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地鸫

白眉地鸫

鸫科地鸫属动物
白眉地鸫(学名:Zootherasibirica)是鸫科、地鸫属中型鸟类。主要在地上活动和觅食,善于在地上行走和奔跑。主要以甲虫、金龟子、步行虫、叩头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蠕虫和忍冬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中文名:白眉地鸫 拉丁学名: 别名:白眉麦鸡、西伯利亚地鸫、地穿草鸫、阿南鸡 界: 门: 亚门: 纲:鸟纲 亚纲: 目: 亚目: 科:鸫科 亚科: 族: 属:地鸫属 亚属: 种: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具宽而明显的白色眉纹。上体暗蓝灰色;飞羽黑褐色,各羽内翈中部具白斑;尾羽亦为黑褐色,外侧三对飞羽具白色羽尖。颏、喉、胸、腹及两胁与上体羽色相似,但较淡;腹部中央及肛周污白;尾下覆羽暗褐,具大形的白色羽端,从外表看,呈黑白相间的横斑;腋羽白色,具黑色羽端。

雌性成鸟(依据吴至康等,1980):上体除额锈棕色外,其余部分皆为橄榄褐色;眉纹皮黄而带有褐斑;内侧覆羽和小翼羽端部具棕黄色斑点;尾羽暗褐色,带有橄榄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颏皮黄色;喉、颈侧、胸及两胁皮黄色,具褐色羽端;腹部中央及肛周白色;尾下覆羽橄榄褐而具白色轴纹和端斑。

雄性幼鸟(依据采自云南指名亚种Z.s.sibirica的标本):眉纹白色带有褐斑;耳羽皮黄而有褐斑;头部棕褐色,各羽具细而窄的皮黄色羽干纹;颈、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蓝灰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具白斑;翼上覆羽为棕褐色,各羽端部皮黄;飞羽暗褐。颏、喉淡黄白色,喉侧缀以暗褐色纵纹;胸暗褐,散布以大形皮黄色斑点;两胁浅褐;腹部至肛周,由皮黄至污白色;尾下覆羽暗褐,具大形白色羽端斑;腋羽白色,羽端暗褐。

生物学

白眉地鸫主要栖息于混交林和针叶林。迁徙期间常在林缘、道旁两侧次生林,甚至还在村庄附近的丛林中活动。平时在地面上走走停停,边走边觅食,主要食物为昆虫,是一种主要的农林益鸟。

白眉地鸫通常在针叶林和混交林中下木较发达的沟谷地方营巢繁殖。繁殖期5—7月间。巢多筑在林下小树和灌木的枝杈上,距地面高约1.3—1.9米。巢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树皮纤维、苔藓和泥土等构成,主要用泥涂于巢壁和巢缘。巢内垫以细草茎、草叶和松针等。巢的形状如碗,外径120—145,内径85—105,高80一110,深55—70厘米。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年产一窝卵,每窝产卵4—5枚。卵呈淡蓝色,杂以大小不同的棕褐色斑点。卵为梨形,大小为29.0—31.5×19.0—21.5毫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