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

汉语汉字
省(拼音:shěng、xǐng)是汉语通用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古字形像用眼观察草木,本义指查看、观察,与“眚”同源,读xǐng,引申为检查。又引申为探望、问候。还引申为觉悟、明白。省又读作shěng,意指减少。引申指除去、消除,又引申为节约。省用作名词时,指一些禁止人们出入的地方,后又引申为官署名称,又引申指地方行政区域。
  • 中文名:省
  • 拼音:shěng、xǐng
  • 部首:目、小
  • 五笔:ITHF(86、98)
  • 仓颉:FHBU
  • 字级:一级
  • 注音字母:ㄕㄥˇ、ㄒㄧㄥˇ
  • 平水韵部:上声二十三梗
  • 总笔画:5 4,3 6
  • UniCode:U 7701
  • 四角号码:9060₂
  • 造字法:会意字或形声字
  • 结构:合体字,上下结构
  • 异体字:䁞、䚇、?、?、?、?、?

字源演变

形声字。“省”的商代甲骨文作图1。下部为“目”,古字形像眼睛;上部为“生”的省略形式,“生”的古字形像地面上生出的草木。两个部件构成形声字,“生”表声,“目”表义。“省”的本义是视察、察看。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此字盖取象于种植之事。艸(草)木初生,必数数视之,以察其土壤之温湿,根叶之荣枯。此省字得义之本也。”张舜徽认为“省”应是会意字。农作物在苗期生长是否茁壮,直接关系到收成的丰歉,所以耕种者极为关心,经常去察看情况,精心管理。甲骨卜辞有“王其省田”(《甲骨文合集》29910片),记录的是商王巡视农田的情况。

“省”最早与“眚”为同一字,源头与声首并为生,“生”字不省略的一支就发展为眚。“省”字到战国、秦汉时代出现两种变化,一是目上的草木之形,“屮”形下衍化出一斜形曲笔,作图5,许慎把斜笔分析为目上眉下的“頟(额)理”,整字分析为“从眉省、从屮”,可谓理据重构。二是屮讹作“小”,下面亦衍出斜形曲笔成“少”,目旁亦易作囧(jiǒng,窗格明亮)。这两种变化就是《说文解字》所收的小篆与古文(图4)。隶变时,取小篆之“目”与古文之“少”两构件而成为楷书省。省中的构件目保存了古初形旁,构件少是“生”的讹变。

省的本义是视察、察看,作为这个意义讲读音为“xǐng”。“省”由观察外部的情况引申指观察人自身的情况,《论语·学而》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即察看自己,从内在来观察自己、反省自己。由本义引申可以表示探望的意思,例如“省亲”即探亲。

“省”的另外一个读音为“shěng”,借作“减少、节俭”的意思,例如“省钱”“省事”“省吃俭用”等,都是减少、节约的意思。古时“省”也指皇宫中的禁地,可看作是察视的引申,因为进入禁地当细心察视不可妄为。因中央机构设在禁地,由禁地引申为官署,魏晋后中央有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到元朝的时候建立行省制度,中书省一个,行中书省十一个,到明朝得以推广,后来演变为固定的行政区域单位,一直沿用至现代,例如“四川省”“湖北省”等。

现代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xǐng

动词

视察;察看。

泛指观看;阅览。

检查(多指对自己的思想行为)。

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知晓;懂得。

觉悟;醒悟。

记得;记忆。

形容词

善。

名词

古代帝王使臣慰问诸侯的礼节。

(Xǐng)姓氏用字。

shěng

动词

节约;减少耗费(与“费”相对)

免去;减掉。

不足;不到。

形容词

少;简略。

名词

王宫中的禁地,禁中。

古代中央官署名。

行政区域名,元代中央置中书省,于各路设行中书省,称为行省。明代改行省为布政使司,自后成为第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单位。

指省会。

通“眚”。过失。

通“眚”。灾害。

(Shěng)姓氏用字。

副词

曾经。

xiǎn

名词

通“狝”,古代天子秋季狩猎。

通“狝”,指秋季狩猎前的祭祀。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眉部】所景切(xǐng)

视也。从眉省,从屮。

?,古文从少从囧。

【注释】从少从囧(jiǒng):囧,当作?,古目字。少,小也。从少从目,谓小其目而视也。此与“睇目小视也”同意。

说文解字注

视也。

段注:省者,察也。察者,覈也。汉禁中谓之省中。师古曰:言入此中者皆当察视。不可妄也。《释诂》曰:省,善也。此引伸之义。《大传》曰:大夫有大事省於其君。谓君察之而得其大善也。

从眉省,从屮。

段注:屮音彻,木初生也,财见也。从眉者,未形於目也;从屮者,察之於微也。凡省必於微,故引伸为减省字。《说文》有渻、?二字,然经传多作省。所景切,亦息井切,十一部。

古文省,从少囧。

段注:按囧非也,古文目作?,此与?皆从之。从少目者,少用其目省之,用甚微也。

广韵

所景切,上梗生‖省声耕部(shěng)

省,省署。《汉书》曰:“旧名禁中,避元后讳改为省中。”又姓,《左传》宋大夫省臧。所景切。又息井切。九。

息井切,上静心‖省声耕部(xǐng)

省,察也。审也。息井切。六。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部】省·康熙笔画:9·部外笔画:4。

古文:?、䁞

(xǐng)《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息并切,騂上声。《说文》:视也。《尔雅·释诂》:察也。《易·观卦》: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敎。《论语》:吾日三省吾身。

又《广韵》:审也。《正字通》:明也。《列子·杨朱篇》:实伪之辨,如此其省也。

又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

又《尔雅·释诂》:善也。《诗·大雅》:帝省其山。笺:省,善也。《礼·大传》:省于其君。注善于其君,谓免于大难也。

又《小尔雅》:过也。《史记·秦始皇纪》:饰省宣义。注饰,文饰也。省,过也。

又《博雅》:省省,不安也。扬子《方言》:秦晋之闲谓不安为省省。

(shěng)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所景切,生上声。禁署也。《前汉·昭帝纪》:帝姊长公主共养省中。蔡邕云:本为禁中,避元后父名改曰省中。师古曰:省,察也。言入此中者当察视,不可妄也。

又《唐书·百官志》:官司之别曰省,曰台,如尚书,黄门,中书,祕书,殿中,内侍六省是也。《韵会》:本作?。或作?。

又《集韵》:简也。《韵会》:少也。《左传·僖二十一年》:贬食省用。《礼·乡饮酒义》: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注小减曰省。《史记·李将军传》:莫府省约文书籍事。注省,少也。

又《释名》:省,啬也。曜啬约少之言也。

又藕名。《清异录》:北戎藕止三孔,汉语转译其名曰省事三。

又姓。《左传》:宋大夫省臧。

又与眚通。《书·洪范》:王省惟岁。《史记·宋世家》:作眚。《公羊传·庄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左传》《谷梁》作眚。

又《集韵》息浅切,音藓。同狝。秋田也。《礼·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注省,当为狝。

《说文》:本作?。从睂省,从屮。徐铉曰:屮,通识也。《同文举要》:旧从目从屮,彻于目者,能省视。

又从少从目。凡物少经目则省事。眇同意。《字汇补》:又作〔⿱山省〕。

字形书法

“少”的第二笔楷体是点。“少”从上、左包围“目”,“少”宽“目”窄。“少”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两点左低右高,长撇起笔于右上格,过田字格中心后伸向左下格。“目”,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与长撇的中部相接;㇕(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横窄竖长。

音韵集成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s

i̯ĕŋ

董同龢系统

s

jeŋ

周法高系统

s

jieŋ/ieŋ

李方桂系统

s

jingx

西汉

东汉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後期北齐

庚耕清青

jiweŋ

齐梁陈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s

i̯ɛŋ

拟音/王力系统

s

ǐɛŋ

拟音/董同龢系统

s

jɛŋ

拟音/周法高系统

s

iæŋ

拟音/李方桂系统

s

jäng

拟音/陈新雄系统

s

ǐɛŋ

中上古音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上声

三十八梗

开口呼

二等

全清

所景切

ʃɐŋ

上声

四十静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息井切

sjɛŋ

集韵

?

上声

二十八?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息浅切

siæn

上声

三十八梗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所景切

ʃiaŋ

上声

四十静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息井切

siæŋ

韵略

上声

所景切

上声

息井切

增韵

上声

息浅切

上声

所景切

上声

息井切

中原音韵

上声

庚青

齐齿呼

全清

siəŋ

上声

庚青

开口呼

全清

ʂəŋ

中州音韵

上声

庚青

叶生上声

上声

庚青

叶星上声

洪武正韵

上声

全清

蘇典切

sien

上声

全清

所景切

ʃiəŋ

上声

全清

息井切

siəŋ

分韵撮要

阴上

第七英影应益

阴上

第十五登等凳德

韵书集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