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额负蝗

短额负蝗

锥头蝗科负蝗属动物
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var,属直翅目锥头蝗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有分布。是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美人蕉、一串红、鸡冠花、菊花、海棠、木槿、禾本科草坪草等植物。
    中文名:短额负蝗 拉丁学名: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var 别名:中华负蝗、尖头蚱蜢、小尖头蚱蜢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直翅目 亚目: 科:锥头蝗科 亚科: 族: 属:负蝗属 亚属: 种:短额负蝗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雄性

体形一般较匀称,头顶较短,向顶端趋狭,圆弧形,其长略长于复眼的最长直径,约为头宽(复眼前)的1.5倍以内;侧观颜面较倾斜;复眼长卵形,其长为其宽的1.6-1.8倍;触角剑状,较短,其基部接近复眼,其两者的距离不大于触角第一节的长度;眼后具有一列小而突起的颗粒,排列稀疏、整齐;

前胸背板背面略平,前缘平弧形,后缘为钝圆形,中隆线较细,侧隆线较不明显;中、后横沟较明显,后横沟略偏后;前胸背板侧片后缘域近后缘具环形膜区,其后缘略向内凹,后下角较直或呈锐角,其下缘具一列长形而串联的颗粒,排列稍整齐。前胸腹板突片状。中胸腹板侧叶间的中隔为长方形。

前、后翅较长,远离后足股节顶端,后翅略短于前翅。后足股节中等长,外侧下隆线不特别向外突出。肛上板三角形,尾须短于肛上板之长;下生殖板端部为圆弧形。

体色

草绿色或褐黄色,后翅玫瑰红色或红色。

雌性

体较雄性为粗大,中胸腹板侧叶的中隔为长方形,其宽略大于长。上、下产卵瓣粗短,其顶端较弯,上产卵瓣外缘具钝齿。

大小

体长:♂19-23毫米;♀28-35毫米。

前胸背板:♂4.0-5.0毫米;♀6.5-9.4毫米。

前翅:♂19-25毫米;♀22-31毫米。

后足股节:♂10-13毫米;♀13-16毫米。

分布范围

北京、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中国台湾;日本,越南。

生活习性

(1)卵的孵化。越冬卵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孵化。孵化历期短的12~20d,最长35d以上。一天中的孵化高峰在11~15时,上午及下午其他时间孵化较少。阴雨及低温天气不孵化。

(2)蜕皮、羽化、交尾及产卵。蝗蝻有5或6个龄期。一天中以上午蜕皮、羽化多,下午较少。阴雨、低温天气及夜间不蜕皮羽化。每次蜕皮历时18~43min。第一代成虫羽化后6~13d开始交尾,第二代成虫羽化后5~9d开始交尾。成虫有多次交尾习性。一般交尾14~25次。

交尾时间较长,每次交尾达4~6h,最长可超过10h。第一代成虫交配后6~8d开始产卵,第二代成虫交配后4~6d开始产卵。成虫喜在高燥向阳的道边、渠埂、堤岸及杂草较多的地方产卵。卵囊距地面4~12mm。每头雌虫产卵1~4块,1头雌虫产卵25~276粒,平均116.1粒。

(3)取食。蝗蝻及成虫食量均较小,但四龄蝻后食量有明显增加,蜕皮和羽化后的食量大于蜕皮及羽化前的食量。一天中8-10时和16-18时取食较多。阴雨及闷热天气不取食。

(4)活动栖息。短额负蝗成虫多善跳跃或近距离迁飞,不能做远距离飞翔,活动范围。在无风、晴朗天气下,蝗蝻和成虫喜在向阳处或在植株上栖息;天气炎热的中午或低温情况下,多栖息在作物根部或杂草丛中。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虫源。,在秋季、春季铲除田埂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也可加厚田埂,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

(2)药剂防治。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埂、渠堰旁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且扩散能力极弱时喷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亩、10%醚菊酯乳油60~100毫升/亩、48%毒死蜱乳油100毫升/亩、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亩,每亩对水50升喷雾。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