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

汉语文字
瞬(拼音:shù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据已有文献材料,此字始收录于南朝顾也王《玉篇》,也见于先秦著作《列子》、《庄子》。其结构为从目,舜声。《说文解字》“瞬”作“瞚”,徐铉注:“(瞚)今俗别作瞬,非是。”瞬本义指眨眼,引申指片刻、极短的时间。
  • 中文名:瞬
  • 拼音:shùn
  • 部首:目
  • 五笔:HEPH
  • 仓颉:BUBBQ
  • 郑码:LPRM
  • 字级:一级(编号:3403)
  • 平水韵:去声·十二震
  • 四角号码:6205₂
  • 区位:4318
  • 注音字母:ㄕㄨㄣˋ
  • 造字法:形声字
  • 字形结构:合体字,左右结构
  • 异体字:䀢、瞚
  • 统一码:基本区 U 77AC

文字源流

《说文解字》未收录“瞬”字,南朝顾也王《玉篇》始收录。“瞬”是形声字,形旁为“目”,表示跟人的眼睛有关;声旁为“舜”,指示读音。“瞬”字以“舜”为声符或另有取义。《埤雅》上说:“木槿朝生夕陨,一名舜,盖瞬之义取诸此。”

《说文》有“瞚”字,徐铉在下标注“今俗别作瞬”。“瞚”也是形声字。形旁为“目”;声旁为“寅”。舜与寅同为舌面音,真文旁转,可以看作音近偏旁的更易。现代整理汉字以传统的俗字“瞬”为规范正体。

“瞬”本义与“瞚”同,指眨眼。如《列子·汤问》:“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一转眼之间极为短暂,故“瞬”引申指片刻、极短的时间。如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也泛指一般地看。如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目注婴宁,不遑他瞬。”瞬的义项较瞚多,应用广,它们是具有包容关系的异体字。

详细解释

拼音

词性

释义

shùn

动词

眨眼;眼球一动。

引申为闪烁。

看;注视

形容词

同“眴”。惊恐的样子。

名词

一眨眼工夫,指极短的时间。

参考资料

n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卷四上】【目部】舒问切(shùn)

(瞚)开阖目数摇也。从目寅声。

【注释】徐铉注:今俗别作瞬,非是。

说文解字注

(瞚)开阖目数摇也。开阖目,玄应本作“目开闭”。阖,一曰闭也。《左传》:“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目动者,开闭数摇也。《吕览》曰:“夫死,其视萬岁犹一瞚也。”《庄子》:“儿子终日视而目不瞚。”此皆瞚字本义。凡谓与公羊䀢同者,非也。䀏为目摇,瞚为目数摇,皆不必以目使人,惟䀢主以目通指。

从目,寅声。舒问切。按,寅声当在十二部,《庄释文》因或作瞬,统音舜耳。

广韵

舒闰切,去稕书 ‖ 舛声文2部(shùn)

瞬,瞬目,目动也。

【校释】目动:原作“自动”,据《广韵》各本改。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部】 瞬;康熙笔画:17;部外笔画:12

《广韵》舒闰切。《集韵》《韵会》《正韵》输闰切,并音舜。目自动也。《列子·汤问篇》:纪昌学射於飞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宋史·韩世忠传》:目瞬如电。

又《埤雅》木槿朝生夕陨,一名舜。盖瞬之义取诸此。陆机《文赋》: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於一瞬。《司马法·严位篇》一人之禁,无过瞬息。

《玉篇》:与瞚同。《集韵》:亦作眴、䀢、瞤。

字形书法

“㐄”3画,第二笔㇗(竖折)一笔写成。“目”窄“舜”宽,顶部“目”低,底部“舜”低。“目”,框内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舜”,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冖”宽,在横中线上方;“舛”,左右旁宽窄大致相当,顶部“夕”略低,底部“㐄”低;“夕”在竖中线部位,末笔点在竖中线左侧;“㐄”居右下格,首笔横在横中线下侧,末笔竖从横中线上侧起笔。

音韵集成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ɕ

i̯wən

王力系统

ɕ

iwən

周法高系统

stʰ

jiwən

jiən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ɕ

i̯uĕn

拟音/王力系统

ɕ

ǐuěn

拟音/董同龢系统

ɕ

juen

拟音/周法高系统

ɕ

iuɪn

拟音/李方桂系统

ś

juĕn

拟音/陈新雄系统

ɕ

ǐuen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二十二稕

合口呼

三等

全清

舒闰切

ɕjuen

集韵

去声

二十二稕

合口呼

三等

次清

输闰切

ɕiuen

韵略

去声

输闰切

增韵

去声

输闰切

中原音韵

上声

真文

撮口呼

全清

ʂiuən

中州音韵

去声

真文

书润切

洪武正韵

去声

八震

全清

输闰切

ʃyən

分韵撮要

阴上

第二十一津赆进卒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