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祥重宝

祺祥重宝

中国最短命的古币之一
“祺祥重宝”---铸于清穆宗初登基时(1861年)。时值载垣、肃顺八大臣奉诏辅政,即改元祺祥,并铸祺祥通宝与祺祥重宝当十钱。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钱面文字“祺祥重宝”以楷书书写,其文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穿孔左右为满文的“宝泉”或“宝源”二局名称。穿孔上下是汉文的记值“当十”二字。出于“祺祥重宝”铸后不久,慈禧太后摄政便改元“同治”,祺祥通宝也便不准通行,因而传于今世甚少。祺祥通宝还铸有合背,以及“祺祥”、“同治”异号合背钱。
    中文名:祺祥重宝 外文名: 别名: 铸于:清穆宗初登基时

背景

祺祥是同治皇帝第一个年号,当时提出时即有大臣因“祺”“祥”两字意思相近而持反对意见,后因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而废止,仅存60天。所铸多为样币,流通币几乎全部收回损毁殆尽。

清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鼓铸,还未发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废除,铸币回炉铸为“同治”钱(1861年).与祺祥通宝一起并称为中国寿命最短的钱币。

形制

“祺祥”年号定于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废于同年十月五日,短短六十九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短命年号。而祺祥钱也因此而铸行时间短促,尚未流通,就被废行了,因而传世甚少,极难见到。祺祥钱分“祺祥通宝”和“祺祥重宝”,仅有宝泉局、宝源局、宝云局、宝苏局有铸。“祺祥通宝”径约2.7厘米,重一钱二分,面文楷书,顺读。“祺祥”重宝“径约3.5厘米,重七钱四分,为当十钱,此钱做工较精整美观,因存世较少为收藏者重视。

该币上手后具有厚重感,字体雄健遒劲,字口深峻规矩,字迹清晰有神,地章平整无砂,黑褐包浆自然,缘边及字口处还隐现斑斑铜锈,无人为作旧之痕。

纵观币面设计,结构合理,图文并茂,精美大方,穿沿又呈弧状,更具有观赏性,是一枚难得的传世雕母。

现状

同治钱因铸钱亏损等原因,铸行很不正常,时铸时停,现常见约有宝泉、宝源、宝苏、宝浙、宝巩、宝昌、宝川、宝桂、宝直、宝云、宝东等局钱,其余皆少见或仅见样钱。同治年间仅铸行了当十以下大钱,开铸的钱局有:宝源、宝泉、宝云、宝巩和新疆阿克苏等局,大小轻重也不一,新疆局及宝巩局曾铸有当五钱,新疆宝伊局有当四钱。同治时期本就铸钱不多,民间又普遍使用白银,而且外国机制银元的输入颇多,且成色制度均有保证,使用颇方便,故而铜钱的使用也就日见减少了。

文物价值

宝源局祺祥重宝当十铜钱。直径3.48厘米,重18.9克。面文“祺祥重宝”;背面穿上下为汉文纪值“当十”二字,左右为满文钱局“宝源”二字。

  祺祥重宝与同治重宝的合背钱。直径3.5厘米,重16.6克。面文同样为“祺祥重宝”;背文为“同治重宝”。“祺祥重宝”中的“宝”字为“宝”;“同治重宝”中的“宝”字为“宝”。

  两枚钱币均阔缘无锈,内郭穿口具有清代钱币特征,面文和背文文字端庄严整,铜质细腻,色泽金黄,铸造精良,保存良好,令人百看不厌。根据《清史》记载,当为用上等的云南黄铜铸造。

  清代自顺治登基(1644)始到宣统退位(1911)止,一共经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10代,也就是说出了10位皇帝。按清制每朝只铸一个年号钱币,本应10个,然而历史上却发行了11个年号的方孔制钱,这多出的一个便是“祺祥”年号钱。这就涉及“祺祥”年号钱诞生和消亡的历史背景——“祺祥政变”(因为发生在辛酉年,又称“辛酉政变”)。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逝,以肃顺为首的八位大臣按遗诏,以顾命大臣身份主宰朝政,拥辅年仅6岁的载淳太子继位,商定次年改用寓意吉祥的“祺祥”新年号,并下令铸造了“祺祥通宝”、“祺祥重宝”制钱。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使权欲熏心的西宫太后慈禧极度恐慌,她联手东宫太后慈安,暗中勾结恭亲王奕?,回京后于9月30日突然发动宫廷政变,迅速捕杀了肃顺、载垣、端华等人。慈禧太后以辅助年幼皇帝、一同治政为名,宣布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改为“同治”年号。新铸的“祺祥”钱币被迅速回炉改铸“同治”钱币。“祺祥”年号钱由诞生到消亡,前后仅有短短的几十天时间。

  正因为“祺祥”年号钱发行时间短暂,因此存世量极少。孙仲汇著《钱币辞典》载:“祺祥通宝、祺祥重宝:咸丰十一年(1861)铸,通宝小平有宝泉、宝源、宝云、宝苏、宝巩五局,后三种极罕。重宝当十有宝泉、宝源、宝巩三局。宝泉局极少。”因此,尽管“祺祥”年号钱距今时间不长,物以稀为贵,像许多年代久远的古钱币一样,被钱币收藏家视为珍品。

  如果说宝源局祺祥重宝当十铜钱比较珍贵,那么祺祥重宝与同治重宝的合背钱则更加珍贵。所谓合背钱,是指误用二件面范(铸钱模具中的面模)铸成的钱,双面均有钱文;大多出自各个朝代的中晚期,是我国古钱币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也是比较稀少的版别,受到钱币收藏家的普遍重视。祺祥重宝与同治重宝合背钱同样受到华光普等钱币收藏家的重视。一般认为,其正、背面的年号不同,是由于“祺祥”钱改铸“同治”钱时,因时间仓促,铸量剧增,铸工在操作忙乱中出现误用钱范,或有意用错钱范。加上检查不严,错范的祺祥重宝与同治重宝合背钱便流入了市场。这正是清朝晚期政治没落,吏治腐败,纲纪松弛,钱法混乱的体现。祺祥重宝与同治重宝合背钱和宝源局祺祥重宝当十铜钱一道,共同见证了刀光剑影、阴险黑暗的清末宫廷政变,“以钱证史”的重要意义得到彰显。

参考资料

[1] 中国集币在线 http://www.jibi.net/News/zpsx/2007-10/12/09_54_01_424.html

珍藏天下:http://www.cang007.com/

九天收藏:http://www.skyshoucang.com/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