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

白虎汤

中医方剂名
白虎汤,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一书。历代中医奉它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方。中医认为“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就像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虎汤除了具有解热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通用名:白虎汤 英文名:Baihu Tang 类型:医学名词 功用:清热生津 出处:《伤寒论》 分类:清热剂-清气分热 主治:气分热盛证

简介

白虎汤,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名著《伤寒论》一书。历代中医奉它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方。外感热病,当推白虎汤,中医认为“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就像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

那白虎汤为什么可以如此迅速地解热退烧呢?这主要因为它奠定和遵循了治疗里热实证的治疗原则——清热泻火。白虎汤虽然只有4味药,却互相配合,在充分体现了中医配伍特色的基础上,成为清热泻火的经典名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虎汤除了具有解热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泻火药方

组成

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

主治

1.治伤寒脉浮滑,表有寒,里有热。

2.及三阳合病,脉浮大,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头上生汗,手足逆冷,汗出者。

3.通治阳明病脉洪大而长,不恶寒,反恶热,头痛自汗,口渴舌胎,目痛鼻干,不得卧,心烦躁乱,日晡潮热。

4.或阳毒发斑,胃热诸病。归经:此足阳明胃和手太阴肺药也

方义

1.热淫于内,以苦寒发之,故以知母苦寒为君。

2.热则伤气,必以甘寒为助,故以石膏为臣。

3.津液内烁,故以甘草、粳米甘平益气缓之为使,不致伤胃也。

4.又烦出于肺,躁出于肾,石膏清肺而泻胃火,知母清肺而泻肾火,甘草和中而泻心脾之火。或泻其子,或泻其母,不专治阳明气分热也。

变化方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知母六两(18g)石膏一斤,碎,绵裹(50g)甘草二两,炙(6g)粳米六合(9g)人参三两(10g)上五味,以水一斗,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清热、益气、生津。主治:汗吐下后,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白虎汤证见有背微恶寒,或饮不解渴,或脉浮大而芤,以及暑热病见有身大热属气津两伤者。n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知母六两(18g)甘草二两,炙(6g)石膏一斤(50g)粳米二合(6g)桂枝三两,去皮(5~9g)为粗末,每用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功用:清热、通络、和营卫。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以及风湿热痹,症见壮热,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知母六两(18g)甘草二两,炙(6g)石膏一斤(50g)苍术粳米各三两(各9g)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功用:清热祛湿。主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等。以及风湿热痹,症见身大热,关节肿痛等。n

白虎加人参汤是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的方剂,壮火可以食气,热盛可以伤津,所以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暑热每多伤气,大汗易伤阴津,故本方对暑温热盛津伤证,亦可使用。白虎加桂枝汤,是清热、通络、和营卫的方剂,用治温疟,或风湿热痹证。白虎加苍术汤是清热与燥湿并用之方,用治湿温病的身热胸痞,汗多,苔白腻之症,亦可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等。

【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趣歌:师母炒米。

伤寒论方

来源

《伤寒论》。

组成

石膏一斤,碎(50g),知母六两(18g)炙甘草二两(6g),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方论

方中知母、石膏清肺胃之热而除烦渴;甘草、粳米益气生津、养胃和中。四味合用,共收清热生津之功。 

万金药方

药物组成

知母、石膏、甘草、糯米1合。

处方来源

《女科万金方》。

方剂主治

男子妇人感冒风寒,表里俱热,狂言妄语,后结不解,大热大渴;及暑热发渴;妇人身热如蒸而渴者。

病机

温病热邪内传气分,气分热盛,津液损伤;或伤寒化热内传阳明,阳明热盛,津液损伤。

现代运用

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配伍特点

辛寒清热,甘寒生津。

辩证要点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

临证加减

兼阳明腑实,加大黄、芒硝;烦渴引饮,加麦冬、天花粉、芦根。

药理作用

抗乙脑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64;7:456),用本方煎剂于实验性小白鼠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治疗中,与大青叶提取物、竹叶石膏汤、安宫牛黄散等对照组相比较,本方能提高小白鼠存活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研究

退热作用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6):43,白虎汤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其中单用石膏退热虽快,但作用较弱而短暂;知母退热虽缓,但作用较强而持久。两药合用,退热效果更加显著。

方论选录

1.《伤寒明理论》: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寒,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欲除其热,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甘寒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灼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暍,得此汤则顿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

2.《医方考》:石膏大寒,用户以清胃;知母味厚,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3.《伤寒来苏集》:石膏大寒,寒能胜热,味甘归脾,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泄肺火,辛以润肺燥,内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生水之源也,故以为臣。甘草皮赤中黄,能土中泻火,为中宫舟楫,寒药得之缓其寒,用此为佐,沉降之性,亦得留连于脾胃之间矣。粳米稼穑作甘,气味温和,禀容平之德,为后天养命之资,得此为佐,阴寒之物,则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

4.《医方集解》:烦出于肺,躁出于肾,石膏清肺而泻胃火,知母清肺而泻肾火,甘草和中而泻心脾之火,或泻其于,或泻其母,不专治阳明气分热也。

歌诀

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

热可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禁忌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重要文献摘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滑,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