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峨眉亚种

白鹇峨眉亚种

雉科鹇属动物
白鹇峨眉亚种,别名峨眉白鹇,(学名:Lophura nycthemera omeiensis)属鸡形目、雉科白鹇亚种飞禽类,头顶具冠。嘴粗短而强壮,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鼻孔不为羽毛所掩盖着。翅稍短圆。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波纹,它在林中疾走时,从远处望去,很象披着白色长“斗蓬”,被风吹开露出灰蓝色的内衣。[1]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通常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性机警,胆小怕人,一般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繁殖期筑巢于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分布于中国四川的屏山、峨眉山、马边、峨边、甘洛。
  • 中文名:白鹇峨眉亚种
  • 拉丁学名:Lophura nycthemera omeiensis
  • 别名:峨眉白鹇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
  • 纲:鸟纲
  • 亚纲:
  • 目:属
  • 亚目:
  • 科:雉科
  • 亚科:
  • 族:
  • 属:鹇属
  • 亚属:
  • 种:白鹇
  • 亚种:白鹇峨眉亚种
  •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四川
  • 命名者及年代:Cheng, Chang & Tang, 1964
  • 保护级别:低危
  • 外文名:Szechwan Silver Pheasant

外形特征

白鹇峨眉亚种是白鹇的亚种之一。大型鸡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白鹇雌雄异色。雄鸟头上的长冠和下体全部纯辉蓝黑色,带金属光泽。脸部裸露皮肤呈红色。颈、背、翅均为白色带“V”形黑纹。中央尾羽为白色,两侧带黑纹。跗跖部为红色。雄鸟上体和两翅白色,密布黑纹。羽冠和下体都是灰蓝色。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波纹,外侧尾羽亦白,染以黑纹。头的裸出部分和脚为赤红色;嘴浅绿色;眼棕褐色。雌鸟上体以及翅、尾等概橄榄棕色;下体灰褐沾棕,自下胸以次,各羽均具暗褐色细斑。眼裸出部分赤红,脚亦红色,鲜艳显眼。雌鸟全身棕褐色,后枕部具黑色羽冠,羽冠近黑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多林的山地,从山脚直至海拔1500米的海拔高度,尤喜在山林下层的浓密竹丛间活动。白天多隐匿,叫声嘈杂粗糙。受惊时羽冠竖立,尾羽微扬,多向山上奔走,至山顶方展翅起飞。夜间栖宿在树枝上。

生活习性

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集群个体多达16~17只。性机警,胆小怕人,受惊时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通常在亮天后即从夜栖树上飞到地面活动,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动高潮。活动多在巢域内,每日活动路线、范围、地点都较固定,多数时间都用于觅食。食饱后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尔也有飞到树上休息的。晚上成群栖于高树上,一般在天黑时才开始上树栖息。通常雌先雄后,或雌雄一起一边发出叫声,一边飞上一定高度的树枝,然后逐步登高,藏于高大乔木密集的树冠下,距地高度多为6~8米。活动时较为安静无声,有时可听到行走时踩踏的‘沙沙’声。通常仅在有危险时雄鸟才发出尖利的‘ji-go-go-go’的警戒声。

主要以植物幼芽、块根、果实和种子为食。其中最常吃的是南亚锥栗的坚果、崖豆、蕨叶、芭蕉芋等植物。也吃金针虫、鳞翅目昆虫和幼虫、甲虫、蚂蚁、蜗牛等动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一雄多雌,4月份发情;在发情季节,两颊的裸露部分开始增大,并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羽毛显得富有光泽。雄鸟求偶时,环绕雌鸟步行并有摆尾、击翅等动作。营巢于林下灌丛间地面凹处或草丛中。巢较简陋,主要由枯草、树叶、松针和羽毛构成。每窝产卵4~6枚。卵淡至棕褐色、被有白色石灰质斑点,通常每隔1日产1枚卵,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24~25天。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的屏山、峨眉山、马边、峨边、甘洛。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种群发现

白鹇是亚种较多的一个物种,其中主要分布于贵州的榕江亚种和主要分布于四川的峨眉亚种都是由中国学者确立的,特别是峨眉亚种,被称为“峨眉白鹇”,是中国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教授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所发现的。

20世纪60年代初,郑作新教授将在四川峨眉山一带采集到的白鹇标本进行研究。经过反复比较,他发现虽然采自峨眉山的白鹇雄鸟的尾羽同其他产地的一样,都是白色的,但在大面积白色尾羽复盖下的外侧3对尾羽完全是纯黑色,而其他产地的却是白色中杂着一些黑色的细纹,另外采自峨眉山的白鹇雄鸟还有肩羽的黑纹比较粗著,后颈部微具细纹,背部羽毛的黑纹也稍粗,并且在羽端处似乎呈折断的波状等特点,这些足以说明分布于峨眉山地区的白鹇为1个新的亚种,于是命名为“峨眉亚种”。

有趣的是,郑作新教授将发表的论文单行本分寄给包括德国著名鸟类学家施特斯曼教授在内的国内外同行后,却接到美国芝加哥博物馆鸟类研究室主任特雷勒教授的一封来信。信中说该博物馆早在1930年,就有一位名叫史密斯的鸟类学家,在峨眉山采集到一些白鹇的标本,收藏在芝加哥博物馆,但遗憾的是史密斯并没有对这些标本作过细致的研究工作。一直到60年代后,才由特雷勒教授对这些标本进行研究,并且也发现了这些白鹇所具有的独特的性状,同样认为这是一个新的亚种,为了表示对郑作新教授的尊重,打算将它命名为郑氏亚种,或称为“郑氏白鹇”。

但是,由于郑作新教授的论文已经首先发表,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这个新发现的白鹇亚种仍然应该叫做峨眉亚种,或称为“峨眉白鹇”。此后,施特斯曼教授也给郑作新写了一封信,信中幽默而意味深长地写道:“当前在许多问题上,中国与美国的看法很不一致。可是我至少找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你们都认为峨眉白鹇是一个新的亚种,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又领先了一步。在此请接受我衷心的祝贺”。

发现了白鹇峨眉亚种之后,郑作新教授又对白鹇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他认为具有白色尾羽的白鹇亚种应该是在进化程度上比较高级的亚种,而具有黑色外侧尾羽的白鹇亚种,是因为尾羽尚未完全变成白色,所以是进化程度比较低级的亚种。而依照白鹇的分布情况来分析,具有白色尾羽的亚种大都集中于云南的南部一带,而且亚种数有5个之多,据此可以推测这些地区有可能是白鹇这一物种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而具有黑色外侧尾羽的亚种却均散布于四川峨眉山、海南岛及国外的柬埔寨南部等地,处于白鹇分布区的边缘地带。

在理论上,以往许多学者都认为进化程度比较低级的类型的分布区一般是该物种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而郑作新教授在关于白鹇亚种的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却与之恰恰相反,他认为比较进化程度比较低的亚种并不分布在这一物种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而是被排挤到该物种分布范围的边缘。但是,他的这个“排挤观点”又与达尔文学说中“优胜劣汰”的核心理论恰相吻合,成为支持进化论观点的又一个科学论据,同时也是对进化论的一种具有理论意义的补充论证。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