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民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是一所由福建师范大学与有关企事业联合申办的独立院校,学院位于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校区占地面积近千亩,共开设30个本科专业和3个国际化本科教育实验班;有700多名专任教师,全日制在校生12500余人。学院依托福建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努力创建特色和品牌专业,目前设有文化产业系、外语系、国际商学系、信息技术系、经济与法学系、管理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等8个教学单位。[1]
    中文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外文名:Concord University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师大协和学院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厚德励进,博学自强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主要院系:经济与法学系、国际商学系、信息技术系等6系 所属地区:中国福建省 学校类型:综合 现任院长:张华荣 学校地址:福建 闽侯县 上街镇学园南路 类别:民办大学 属性:独立学院 邮编:350116 学校代码:13472

办学历史

2003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12月,学校成为通过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n

2008年,学校上街镇新校区启用。n

2009年,学校成为“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SQA HND)”海外授课中心。n

2010年,学校成为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闽台文化创业产业研究中心成立。n

2012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获评“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n

2013年,学校获评“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12月7日,学校举办了十周年校庆活动。2015年6月,学校成为全国首批阿里巴巴优秀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基地。2017年10月17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2013年,学校与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成立“福建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研究中心”。根据2016年11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校级科研机构。校级科研机构:福建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研究中心、闽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2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部级课题立项项目2项,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3项,省级各类科研项目(含重点项目、专项项目)近200项。2项目获2016年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根据2016年11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在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袁勇麟教授的《文学艺术产业——趋势与前瞻》专著荣获二等奖,文化产业系主任王进安副教授的《从<广韵><集韵>的影响看汉字多音字的审音》论文荣获三等奖。

项目类型

课题名称

负责人

社科项目

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贸易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

林航

社科项目

慧远教团与东晋庐山佛教文学研究

陈方

社科项目

茶叶区域品牌管理研究

陈太盛

社科项目

公共事件中新媒体正能量与负效应的协调研究

钱莎莎

社科项目

大数据时代高校新闻宣传的创新探索

林响

社科项目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陈墨香

社科项目

大数据背景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创新研究

刘飞

科技项目

福建自贸区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基于最优货币区视角下的人口、就业和劳动关系

吴孔磊

社科项目

后金融危机时代沪深股市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陈嘉妮

社科项目

自贸区政策辐射下的福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收敛性研究

李秋烟

社科项目

OTO环境下快递行业发展态势研究

钟晓燕

社科项目

自由贸易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互动研究---基于螺旋式系统方法论视角

李莉

社科项目

“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省制造业升级研究

沈庆琼

社科项目

数字艺术形态与审美嬗变

林远

社科项目

闽台国际物流竞争力比较及竞合模式研究—基于闽台自贸区对接的视角

陈言国

社科项目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与股市行情关联模型与实证研究

王晓艳

科技项目

基于Web2.0模式的学科主题社区平台构建

陈昕

科技项目

基于Unity3D技术实现展馆交互系统的研究

章斓

科技项目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拟电路优化设计

朱秀娥

科技项目

基于边缘细节保护的图像椒盐噪声滤波算法研究

陈海霞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5月,学院馆藏图书资源总量达42万余册,共享师大图书馆图书300余万册,文献内容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已经形成了以语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音表 、动漫为特色,以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学科为重点,并兼顾基础学科的工、理、管、文相结合的多学科藏书体系。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700多名专任教师,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超过30%;自有教职工当中,有“全国独立学院优秀工作者”1名,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福建省首批特支人才“双百计划”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省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伍明春、李莉福建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文化创意教学团队。

姓名

时间

袁勇麟

2009年

王进安

2011年

辜也平

2011年

院系设置

截至2016年6月,学校设有文化产业系、外语系、信息技术系、国际商学系、经济与法学系、管理学系和国际教育学院,共开设30个本科专业和3个国际化本科教育实验班。

院系

专业

学制

文化产业系

广告学

四年

汉语言文学

四年

音乐表演

四年

动画

四年

美术学

四年

产品设计

四年

休闲体育

四年

学前教育

四年

外语系

英语

四年

日语

四年

信息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通信工程

四年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网络工程

四年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国际商学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国际商务

四年

电子商务

四年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经济与法学系

金融学

四年

投资学

四年

金融工程

四年

法学

四年

管理学系

工商管理

四年

市场营销

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物流管理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

四年

国际教育学院

---

--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特色专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等16个,5部自编、合编教材入选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获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

福建省级特色专业: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物联信息系统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n

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广告学、电子信息工程、财务管理;福建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物联信息系统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福建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通信类应用型人才;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广告学、工商管理、物联网工程。

成果名称

完成人

奖励等级

努力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力,积极探索就业创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黄跃鹏等

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独立学院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袁勇麟等

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改革通识教育模式,提高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养

王进安等

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技术实践与应用创新并举的独立学院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张杰等

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模式

鄢奋等

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6月,学院与国外和台湾地区多所高校进行办学交流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于2009年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独立学院首家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即SQA HND项目)海外授课中心,组织多批学生赴英、澳、日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交流学习。

所获荣誉

2013年,学校代表队获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三等奖。2014年8月,学校代表队参加第十一届(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中国区选拔赛暨第八届全国商科院校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竞赛,荣获大赛一等奖。2014年9月,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支持,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学校文化产业系参赛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9项,其中三等奖1项、优秀奖8项。2015年,学校代表队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华南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n

开设专业

重点专业

校级优势(2个)nt国际经济与贸易、nt金融学n

本科专业

艺术学(2个)nt美术学、nt动画,nnn法学(1个)nt法学,nnn文学 (2个)nt日语、nt英语,nnn经济学(2个)nt国际经济与贸易、nt金融学,nnn工学(7个)nt数字媒体技术、nt物联网工程、nt网络工程、nt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nt通信工程、nt电子信息工程,nnn财经大类(1个)nt电子商务,nnn艺术学 (1个)nt音乐表演,nnn管理学(7个)nt物流管理、nt人力资源管理、nt国际商务、nt财务管理、nt市场营销、nt工商管理、nt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nnn文学(2个)nt广告学、nt汉语言文学

文化传统

院名

以【协和】之名,旨在继承和发扬协大优良的办学传统,依据福建师范大学百年学府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新机制,新体制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院训

厚德励进、博学自强

“厚德”出自《易经》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于学子来说,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器识的冶炼;对教育者来说,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的德育,是为“严律己,君子以厚德载物”。“励进”意为“劝勉进步”,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一文开篇有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励进”是学院学风教风校风的重要体现,鼓励教、学双方,都要勇于精进,志存高远,是为“自酬勤,君子以励进不已”。

“博学”是古今学者的不懈追求,也是大学教育愿景。《礼记·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劝学》中也有提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古今。知中外,文理兼备”也是福建协和大学突出的教育理念。,学院鼓励师生专中当博,拓展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是为“通古今,君子以博学适存”。“自强”,亦出自《周易》的卦辞。“自强”的提出,既感悟自福建协和大学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也源自师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学院将“自强”主题融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要有坚韧的意志、超强的心理承受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是为“磨意志,君子以自强不息”。

院徽

释义:盾型徽章是古代皇帝用于加冕功臣和勇士且体现身份的象征饰物,它具有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同时具有世袭的作用。利用盾形徽章为设计元素,体现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将继承和发扬福建师范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现代科学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

海,具有吸纳和包容的寓意,利用海的图形元素表现协和学院海纳百川的大度胸怀和雄心壮志。院徽设计利用海的图形元素、“协和”英文字母“CONCORO”,结和福建师范大学前身校之一的福建协和大学标志性建筑轮廓图形,复构演变,以海鸥型的盾形徽章做背景,宛如历代协和人厚德励进共同奏响协和乐章。徽章选用经过沉稳处理的协和红,表达协和学院传承优良办学传统,同时充满朝气和活力。

学校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兼)

陈晓红

院长

张华荣

党委常务副书记

应贵勇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鹏程

副院长

王进安、张娴、杨林香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