〈名〉

⑴ 形声。从迷,二声。本义:粥。

糜,糁也。——《说文》

糜,煮米使糜烂也。——《释名·释饮食》

糜,糜粥。——《广韵》

粥之稠者曰糜。——《尔雅·释言》注。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古乐府《东门行》

⑵ 又如:糜沸(比喻世事混乱之甚,如糜粥之沸于釜中);糜粥(粥)。

〈动〉

⑴ 粉碎,捣烂 [smash;pound sth.until it becomes pulp]。

以糜敝之。——《荀子·富国》。注:“散也”。

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贾山《至言》

⑵ 又如:糜没(粉碎毁灭);糜灭(粉碎毁灭);糜躯(粉身碎骨,指献出生命);糜捐(粉身碎骨,舍弃生命);糜粉(粉碎。亦指碎屑)。

⑶ 消耗,通“靡” [waste]

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⑷ 又如:糜耗(糜费);糜费(浪费);糜损(浪费损耗)。

<姓>

如:三国时,糜竺、糜芳兄弟。

另见 méi

不黏的黍(亦称“穄”):

糜子:糜黍

糜子,又称穄子,一年生草本植物,或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音韵集汇

◎ 海南话:moiz

◎ 粤语:mei4

◎ 潮汕话:[潮州音]muê5、   mi5 [潮阳音]:muê5、   mi5

◎ 客家话:[宝安腔] mi2 | men2 moi2 fui1 [海陆丰腔] mi2 mien2 moi2 [陆丰腔] moi3 [台湾四县腔] mi2 mien2 moi2 [客英字典] mi2 moi2 mien2 [梅州腔] mi2 moe.2 [东莞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mi2 mi3

◎莆田话:[城里腔] muei2(饮糜:稀饭)、ma2(芋糜:芋头粥)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