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

白鱀豚

白鱀豚科白鱀豚属动物
白鱀豚(学名:Lipotesvexillifer)亦称白鱀鲸、白鳍豚、白鱀、白旗、白鳍、白夹、江马、青鱀及长江豚等,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域,这是白鱀豚科中唯一的独特物种,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中文名:白鱀豚 拉丁学名:Lipotes vexillifer 别名:鱀、鱁 zhú(古称);白旗豚、白鳍豚、白鱀、白暨豚、中华江豚等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Mammalia 亚纲:真兽亚纲 目:鲸目 Cetacea 亚目:齿鲸亚目 Odontoceti 科:白鱀豚科 Lipotidae 亚科: 族: 属:白鱀豚属 Lipotes 亚属: 种:白鱀豚 L. vexillifer 亚种: 分布区域:中国长江,钱塘江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 命名者及年代:Miller, 1918 保护级别:极危(CR) IUCN标准 濒临状态:灭绝 外文名:Baiji

物种介绍

白鱀豚是在中国长江中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稀珍水生哺乳动物,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白鱀豚是鲸类家族中的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鱀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奇少,白鱀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白鱀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重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这种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鱀豚比长臂猿和黑猩猩更聪明。

早在中新世和上新世,白鱀豚的祖先曾是一个广泛分布的繁盛物种。尽管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形态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中新世和上新世繁盛的物种,现在多已成为化石了。因此,我们称白鱀豚为“活化石”。它是研究生物进化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视力退化,但声呐系统却特别发达。研究白鱀豚的生物学在仿生学、军事科学和医学上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献早在2000多年前就记述白鱀豚生活在长江中。此外,有关白鱀豚的分布,国外自本世纪以来亦有报导。现在,估计白鱀豚仅分布于江苏江阴至湖北荆沙段长约1,400km的长江中下游干流中。白鱀豚的体型呈纺缍形,狭长的上下颌几乎等长,吻端微向上翘。白鱀豚的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白鱀豚的食物主要是常见的淡水鱼类,所食鱼类的体重约250克左右。白鱀豚通常由数头至十余头组成一个群体,一般多为2-3头。白鱀豚游动时,总是大个体豚(老年豚或成年豚)在前面开路;中间或是抚幼的一大一小豚,或是已能独立生活的幼豚;中等个体(青年豚)或大个体(壮年豚)尾随最后,从一个水区游到另一个水区。

白鱀豚喜欢栖息活动的水区,都是出现在长江边滩、江心洲附近以及主、岔流交汇处等地。从这里的生物环境来看,浅滩边沉积大量肥沃泥土,枯水期逐渐露出水面,其上生长着大量杂草和水生植物,洪水期又被江水淹没,为鱼类饵料生物创造良好环境。这里有机物丰富,浮游生物和周丛生物量较大,有些地方还有较多的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甲壳动物,鱼类就在这里肥育,随之也吸引了白鱀豚群到此捕鱼及活动。

白鱀豚又是淡水豚类中,也是所有鲸类动物中数量最少的一种。1980年以前,对白鱀豚的种群数量知之甚少。1984年,初步报道白鱀豚的种群数量为400头。1986年提出的长江白鱀豚种群数量约为300头。1986年以后的调查表明,白鱀豚的种群数量仍在迅速减少,1990年约200头,到1995年,它的数量已不足100头了。

今天这个物种已处于极为濒危状态,它是中国目前最为濒危的动物,也是世界上几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如不采取措施,要不了多少年白鱀豚将不复存在。根据我们多年的科学考察研究表明,白鱀豚数量的减少,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古老而在衰退的物种,更重要的是与人类在长江中越来越频繁的经济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如长江的水利工程建设,渔业的发展,航运的发达,沿江工业建设造成的水体污染等,都直接或间接给白鱀豚的生存带来不利影响,而这些影响还在加剧,造成白鱀豚正面临的灭绝危机。白鱀豚有可能成为当今世界第一个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灭绝的豚类动物!

白鱀豚的这种现状,已引起世人瞩目,并得到中国政府和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已将白鱀豚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名字也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IUCNRedDataBook)、《国际濒危物种公约(附录一)》(CITES,AppendixI)以及《美国国家濒危物种法》(ESA)。

命名

白鱀豚最早被人们记载于秦汉时期的《尔雅》辞书中,把这种动物定名“鱀”(jí)。这是因为当时对鲸类的水中哺乳动物认识不多,所以错误地把这鱀归为鱼类,造字时使用了“鱼”字旁。长江沿岸的渔民百姓们则将其称为“江猪”。估计在中国曾经有5000头之多,有长江女神、“长江美人鱼”的美称。晋人郭璞又在《尔雅注》中添注了更为详细的有关白鱀豚生活习性与形态特征的注释,并且第一次正确地把鱀分出鱼类:

鱀,䱜属也,体似鲟,尾如鱼。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郭璞,《尔雅注》

北宋孔武仲作有《江豚诗》。诗中的“白鱀”就是白暨豚,并指出它与江豚不是同一。

物种

江豚

黑者江豚,白者白鱀,状异名殊,同宅大水。渊有群鱼,掠以肥己。

此外,在中国的安徽称之为青暨,江苏称之为白夹、江马,长江中下游的渔民一般都称之为白鱀,用以指称它的肤色比江豚浅。"白鱀豚的分布调查"。

1914年美国的青年冒险家霍依()在中国的洞庭湖地区收集到了一个白鱀豚标本,但是当时他对这物种并不熟悉,所以拿着标本询问了当地的渔民,结果他根据当地的湘鄂口音,在标本上写注为「」(“白旗”)。这个标本带回到美国后,引起了时任美国史密斯研究院学者小格里特·S·米勒()的兴趣。米勒依着那白鱀豚标本为基础,从形态学、解剖学,以及其骨骼、牙齿位置等方面作了综合且详细的研究。米勒依并进一步地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采到的亚河豚标本进行了骨骼比较。

1918年,米勒依把他的研究总结发表在史密斯研究院的系列杂志中,研究论文题名为《来自中国的一个淡水豚新种》确认白鱀豚是独特的动物新种,定下了拉丁语学名:“”。“”一词源于“”,剩余下来的意思,有可能是因为霍依发现的白鱀豚标本是从七百多千米的内地长江流域,好似数万年前,豚类。

白鱀豚

离开江河奔向大海时,这群白鱀豚却被留在长江的江河中生存Template:Fact;“”一词源于“”语根,意思就是撑旗者,有可能是指白鱀豚白色的背鳍出水换气时在污浊的长江水中容易可见,像是它背上撑着一面代表和平的三角白旗一般。米勒依并将白鱀豚的英文名称定为“”(直接翻译为“中国江豚”)。

中国出版的《辞海》中“鱀”字就是指白鱀豚。但是由于“鱀”字在一般的字典中没有被收录所以人们平常几乎没有使用。1955年出版的《脊椎动物名称》称之为白鳍豚。但是白鱀豚的鳍是青灰色或灰色的,称为白鳍豚容易发生误解,而且这个名字以前也并没有使用过。1970年代末,研究白鱀豚的生物学家提出应该根据使用广泛的名称,称为白暨豚“白鱀豚的分布调查”。1980年代末期以后,研究论文大多对白鱀豚的名称做了改正。

进化史

根据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化石考证,白鱀豚在第三纪中新世及上新世就已经出现在长江流域。1981年9月,中国地质学家在广西桂平发现了一块下颌骨化石片段。这件下颌骨化石属于一种古老的白鱀豚,称为原白鱀豚。化石记录着原白鱀豚在大约2000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与现今的白鱀豚相比变化不大。白鱀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鱀豚的骨骼位置。白鱀豚之所以进化缓慢,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生存竞争或环境变化较少的缘故,从而保留了祖先的古老形状,因此被称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态变迁,它是不会灭绝的。

分布情况

白鱀豚在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从三峡地区的宜昌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内,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

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今天的长江流域居住着3亿多的人口,相当于全世界5%,他们的江畔活动形成了白鱀豚数量下降的第一大原因。20世纪人们所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有92%都是来自人为缘故所造成的死亡。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与鄱阳湖湖区已经绝迹。在长江江水中分布范围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坝下游170千米处的荆州附近。其下限缩减更为严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踪迹罕至。在1997年至1999年的观测中,在南京下游临近的江阴以下就从未再有发现。

2000年至2004年的几次观测中,其分布主要限于长江流域洞庭湖至铜陵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铜陵段、鄱阳湖段和洪湖段3个区域。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鱀豚,是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

2007年8月19日,铜陵一市民在长江岸边目击到一头神秘动物并摄下录像,据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研究所专家判定为白鱀豚,但是这一发现也没有改变科学界对白鱀豚可能已经灭绝的断定。

分类

亚河豚科对于白鱀豚的科学分类一直存在某些争议,主要是在白暨豚属于哪个科上意见不一致。例如《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将它归为白鱀豚科(Lipotidae),而ITIS则将它归为亚河豚科(Iniidae)。

1918年米勒在比较了白暨豚和亚河豚的骨骼后,认为二者是近亲,将白暨豚归入了亚河豚科。大多数生物学家也支持他的这个结论.1979年中国生物学家周光亚等人在比较了白暨豚和其他淡水豚类的骨骼后,否定了米勒的结论,并建立了白鱀豚科,并得到了其他一些学者的认可。但是Barnes对弗西豚科的化石与白暨豚进行对比后认为白暨豚应该属于弗西豚科的亚科Lipotinae。而Heyning在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后,把白暨豚作为了亚河豚科下的一个属。而DNA序列的测定结果则表明,亚河豚、弗西豚和白暨豚各属于不同的科。

生理构造

外部型态

白鱀豚身体大致呈流线型,躯干部分为纺锤状。成年白鱀豚体长大约1.4至2.5米,体重则大约135至230公斤。雄性体型略小于雌性。至2006年为止,已发现的雌性最大体长为2.53米,最大体重为237公斤;而已发现的最大的雄性体长为2.16米,最大体重125公斤。

白鱀豚的皮肤光滑且富有弹性,作用与竞赛式泳衣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分为两叉,扁平宽阔且与水面平行,上下摆动时可以推动身躯前进。而两侧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中部长出的背鳍则是一个低矮的等腰三角形。

四个鳍给白鱀豚提供了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加上光滑有弹性的皮肤,以及流线型的身躯,白鱀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速度可达时速80公里。不过它的游速顺流一般只有7.5-9.7千米,逆流2.7-4.9千米,这是白鱀豚体内生物能量所能保持的最佳游速。

体色

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鱀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上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当由水面下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这种使其他动物难以辨认的体色称为反荫蔽保护色,使得白鱀豚在接近敌害或猎物时能够不被察觉。

牙齿构造与呼吸孔

白鱀豚吻突狭长,呈喙状,伸向前方约30厘米左右。其牙齿为圆锥状,缜密排布于上下几乎等长的颔的两侧。每侧分别各有牙齿31至36颗,总共约有130多颗同型齿。

白鱀豚的呼吸孔(或称“鼻孔”)位于头顶的左上方,呈小而长的圆形,孔缘有活瓣,可以自由开闭。出水时鼻孔开启,换气后便闭紧潜水。日常活动方式为潜水游泳和出水呼吸的交替进行,通常会每隔10至30秒突出水面换气一次,在换气过程中会发出“噗哧噗哧”的响声。在受到惊吓或感觉有危险的特殊情况下,白鱀豚可在水下保持200多秒不进行呼吸。正常情况下,呼吸频率为109-150次/小时。

感官与发声构造

白鱀豚的眼睛位于嘴角的后上方,小似绿豆。因为白鱀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它的视觉退化严重。外耳已经消失,耳孔仍存在,但小似针眼并且闭塞不通。虽然白鱀豚的耳孔小,但是它的听觉却十分灵敏。

白鱀豚的前额呈圆形,向前隆起。形状与照相机中聚焦的透镜相似,被称为“额隆”,是白鱀豚发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白鱀豚的上呼吸道有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此外上呼吸道另外有三对独特的气囊,可能是它的发声部位。

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鱀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时常发出的声音可归为两类:一类是“滴答”声,频率为8至160千赫,起着探测目标的作用。另一类是哨叫声,频率稳定于6千赫,是白鱀豚之间的通讯联络信号。这种信号具有良好的绕射传导能力,适应于泥沙较多的长江水域。

白鱀豚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并接收信号的回声定位方式来识别物体。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地等待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物体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波长越宽物体越大,信号越强物体越近。这时它又会发出新的一对信号,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回声愈来愈密麻说明物体在靠近,愈来愈疏稀说明物体在远移。白鱀豚就这样用它独特的声纳系统,在污浊的江水中捕捉食物。

大脑活动

白鱀豚的大脑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重的0.5%。平均一只重95公斤的雄性白鱀豚,大脑重470公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鱀豚比黑猩猩或长臂猿还要聪明。

哺乳动物大脑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入睡眠状态,才可以在觉醒后正常地运作。鲸目的水生动物,包含白鱀豚在内,有着独特的大脑系统,可以使大脑的一半休息,另一半醒觉。成熟的白鱀豚的大脑每天有7至8小时(近似成人睡觉习惯)属于半睡半醒状态,其余时间全脑觉醒。半睡半醒状态下,白鱀豚会保持时速1至5公里的度在水面漂浮。白鱀豚跟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能够做梦,而特点是它们的大脑能够大脑一半觉醒一半做梦。

白鱀豚作为哺乳动物,与人类一样需要给身体中的血液不停地供给氧气。在水中生活的鲸目水生不如同陆地哺乳动物可以由小脑控制不自主呼吸,它们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脑反应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时必须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如果某鲸目动物受惊吓而伤害等原因而失去了知觉,那么便会沉到水底。在豚体血液内所剩氧气使用完毕后,就会进入脑死状态。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鱀豚的正常死亡方式。

生活习性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

繁殖情况

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白暨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暨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暨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物种现状

白鱀豚极度濒危!尚不能确认是否已经灭绝。目前最后一次的发现是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搁浅死亡的白暨豚尸体。白暨豚现在已属极度濒危。据资料统计,现在长江流域白暨豚数量估计已不足100头,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比大熊猫还少,是水生的国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它列为极危动物,属保护级别最高的动物。据专家预测,由于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白暨豚可能于25年以后消失,也就是在全世界灭绝。当地球上某一物种灭亡,就意味着一个特有的遗传资源已永远消失。

IUCN保护状况变更历史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数据缺乏(DD)。

1986年至1994年:濒危(EN)。

1996年:极危(CR)。

数量急降年表

白鱀豚的数量在1984年以前约有400头,但是到了1995年已经不到100头。白鱀豚目前现存数量很难估计,但一般认为目前已经绝灭,或仅有数只个体存活,白鱀豚已成鲸目动物最濒危的动物。

1970年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物种列为“数据缺乏(DD)”状态。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保护单位将白鱀豚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鱀豚乃违法。

1984年:白鱀豚的保护工作被中国各大报刊刊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重视,得到了“水中珍兽”的美称。

1986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300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物种改为“濒危(EN)”状态。

1989年12月10日:葛洲坝全面竣工。

1990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200头。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开始施工。

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物种提升为“极危(CR)”状态。

1997年:年度考察中发现23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50头。

1998年:年度考察中所发现的数量只剩7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15头。

2002年7月14日:淇淇,人工饲养下的最后一头白鱀豚,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中去世,提取并保存其脱氧核糖核酸(DNA)后,将它的身体做成了标本。

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开始下闸蓄水。

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了一头因搁浅而死亡的白鱀豚,这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鱀豚。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2006年12月4日:为时六周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为获得结果,没有发现任何白鱀豚。

2006年12月13日:参与2006年度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的白鱀豚专家们宣布白鱀豚物种可能已经灭绝,即使还有少数个体存在,也不能保持种群成功地繁衍。中国学者曾提出根据惯例,要在野外50年未观测到活体才能宣布为灭绝,并且强调在当前情况下不宜宣布白鱀豚为灭绝物种。对此,参与此次行动的学者以及国外部分学者表示非常遗憾,甚至表示无法理解。如果在该物种的保护上,中国相关机构和学者也能如此认真并且投入更多,那么实际上是很有可能挽救这一濒危物种的。

2007年: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历史发现

白鱀豚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暨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取名“淇淇”。科学家对淇淇的行为、生理、包括季节变化规律,血液学、治疗、饲养等方面的研究,一一填补了对白暨豚知识的空白。我国于当年12月15日临时增发T.57《白豚》邮票一套2枚,分别为“悠然自得”和“环游潜底”,发行量150万套。随着“淇淇”在国内外的名声和影响越来越大,在邮票发行整整一个月后,又发行SB(2)《白豚》小本票。生活在武汉的“淇淇”从此成为武汉的“形象大使”。

1992年9月29日~10月5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同年9月28日发行JP.3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纪念邮资明信片,“淇淇”腰围绶带、鳍捧花束,作为该届大运会的吉祥物亮相邮资图。2000年2月25日,中国发行2000-3S《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一)》特种邮票小版张。小版张含10枚邮票和两枚无面值过桥票,其中第七枚面值2.60元的为“白豚”。当时白暨豚整个种群不足百头!2002年7月14日,“淇淇”离开了我们,白暨豚自然种群的命运再次阴云笼罩。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往返近3400公里,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为期38天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这一迄今最大规模的国际考察活动,旨在找寻长江孕育的两种淡水哺乳动物,江豚及最濒危哺乳动物白暨豚。然而,令科考人员失望的是,不但江豚的数量大量减少,整个科考过程也未发现一头白暨豚的踪迹。1997年到1999年农业部曾连续3年组织过对白暨豚进行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此次考察的结果则是0。

根据化石记载,白暨豚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尔雅》中,亦有对白暨豚的描述,视之为江神。白暨豚曾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及鄱阳湖湖区,在长江中的分布最远至三峡地区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都曾有发现。估计历史上曾经有5000头之多。但长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区域也在逐渐缩小。

药用价值

药名:白鱀豚

来源:为淡水鲸科白鱀豚的脂肪。

功效:清肺镇热、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者、烧、烫伤等症。

性味归经:苦、咸,寒。入心、肺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6克。外用:适量。

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干流中,也见洞庭湖、鄱阳湖及钱塘江口一带。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白鱀豚的脂肪入药,捕杀后,杀死取其脂肪,用小火将油炼出,放凉后呈膏状。

拉丁名:LipotesVexilliferMiller。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相关研究

明、清时期关于白鱀豚的记载丰富详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方旭的《虫荟》和杨承禧的《湖北通志》均描述到了白鱀豚的地域分布、资源数量和其捕捞与利用。

1923年霍依对他发现的白鱀豚标本发表了一篇文章,并刊登于《中国科学与艺术》杂志上,引起了中国国内外水生届学者的关注。霍依和米勒是中国国外对白鱀豚进行科学研究最早的人士,霍依带到美国的白鱀豚标本也是中国国境外唯一的一个完整的白鱀豚骨架标本,现由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立博物馆收藏。20世纪30年代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战乱、资金有限等种种原因,水生界学者没有对白鱀豚做很多的研究。

1978年9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中国首次“白鱀豚科研工作会议”。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集体落实了从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声学、行为生物学与资源保护的角度进行针对白鱀豚的研究工作。第二次“白鱀豚科研工作会议”于1979年12月召开。各个科研协作组交流了一年来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有一些来自法国和瑞士的豚类专家参与会议。直至1980年捕捉到淇淇前,学者们对白鱀豚进行的研究均为原位工作,可谓“纸上谈兵”。

1980年前,中国内外的学者们对白鱀豚的研究主要基于一些收集到的白鱀豚骨架标本。截止1997年的统计数据,全球收藏的白暨豚标本也只有41只。白鱀豚的标本因为数量极少,与其深厚的科学研究价值(在捕捉到淇淇前也是研究白鱀豚的主要材料),尤其珍贵。截至2007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仅有美国的国立博物馆(华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和联合王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南甘辛顿)藏有白鱀豚的骨骼标本。

人工饲养

1981年12月7日,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渔民于长江谏壁流域用滚钩捕捉到了一头雄性白鱀豚,用干运方式运到了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南京总所的养殖试验场内未经过滤的露天水池中进行人工饲养,称作“江江”。1982年4月16日因重伤不治死去了,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生存了129日。“淇淇”是人工饲养下生存最长的一头白鱀豚,它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之后一直被饲养在武汉的中科院水生动物所,直到2002年7月14日死亡。他为白鱀豚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保护状况

1978年,中国科学院建立淡水海豚研究中心,作为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其中一部门,执行白鱀豚的相关研究。1992年,白鱀豚成为中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的吉祥物,白鱀豚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至1993年,中国在湖北洪湖市新滩口到螺山江段建立了新螺江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在石首市建立了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实行原地保护;在安徽铜陵建立了白暨豚养护场,进行人工饲养繁殖。1996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但是在2006年12月13日,白鱀豚专家们宣布白鱀豚可能已经灭绝,即使还有少数个体存在,个体数目也不足以维持族群的繁衍。

濒危原因

白鱀豚数量的逐年减少,主要有其自身繁殖能力较差和长江流域人类活动较多两方面的原因。白鱀豚所属的鲸目水生多数早在数万年前迁入海洋的咸水中生存去了,停留在地球各地的淡水流域中生存的鲸目淡水豚类种群数均小,其中至今剩余的五种淡水豚均是濒危物种。此外,根据遗传学的研究发现,白鱀豚的遗传多样性很低,这也加剧了灭绝的速度。科学家为此曾提出迁地保护的建议。

由于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面积,修坝阻隔了鱼类江湖间洄游,以及长江水污染的加剧,长江里许多被白鱀豚食取的鱼类严重不足,破坏了白暨豚的生存空间,对其种群生存产生了严重威胁。

长江流域的渔民的捕鱼也导致了白暨豚的死亡。白鱀豚身躯大,入了渔民为捕捞江中小鱼而设下的渔网,会不断地挣扎,使渔网乱杂,很难再及时从渔网中救出。还有不少渔民为了增加捕获量而采用违法式的捕鱼方法,如迷魂阵、电打鱼,偶尔白鱀豚会不料落于网中死去,对白鱀豚豚群有着直接的伤害。

长江之上过度繁忙的水上运输、河水的严重污染以及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在威胁着白鱀豚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各种人类活动造成的噪音污染,对依靠声纳系统进行辨别定位的白鱀豚更是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白鱀豚更是葬身于轮船的螺旋桨。长江是中国各水道中最重要的一支,年均运船量数不可计,装备螺旋桨的船只也是成千上万,很容易导致白鱀豚触撞螺旋桨产生意外伤亡。白鱀豚个体小,肤色淡灰淡白,不明显,在透视度不足一米污浊的长江江水中极其难寻辨。在建设大型水利工程或在清除水道轰炸山石时也有几次发现到了被石头压死的白鱀豚。

人类捕捉也是白鱀豚濒临灭绝的一个原因。中国在大跃进时期曾经设立了生产皮包的工厂,所用原料就是江豚的皮(其中可能有白鱀豚的皮),但是不久后便被关闭。尽管1980年代之后保护措施不断加强,但偷猎或误猎现象仍时有发生,许多白鱀豚不敌人类先进的捕捞设备,葬身于此。

三峡大坝修建于长江的上游出口处,不在白鱀豚的栖息范围内,没有对白鱀豚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三峡大坝规模浩大,对长江中下游的水流产生影响,这也间接地改变了白鱀豚的栖息地。因为约50%的白鱀豚是在由湖北省石首县长江流域的弯曲河段与武汉市上游弯曲分汉河段组成的大回水区中栖息。当三峡水库在长江上游蓄水时,这个大回水区会向长江上游方向移动,灵敏的白鱀豚豚群也会同样的跟着向上游移动;当三峡水库在长江上游泄水时,大回水区的河床受到冲刷,大回水区会向长江下游方向移动,豚群也会同样的跟着向下游移动。

一般来说,白鱀豚是可以适应大回水区每年季节性的移动,但是像三峡工程建成的大规模大坝,并不是按照自然的雨季旱季规律蓄泄库水,泄水时水量又是有多有少。水生学家因此担心白鱀豚会一时不适应大回水区无规律的变动。学者提出的最严重的估计是大回水区可能向长江下游迁移150千米左右,不如正常范围的十分之一。其次因为三峡大坝修建后,水上航运的条件便得到改善,在长江江面上游航的船只也同样地会增加,白鱀豚与船只的螺旋桨触撞而导致意外伤亡的可能性也随之增高。同样,葛洲坝的修建也造成了白暨豚分布区下移,分布密度降低。

文化影响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白鱀豚常常当作美丽善良的象征。例如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慕生与白秋练相爱的故事,其中白秋练就是由白鱼精所变成的女子,心地善良。白秋练就是白鱀豚的化身。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