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

汉语汉字
皆(拼音:jiē)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另有学者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两个人以同一个姿势相随在一起,下面是“曰”,合起来就是两个人共合一口,言语一致。后来引申为“都”“全”的意思,用作副词,如“皆大欢喜”。
  • 中文名:皆
  • 拼音:jiē
  • 部首:比/白
  • 五笔:XXRF
  • 仓颉:PPHA
  • 郑码:RRN
  • 笔顺:横、竖提、撇、竖弯钩、撇、竖、横折、横、横(153532511)
  • 字级:一级
  • 平水韵:上平声·九佳
  • 总笔画:4 5/5 4
  • 四角号码:2260₂
  • 统一码:U 7686
  • 注音字母:ㄐㄧㄝ
  • 造字法:会意字或形声字
  • 字形结构:合体字,上下结构

字源演变

“皆”,《说文解字》解释为“俱词也。从比从白(白是“自”的异体字)”。古汉语中,“俱”字有动词“在一起”、副词“一起;共同”、形容词“相同”和副词“全;都”四个常用意义。《说文》中的“词”特指虚词。许训“俱词”就只能解释为虚词了。“从比从白”即能比并自我,有志一同的意思。皆字西周金文(皆壶)作图1,上部为两个“人”(“从”),表示二人并行;下部为“曰”,“曰”为指事字,示口在言浯。

两字合起来的意思是两个人共合一口,言语一致,表示“异口同声,步调一致”。战国(图2、3)时尚以此为主流结构,上部构件或作“并”(图5),并的本义是二人相从,与构件从属于形义相近偏旁的更替。当时更主要的一个变化是在秦系文字中构件从易作比。《说文》把构件曰看作白(zì)则是错误的,战国、秦汉时绝大多数作曰不作白即可证明。隶变后楷书作皆,仍从小篆结构下部作白不作曰。

文字学家林义光先生推测,应该还有一个“皆”字,比从“曰”更为古老。甲骨文有一个“图A”,当是皆字的原始形体,表示二人或多人在一起前来,“口”表示处所。《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不释。《甲骨文合集》28398:“壬寅卜,王其田些,宁兕先〔“图A”〕,亡(无)炎。毕。王永。”辞意为:“壬寅这天卜,王在些打猎,平静的兕(野水牛)先偕同而来。没有发生炎害。因此捕获了。

”到周代,将两个同向的足迹形变为二人相从,在表处所的“口”中加一画,就是《皆壶》金文。篆文又变为从比、从白。因此,皆是偕的先造字,由加符象事变为会意,义为偕同,即在一起,动词。《史记·高祖本纪》:“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锅,与皆,降析郦。”用的是本义。

皆字后面紧接动词,就成了副词,表示情态,义为“一起”“一同”,如“皆大欢喜”“有口皆碑”。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皆jiē(ㄐ一ㄝ)

全,都:皆大欢喜。人人皆知。放之四海而皆准。

详细释义

皆jiē

〈副〉

(1)(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2)同本义[all;every]

皆,俱词也。——《说文》

百堵皆兴。

皆死皆殡。——《左传·哀公十一年》

予及汝皆亡。——《书·汤誓》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皆自于人欤。——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在皆是。——宋·苏轼《石钟山记》

皆托忠烈之名。——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环村居者皆猎户。——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吾村十里皆平原

(3)又如:皆悉(尽;全都);皆既(日月亏蚀全尽);这件事情人人皆知

(4)通“偕”;一同[together]

皆行至于阶让。——《仪礼·聘礼》。注:“犹并也。”

皆陈殿下。——《战国策·燕策》

左右皆流涕。——唐·李朝威《柳毅传》

宫中皆恸哭。

一时皆下。

廷中皆大笑。——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予及女皆亡。——《书·汤誓》

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纣、幽、厉皆也。——《吕氏春秋·离谓》

常用词组

皆除、皆大欢喜。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皆【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

又《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

又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说文解字

皆【卷四】【白部】

俱詞也。从比从白。古諧切。

说文解字注

(皆)俱䛐也。司部曰。䛐者、意内而言外也。其意爲俱。其言爲皆。以言表意、是謂意内言外。人部俱下曰皆也、是謂轉注。又偕下曰一曰俱也。則音義皆同。从比。从白。从比會意。古諧切。十五部。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k

ær

王力系统

k

ei

董同龢系统

k

ed

周法高系统

k

rer

李方桂系统

k

rid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k

ăi

拟音/王力系统

k

ɐi

拟音/董同龢系统

k

ɐi

拟音/周法高系统

k

ɛi

拟音/李方桂系统

k

ăi

拟音/陈新雄系统

k

ɐi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上平十四皆

开口呼

二等

全清

古谐切

kɐi

集韵

平声

上平十四皆

开口呼

二等

全清

居谐切

kɪɐi

礼部韵略

平声

居谐切

增韵

平声

居谐切

中原音韵

阴平

皆来

齐齿呼

全清

kiai

中州音韵

平声

皆来

鸡鞋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六皆

全清

居谐切

kiai

分韵撮要

阴平

第十四皆解介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