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蝉草

石蝉草

胡椒科草胡椒属石蝉草
石蝉草,为胡椒科植物石蝉草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含四氢呋喃木脂、素黄酮苷、阿拉波亭-4,7-二甲醚-8-0-β-D-葡萄糖苷等。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
    中文名:石蝉草 拉丁学名: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 别名:胡椒草、火伤叶、石瓜子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超目: 目:胡椒目 亚目: 科:胡椒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草胡椒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植物档案

种中文名:石蝉草

种拉丁名: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

科中文名:胡椒科

科拉丁名:Piperaceae

属中文名:草胡椒属

属拉丁名:Peperomia

国内分布:产我国台湾经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

国外分布:印度至马来西亚均有

海 拔:100-1900

命名来源:Systema Piperacearum 1:122 1843

形态特征

肉质草本,高10-45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匍匐,分枝,被短柔毛,下部节上常生不定根。叶对生或3-4片轮生,膜质或薄纸质,有腺点,椭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菱形,下部的有时近圆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顶端圆或钝,稀短尖,基部渐狭或楔形,两面被短柔毛;叶脉5条,基出,最外1对细弱而短或有时不明显;叶柄长6-18毫米,被毛。穗状花序腋生和顶生,单生或2-3丛生,长5-8厘米,直径1.3-2毫米;总花梗被疏柔毛,长5-15毫米;花疏离;苞片圆形,盾状,有腺点,直径约0.8毫米;雄蕊与苞片同着生于子房基部,花药长椭圆形,有短花丝;子房倒卵形,顶端钝,柱头顶生,被短柔毛。浆果球形,顶端稍尖,直径0.5-0.7毫米。花期4-7月及10-12月。

地理分布

产于中国台湾经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生于林谷、溪旁或湿润岩石上。印度至马来西亚均有。

药用信息

药名:石蝉草

拼音:SHICHANCAO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胡椒科植物石蝉草的全草。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肺热咳喘,麻疹,疮毒,癌肿,烧烫伤,跌打损伤,肾炎水肿。

性味归经:甘,辛,凉。《云南中草药选》:"辛淡,平,性凉,味淡。"入肺、脾、肝、肾经.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

治气管支气管炎,肺热咳嗽:散血丹、石仙桃、白芨,水煎服。(《云南恩茅中草药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