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鹳

白鹳

鹳科鹳属的大型涉水鸟
白鹳(学名:Ciconia ciconia)为鹳科鹳属的大型涉水鸟。其羽毛以白色为主,翅膀具黑羽,成鸟具细长的红腿和细长的红喙。其具两个亚种,大小略有不同。分布于欧洲(北至爱沙尼亚),非洲西北部,亚洲西南部(东至哈萨克斯坦南部)和非洲南部。其为长途迁徙性鸟类,在撒哈拉以南至南非地区或印度次大陆等热带地区越冬。白鹳为食肉动物,其食性广,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小型哺乳动物和小鸟。觅食地大部分为具低矮植被的浅水区。一夫一妻制,但非终生。巢大型,可使用数年。雌鸟通常每年产4枚蛋,孵东方白鹳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化需33~34天,58~64天后出巢。
    中文名:白鹳 拉丁学名: 别名:老鹳、东方白鹳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今颚总目、鹳形目 亚目: 科:鹳科(Ciconiidae) 亚科: 族: 属:鹳属 亚属: 种:欧洲白鹳 亚种:3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Swinhoe 1873 保护级别:1种濒危(EN)、1种无危(LC)IUCN标准 二名法:Ciconia boyciana

简介

白鹳(学名:Ciconia ciconia)是鹳科鹳属的一种大型涉禽,生活在中欧和南欧、非洲西北部和亚洲西南部。白鹳是候鸟,冬季迁徙到非洲和印度热带地区和,可以一直达到南非的南部。

白鹳身高100~125厘米,两翼展开宽155~200厘米,体重2.3~4.5千克。除了翅膀外,全身羽毛均为白色,喙部和腿部为红色,幼鸟则为黑色。一般在地面上缓慢而稳重地行走。飞行时将脖子伸展。

已知共有两个亚种:

指名亚种 Ciconia ciconia ciconia Linnaeus, 1758.

中西亚亚种 Ciconia ciconia asiatica Severtsov, 1873.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过去也被认为是白鹳的一个亚种,现在独立为一种。

外形特征

白鹳是一种大型的涉禽,体态优美。它的体长为110~128厘米,体重3.9~4.5千克。长而粗壮的嘴十分坚硬,呈黑色,仅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的基部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并且略微向上翘。眼睛周围、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都是朱红色,眼睛内的虹膜为粉红色,外圈为黑色。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上面的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均为黑色,并具有绿色或紫色的光泽。初级飞羽的基部为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外 除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的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炫耀的时候能竖直起来。腿、脚甚长,为鲜红色。

生活习性

东方白鹳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鸟类。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东方白鹳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以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有时也栖息和活动在远离居民区,具有岸边树木的水稻田地带。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和沼泽地带。除了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大多组成群体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常聚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履轻盈骄健,边走边啄食。

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部缩成S形。有时也喜欢在栖息地的上空飞翔盘旋。在地面上起飞时需要首先要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煽动两翅,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翔时颈部向前伸直,腿、脚则伸到尾羽的后面,尾羽展开呈扇状,初级飞羽散开,上下交错,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盘旋滑翔,姿态轻快而优美。它的性情机警而胆怯,常常避开人群。如果发现有入侵领地者,就会通过用上下嘴急速啪打,发出“嗒嗒嗒”的嘴响声,并且伴随着颈部伸直向上,头仰向后,再伸向下,左右摆动,两翅半张和尾羽向上竖起,两脚不停的走动等动作,表现出一系列特有的恐吓行为。

在东方白鹳的全部食物中,鱼类占79~90%以上,所捕食的鱼类中最大的个体可达0.5千克以上,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取食的内容也有变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采食植物种子、叶、草根、苔藓和少量的鱼类;夏季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以鱼类为主,也吃蛙、鼠、蛇、蜥蜴、蜗牛、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昆虫和幼虫,以及雏鸟等其他动物性食物;秋季还捕食大量的蝗虫,此外平时也常吃一些沙砾和小石子来帮助消化食物。

觅食主要在白天,以早晨6~7时和下午4~6时活动最为频繁,中午在树上休息或在领地的上空盘旋滑翔。繁殖期觅食活动的范围大约在500米左右,在食物缺乏时也常飞到1~2公里,甚至5~6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觅食。春季和夏季大多单独或成对觅食,秋季和冬季则大多组成小群觅食。在地面上寻觅食物主要依靠视觉,常常伸长颈部,低垂着头,一边大步而缓慢地在地面上行走,一边四处寻觅,发现食物后急速向前,迅猛的进行啄食。在水中觅食则主要通过触觉,通常单独漫步在水边的浅水处,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水中,一边缓慢地向前行走,一边不时的将半张着的嘴插入水中,每分钟将嘴插入水中的次数一般都在17次以上,平均每5分钟就能捕获到1~1.5个食物,捕食的成功率可达65.5%。性温和而警觉,飞行缓慢,常在高空中翱翔。休息时常以一足站立。受惊时常弹嘴,发出“哒哒”声。

生长繁殖

夏季繁殖,在大树高处以枝丫、茅草等营巢,每窝产卵3~5枚,白色。6月开始繁殖,营巢于树上。每窝产3~5枚白色卵。卵为圆形乳白色,重150克,雌雄白鹳共同产卵,但以雌鸟为主,卵孵化期约32天左右。

繁殖地

黑龙江抚远三角洲,洪河,萝北,宝清,伊春,桦南,迎春。黑河地区的嫩江,富裕,扎龙,吉林莫莫格,内蒙古科尔沁。

越冬地

江苏洪泽湖,盐城,邵伯湖。安徽升金湖,武昌湖,石臼湖。江西鄱阳湖,湖北沉湖,洪湖,梁子湖。广东梅州、深圳、台湾、湖南洞庭湖、天津、陕西平利、贵州草海、西藏泸沽湖、上海崇鸣岛。

2004~2006年,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陈等,在安庆市望江县武昌湖地区对东方白鹳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东方白鹳在当地开始营巢时间不一致,最早为2月5日,而受干扰的繁殖个体则延至5月6日。产卵期最早开始于2月11日,最晚6月21日,窝卵数4.2±0.4(4~5)枚(n=6)。育雏期71.0±16.1d(n=3),日育雏5.1±2.6(n=38),雏鸟离巢时间最早6月14日,最晚9月20日。2004和2005年东方白鹳在该地区共营巢8窝,产卵25枚,孵出雏鸟9只,出飞7只。

繁殖失败5巢,其中,人工干扰造成4巢失败,高压电击毁1巢。繁殖不同时期,亲鸟的觅食、休息、警戒、取材、翻卵、育雏、交配、在巢、视野外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显著,而飞翔、行走、理羽、击喙、整巢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雏鸟在发育的不同时期,觅食、飞翔、休息、整巢、在巢、行走、视野外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显著,理羽、警戒、击喙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

人工繁殖

上海动物园1984年首次笼养繁殖成功,1987年合肥逍遥津动物园繁殖成功。此后,成都动物园和哈尔滨动物园也繁殖成功。1992年中国有22个动物园共饲养方白鹳120只,其中雌雄各36只,性别不明者48只。

饲养管理

白鹳可以成对笼养,也可成群饲养,一般用铁丝网笼或散放饲养,铁丝网笼空间以50立方米为宜,笼过小不利于繁殖.笼内的食、水具宜深大、坚固,以防被啄坏。野外散养可倚水搭一凉棚,食、水用具规格一般为50厘米×100厘米,深30厘米左右。饲料以鱼为主,幼鸟期每天三次集中喂养,以泥鳅 、虎鱼、弹涂鱼、鲫鱼为主。在野外,常食小鱼、水生昆虫、鼠、蛙、蛇等。2日龄时将鱼剪成小段,让它们自行吞食,15日龄后可整条吞食,日饲喂量在300~400克之间。它们觅食时,将鱼叼起,调整好方向,鱼头先入,即可吞食。每次喂食均任它们随意采食,直至食管充盈成筒状。

幼雏对食物的消化过程相当迅速,只需2~3小时食道便空了,4~5小时后即发出似仔猪的单鸣声,显示出饥饿感。正常情况下,白鹳幼雏的生长发育异常迅速,3日龄即能嗑喙发声,6日龄长出正羽黑色羽芽,8日明显,10日龄初级、次级飞羽黑色羽芽排列显著,17日出现正羽,喙灰黄色,眼圈、下颌、喙基桔红色,肩羽、三级飞羽羽轴先端黑色,长20毫米,40日龄飞羽长出,65日龄开始试飞,70日龄则可自由飞翔。人工孵化白鹳较自然界野生幼雏飞翔时间约晚10天,其它生长指标均高于同日龄的自然雏鸟。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控制温差,不能时高时低,此外幼雏的卫生也是育雏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种群现状

白头鹮鹳本世纪初在中国很多地区还是相当常见的,但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了,由于沼泽排水变为农田、森林砍伐和人类检食鸟蛋和狩猎等活动的干扰,种群数量明显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已有五十多年没有消息。在2008年6月初,科学工作者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3只珍稀鸟类白头鹮鹳。国外在印度等南亚地区还有5000只左右。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系常见鸟,但郑作新(1987)认为现已稀少。有记录夏候鸟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及华南至云南南部。

历史文化

东方白鹳从前在东亚地区是常见的鸟类,甚至在日本东京市的教堂屋顶上也曾有营巢繁殖的,但在1868~1395年间,由于非法狩猎、农药和化学毒物污染等原因,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日本逐渐减少,现在仅能在冬季偶尔发现少量的越冬个体。分布在朝鲜、韩国的繁殖种群也已于70年代初绝灭。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的发展,使得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残存的繁殖地也变得极为狭小,总数有3000只左右,1994年在湖北武汉沉湖发现的越冬群体达900多只,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东方白鹳群体。东方白鹳对繁殖地的生存环境要求十分苛刻。近年来,随着生态补水和湿地修复工程的实施,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育后代。

天台籍著名散文家陆蠢写了一篇《鹤》,文中叙述他十七八岁时,邻哥儿在平头潭边捉到一只鸟,“长脚尖喙,头有缨冠,羽毛洁白”。开始,以为是一只鹤,抢回家里养,只见这只鸟“样子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象个“宰相步”、“头上有一簇缨 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老是缩着头颈,有时站在左脚上,有时站在右脚上,有时站在两只脚上,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他们将这只鸟养了相当时日,有一天,他的舅父来了,才知道这是一只 “长脚鹭鸶”。 陆蠢所描述的这只漂亮的鸟,实际上应叫“东方白鹳”,在始丰溪两岸的树林中,芦苇丛里栖居。《辞海》载:“鹳,乌纲……大型涉 禽。形似鹤亦似鹭;嘴长而直。翼长大而尾圆短,飞翔轻快,常活动 于溪流近旁,夜宿高树。主食鱼、蛙、蛇和甲壳类。在中国分布较广的种类如黑鹳……另种白鹳较前种为大,头颈和背部均白色。都在我国北方繁殖,至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由此可见,《辞海》上说的白鹳是一种候鸟。而天台特有的东方白鹳却是在当地繁殖,当地越冬的,因此是鹳类中一个珍稀的品种。

亚洲白鹳

鹳属鹳科,全世界大约有19种,和鹭和鹮有亲缘关系。它们体型大,腿长,脚趾有蹼。尖而笔直的喙比头大,而且强健。欧洲白鹳是一种普通的迁徙鸟,身长大约1米,头。颈和身体都是洁白的白色。翅膀有一些黑颜色。喙和腿都是红色。脖子很长。胸部的羽毛长而且下垂,白鹳经常把它的长喙藏在胸部的羽毛里面。它们常在潮湿的沼泽地出没,吃鳗鲡和其他鱼类,以及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它们粗糙的窝筑在高大的树顶、建筑物的废墟或者摈弃的烟囱上,一般用树枝和芦苇搭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