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作墓志

范仲淹作墓志

中国北宋诗人范仲淹的著作
范文正公尝①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②见之。”明日以示③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⑨,诚⑧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⑦俗儒④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⑤以示予,不然,吾几失⑥之。”[1]
  • 作品名称:范仲淹作墓志
  • 作者:毕仲询
  • 创作年代:宋
  • 作品出处:《幕府燕闲录》
  • 作品体裁:
  • 文学体裁:文言文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

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着,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个人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先世彬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至雎阳应天府书院(在今河南商丘)读书,仲淹读书“昼夜不息。冬日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宋仁宗亲政后,担任右司谏一职。

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夏竦平定叛乱。庆历三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历时仅一年。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号文正。

作品原文

范文正公尝①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②见之。”明日以示③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⑨,诚⑧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⑦俗儒④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⑤以示予,不然,吾几失⑥之。”

译文

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完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让尹洙看。”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能不够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诚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的原因啊。”范仲淹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注释

①尝:曾经。

②师鲁:尹洙的字。

③示:给......看。

④俗儒:庸俗的文人。

⑤赖:依赖。

⑥失:失误。

⑦起:引起。

⑧诚:诚然,的确。

⑨太守:汉代官名,相当于宋代知州。

⑩使:让。

⑪名:出名。

启示

写作要严谨求实,实事求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骄傲自满。考虑要周到,既不瞻前顾后,又能顾及到方方面面,这才是一个有实力、有智慧的才子!

相关用意

因为范仲淹是个大名人,他的话,他的文章,必定被后人尊捧,而在墓志铭中,他却把宋代现行的官职,改用前朝相等官阶职务的名称,表面看来,这是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才能做到的,也是一种雅致的说法,但是师鲁认为,如果虚构事实,改用官职名称,容易产生误导,后人还以为宋代没有知州,仍设太守。他的目的是让范仲淹遵从实事求是的原则。师鲁的指正和范仲淹的感叹,表现了他们对写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