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文

秦亚文

苏州大学毕业学生
秦亚文,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在苏州大学学习期间,秦亚文因为从大一到大四每天坚持穿着汉服上课而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现在苏州创立了初尘居汉家生活馆,任馆主。“初者,归真也;尘者,微细也;居者,可生活矣。初尘居汉家生活馆,分享传统文化点滴,用心生活。”
  • 中文名:秦亚文
  • 外文名:
  • 别名:汉服女孩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南济源
  • 毕业院校:苏州大学
  • 职业:

汉服女孩

在苏州大学里有一个姑娘,每日云簪轻挽,裙裾飘扬,身穿汉服,脚踏青鞋,在来来往往上下课的学生人潮中分外惹眼。这位“汉服女孩”名叫秦亚文,苏大艺术学院大四学生,从大一开始,秦亚文坚持每天穿着汉服上课。汉服对她而言是平日里的便服,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部分。

电视剧里看到古装(古风服装,多用于电视剧、影楼),后来邂逅汉服(汉族民族服饰),从此一见倾心。

上大学后,汉服就是日常生活的便服

回忆起幼年接触汉服的零星记忆,秦亚文说,86版红楼梦、老三国等一些较早期的电视剧是她结缘汉服的“媒婆”,当时年幼的她对汉服文化一无所知,但却打心眼里认同汉服的华美。自打记事时起,秦亚文便迷上了汉服,如同众多热爱汉服的同袍(以汉服为主体的汉文化的复兴者)一样,儿时都曾“披床单”模仿电视剧里的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秦亚文开始逐渐了解汉服背后诠释的文化,尽管钟情汉服,但初中阶段受学校限制秦亚文一直未能公开穿着汉服。

“大学校园环境相对宽松自由,从上大学起,我才真正穿上汉服,汉服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便服。”秦亚文从大一穿上汉服上课,一穿就是三年多,尽管大学氛围相对自由,但惹眼的“穿越”打扮还是引来不少无端的猜测和指责。

据秦亚文介绍,因为汉服着装,她曾多次和长辈辩论。秦亚文的父母起初以为女儿穿汉服只是图个新鲜,后来发现她每日身着汉服,才知道女儿心中对汉服的热爱与责任,从当初反对她的“另类”打扮,后来竟也慢慢接受理解,并给予支持。“现在父亲有时在网上看到汉服相关资料,会第一时间发邮件给我。”家人的支持让“汉服女孩”秦亚文有了坚强的后盾。

她三年里组织十余场汉服活动

身体力行唤起人们的汉服文化记忆

三年前,苏大校园里秦亚文是身着汉服第一人,三年后的今天,秦亚文高兴地说,苏大已经有二十多个喜欢汉服的学生,她们偶尔也会穿汉服外出。秦亚文是苏州汉服群的发起人,三年多时间里,该群已经有近两百人。秦亚文笑言,如今她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汉服朋友,现在的她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大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秦亚文会举办各种活动,穿汉服展示,汉服文化讲座等等。三年多下来,秦亚文已经办过十余场跟汉服有关的活动,参加过活动的人最初对汉服一知半解甚至误读误解,之后便能真正了解到汉服之美以及汉服文化的深邃。

据秦亚文介绍,三年前她走在大学校园里,身旁总会有同学指指点点,小声嘀咕,现在这样尴尬的情景已经很少出现。“不仅苏州,其实全国各地都散落着热爱汉服的人,每到一个地方,看到穿着汉服的人,就像看到亲人,对汉服的共同爱好,一下子就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秦亚文告诉记者,在全国各地,她都有志趣相投的汉服知己。

秦亚文介绍,她每日穿着汉服一方面是因为对汉服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愫,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最外在的形式唤起人们对汉服的记忆,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服,从而更好地体味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服装是文化的载体,衣食住行更是“衣”字当先,秦亚文介绍,汉服始于黄帝直至宋明,其间有四千多年历史,尽管各个朝代的汉服在造型上各有演变,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却几乎始终如一。

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在汉服细节上都有体现,秦亚文举例说,汉服上衣后背都有中缝,就是寓意中庸之道。汉服通常由领、襟、裾、袂等十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各有考究,不能随意更改。“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秦亚文解释,华夏之邦的由来与服装大有渊源,而服装则是礼仪最外在的呈现。

秦亚文希望只提及其号“若兮”,“若兮”取自曹植《洛神赋》中描写洛水女神“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二句。秦亚文对古典文学兴趣颇深,自己取的字号都颇有底蕴。2010年,二十岁的秦亚文按照古时女子成年礼节,在大学老师的见证下,行“笄(jī)礼“。

古时女子十五岁许嫁,行笄礼取表字。如果十五岁未许嫁,就后延到二十岁行笄礼。”秦亚文介绍,去年在二十岁那天,她搭了末班车,行了“笄礼”并在征求父亲同意下,自取表字。秦亚文自取表字“初尘”,“初”字正对她名中的“亚”字,“尘”是看得见的微小事物,对其名中“文以载道”的“文”字,寓意简单踏实的生活。

秦亚文说,她身着汉服,行汉礼不在于想人人效仿,仅仅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汉服,了解汉文化。相关声明(秦亚文回应"苏大女生穿汉服上课"新闻的说明。)

相关声明

不为陈情表只为正三观

大家好,我是秦亚文。与众多汉文化实践推广者一样的普通汉家女。围观近日以来的新闻,传播之快,很是意外。不知该喜该悲。喜者,我汉服终有出头之势;悲者,三人尚成虎,而传媒之下的断章取义,对汉服来说更大的是一致命伤。此番叙述,是陈情,更是想纠正部分媒体以嘘头乱定标题误导不明群众对汉服的认识。

起先应是由苏州名城发的一组照片被“幸福苏州”微博转载引起。本是中秋临近,名城想举办中秋祭月,便找到我这个曾有个别经验的人帮忙指导,闻此,无任何条件欣然答应。期间曾有一次见面交谈,工作人员姐姐拍下一张照片留念,便是后来被转发的那组照片中第一张,而其他三张皆是出自于我QQ空间相册。不同时期,有生活照,有游乐性质的非生活照。出于微博内容并无恶意,便未追究。

也正是此组照片,一日自称是苏大毕业曾校园中见过我的学姐联系到我,想写一篇关于汉服的文章,便是此次扬子晚报记者。同样答应。用了半小时时间交谈,由于学姐说之前有查阅了解过汉服方面的资料,聊天起来便轻松很多。问到关于何时喜欢上汉服时,我只能老实回答,从小。只是那时不懂“汉服”二字的含义,只知道从小便对这样的服饰情有独钟!相信很多人也都做过“披床单”的事,便对这样的情愫不难理解。而接触这件衣服的唯一渠道,只能是通过甚至形制鲜有完全规范的古装剧,起码在九几年的当时来说。后来才渐有汉服二字的概念:“汉族的民族服饰”。

那为什么其他民族可以有自己的服饰,汉族就不可以有呢?为什么少数人口的民族着自己服饰会引来顾盼流连赞美一片,汉族作为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却是异样目光?为什么由汉服演变过去的韩服和服等皆是韩国日本对传统的尊重,而中国便是封建迂腐的代表呢?穿越、炒作、日本人等字眼屡见不鲜,而说出这些言语的正是自己的汉族同胞们!着实寒心......直到大一也就是四年前遇到苏州的乐昀姑娘,才发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

甚至全国各地都有为汉服及汉文化推广做贡献的同袍们。小小年纪的乐昀姑娘对汉服的了解程度是我远不及也是我钦佩不已的。于是,二人一拍即合,想做些事情,即便微尽其微,才有了后来组织的一场场传统节日活动......

只是不知为何会演变成后来标题中的“痴迷古装剧中华美衣裳,苏大女生三年着汉服上课”?!之后转载的各大媒体更是断章取义,以此作大标题为嘘头。文章发表前,由于之前吃过媒体“古装”“穿越”的亏,便找到扬子晚报的学姐,要求发表前可以给我看一下。而所选图片也要求尽量生活照,避免大众对汉服形式化的误解。名字要求不用真名而用字号以免惹是非。事实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我第一眼看到文章时,是朋友留言让我去媒体网站看的。

名字连真名带字号一并奉上。图片倒还好,不过需要我个人来说明:及笄礼那张会被多数人以为是COS美人心计,甚至联系写生时戴的帏帽,有人专程拿了美人心计林心如帏帽及家人子照片做对比,得出结论:乃入戏太深!我确实可以说,美人心计里的服饰不算规范汉服,我确实可以说,我这件衣服虽有仿美人心计服饰配色嫌疑,但真心是按照汉服形制来的,不说形制完全规范,此商家还算是被汉服同袍认可的。至于写生时的帏帽,便有“武侠”嫌疑了。

且不说据我浅薄知识的了解,帏帽,苏公笠皆是自古有之,单纯说此帽子,它真的只是用来遮阳的!外出写生正是春夏交接,身边同学尚且皆戴帽子,而我用更实用的幕帘有何不可?

现在汉服虽然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兴起,除衣服本身华美之外,更承载着华夏二字的重量。但汉服说到底,不过是一件衣服,衣食住行,无一不是为生活方便而来,很多人对汉服的了解停留在宽袍大袖上,事实是,汉服以形制多样为特色,长袍、裋褐、宽衣、窄袖皆有。华夏千年文化,风流骚客也好,农间劳者也好都有适合自己的服饰,在没有科技代替双手完成工作的时代,古人诚不会着不便生活的服饰憋屈自己数千年的。

人微言薄,感谢大家抽出时间看完这篇放到人群中马上看不见的无名小辈陈述。服章为表象,文化是归根。看似传承了我们千载文化的日本韩国,不过是形式,但我们却是血液里流淌的骨子里传承的文明。但不得不佩服日本韩国对文化的重视。莫要让

鬼子小瞧了我们。钓鱼岛是中国的,茶叶是中国的,插花是中国的,汉服是中国的,文化更是中国的!

相关评论

马振国:“汉服女孩”也许没炒作只是被炒作

在苏大校园里有一个姑娘,每日云鬓轻挽,裙裾飘飞,身着汉装,脚踏青鞋,在来来往往上下课的学生人潮中显得分外惹眼。这位“汉服女孩”名叫秦亚文,苏大艺术学院大四学生,从大一至今,秦亚文坚持每天穿着汉服上课。汉服对她而言是平日里的便服,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部分。(10月4日《扬子晚报》)

如果此事不经媒体曝光,人们也许还有理由相信,这个“汉服姑娘”对汉服的执着,仅仅是出于对汉文化的热爱。可是,此事被媒体曝光之后,人们会如何看待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也许,有些人还会坚持原来的看法,但是更多的人则会对“汉服姑娘”的行为产生怀疑,甚至指责这是在炒作行为。

诚然,在炒作并不稀缺的今天,我们有太多的理由,认为“汉服姑娘”只是在炒作自己。可是,笔者举得民众没有必要对“汉服姑娘”有这样的怀疑,以至于否定“汉服姑娘”带来的积极效应。一者,“汉服姑娘”的出现可以引导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二者,“汉服姑娘”的行为产生的效应并非完全利己,也有利于活跃整个文化市场。三者,根据相关报道,“汉服姑娘”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个人对汉文化的喜爱,在一个提倡张扬个性的时代,这种行为完全可以视为张扬自我个性的一种方式。

其实,有些炒作未必出于当事人的目的意图,也有可能是媒体刻意加以渲染报道的结果。民众应该明白,要是媒体对“汉服姑娘”的报道,要是超出新闻报道的底线,变成媒体单方面的炒作行为,污染的是自己的眼睛,受伤的则是这个尚未走出校园的女大学生。因而,民众更要谨防“汉服姑娘”被炒作,防止“汉服姑娘”被聚光灯灼伤,而不是担心自己会被“汉服姑娘”欺骗。

民众要谨防“汉服姑娘”被炒作,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提取新闻报道中的真实信息,不让虚假的新闻报道干扰自己的思维,做出过激或者错误的反应。具体来讲,民众看到这类新闻之后,要根据自己知道的常识、以及掌握的知识建立属于自己的过滤网,把那些符合常识的内容提出出来,把那些不合常识的内容给过滤掉。这些过滤出来的内容,民众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辨别,看那些属于媒体刻意制造的错觉,那些是新闻当事人有意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经过这么一番分析过滤,民众再决定自己的批评对象,再决定自己对这则新闻该持有的态度。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阅读新闻太麻烦,其实这样阅读新闻不仅可以提高自己识别信息的能力,也可以防止由于自己对信息的错误判断,伤害那些本不该被伤害的人。话说回来,在这个信息海量的时代,阅读报道能建立一套存真去伪的阅读方式,反而能提高自己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节约更多的阅读时间。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