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

汉语汉字
稔,拼音是rěn,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rěn,指的是庄稼成熟。如:丰稔、稔年(丰收之年)。也指年,古代谷一熟为年。稔,也有熟悉,习知之意。如:稔知、稔熟。[1]
  • 中文名:稔
  • 拼音:rěn;shěn;niàn
  • 语出:据《康熙字典》
  • 含义:棯果
  • 别称:桃金娘、稔仔、当梨
  • 客拼:niam

文字介绍

棯rěn;shěn;niàn。客方言惠河系惠州话(惠州方言)读音nīm。

棯,据《康熙字典》,①《唐韵》如甚切;《集韵》忍甚切,并音荏。现代汉语拼音rěn。《玉篇》果名。《尔雅·释木》还味棯枣。《疏》短味,名棯枣。②又,《集韵》式荏切。现代汉语拼音shěn。同“木审”[合成一个字],木名。③又,《类篇》奴店切,音念,现代汉语拼音niàn,义同。

现行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年版)等现代汉语字词典,未收录“棯”字词条,但由“稔”的古、今汉语的读音相同,古读如甚切、忍甚切、今读rěn,可类推出“棯”的今汉语读音“①”项应当是读rěn,“②”项应当是读shěn,“③”项应当是读niàn。

棯,据《惠州方言》(词典)(《惠州方言》(词典)编委会编着,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发行,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销)[按据了解,该词典收录该字词时,负责编写该词条的某位编写人员及集体最终讨论通过时,适用的是“棯”字。但不知何因,在正式出版发行后,却见误用为“稔”字],惠州话(惠州方言)读nīm,释义:一种多年生小灌木。根、茎质坚实。叶面光滑,叶底青灰色。夏初开桃花状粉红色花。果实夏末秋初成熟,紫黑色,叫棯仔。果内有小核籽,肉味甜,可食,具收敛、补血、强壮功效。又说山棯、岗棯。

[附注棯果的形状与原“稔”词条照片中的完全一样]

rěn

<;动>

(形声。从禾,念声。本义:庄稼成熟)

特殊意味

【稔】[niān]广西、广东方言读音,稔 [niān]子,一种野果。矮小常绿灌木,热带植物,较耐旱,生于红黄壤土丘陵上、两广地区极为常见。花期5-7月、果期7-9月,初秋,是稔子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挂果累累,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条虫子,芯外多籽,味道异常甜美。

同本义 [mature]

稔,谷熟也。——《说文》

不稔于岁。——《国语·吴语》。注:“熟也。”

岁比登稔。——《后汉书·明帝纪》

吴兴频岁失稔。——《南史·顾宪之传》

又如:稔岁(禾谷丰收的年岁);稔收(犹丰收);稔泰(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

事物积久养成 [accumulate]

夏殷之朝适穷,桀纣之恶适稔。——《论衡·偶会》

又如:稔戾(积罪);稔奸(谓一向通奸);稔恶(罪恶深重);稔恶不悛(长期作恶而不悔改);稔恶盈贯(谓所积罪恶之多,达于极点);稔恶藏奸(长期作恶,包藏祸心);稔祸(酿祸);稔乱(酿祸);稔寇(恶贯满盈的敌人)

熟悉 [be familiar with]

水穴石中,莫稔所去。——《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

又如:稔悉(熟悉);素稔

字的解释

稔rěn

<;形>

艳美 [beautiful]。如:稔色(美色;美貌);稔稔腻腻(艳美);稔腻(美好细腻)

<;副>

素来,素常[usually]。如:稔究(悉心研究);稔闻(素闻)

稔rěn

<;名>

年,年度 [year]

稔,年也。——《广雅·释诂》

不可以五稔。——《左传·僖公二年》

鲜不五稔。——《国语·晋语》

不三稔矣。——《国语·郑语》。

如:丰稔

[谷类、水果、草等的]一熟,一次收获[量],收成[crop]。如:一年两稔

稔年

rěnnián

[bumper harvest year] 禾谷丰收的年岁

稔熟

rěnshú

[familiar]∶熟悉

稔熟的声音

稔熟的朋友

[mature]∶谷物成熟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如甚切《集韵》《韵会》《正韵》忍甚切,?音荏。《说文》谷熟也。《左传·襄二十七年》不及五稔。《注》稔,年也,熟也。谷一熟为一年。

又凡积久者亦曰稔。《任彦昇·奏弹》恶积衅稔。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