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

白喉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仟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1]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其发生率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成人和年长儿童以咽白喉居多,其他类型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
  • 中文名:白喉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diphtheria
  • 病原学:细菌感染
  • 季节分布:春秋冬
  • 传染病:是
  •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或与感染病人接触传播
  • 潜伏期:1~6天,多为2~4天
  • 临床表现:发热,恶心呕吐,紫绀,心律失常
  • 并发症:心肌炎、周围神经麻痹、中毒性肾炎
  • 疫苗预防:是
  • 就诊科室:传染科

历史

白喉被法国物理学家1826年比埃尔·布勒扎诺命名。

白喉曾经是大规模频繁爆发的恐怖疾病。一段发生1735年-1740年的流行,在新英格兰某些城镇据说导致10岁以下儿童80%死亡。

1920年代美国每年有10-20万患者,死亡人数约1万3千-1万5千人。儿童是白喉主要患者及死者。其中一次最著名的爆发是发生在诺母(美国阿拉斯加州西部的一个城镇)。

为将抗毒剂以接力方式送至诺母的行动如今演变为艾迪塔罗德狗拉雪橇比赛。

1890年代,德国医师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开发出一种抗毒剂,并不杀死白喉病箘,而是抑制已释放到患者体内的毒素。他因为发现和研制出抗白喉血清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美国的William H. Park,Anna Wessels Williams和巴斯德研究院的科学家Emile Roux,Martin Chaillou同期也独立研制出白喉抗生素)。首度成功地白喉疫苗于1923年研制成功。但是抗生素并未用于治疗白喉直到二战后开发出磺胺药。

临床表现

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其发生率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成人和年长儿童以咽白喉居多,其他类型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

1.咽白喉

(1)轻型 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症状可自然消失。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在白喉流行时应加注意。

(2)一般型 逐渐起病,有乏力、胃纳差、恶心、呕吐、头痛、轻至中等度发热和咽痛,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范围仍不超出扁桃体。有时假膜带黄色,若混有血液,则呈暗黑色。假膜开始较薄,边缘较整齐,不易剥去,若用力拭去,可引起小量出血,并在24小时内又形成新的假膜。

(3)严重型 扁桃体和咽部水肿、充血明显。假膜在12~24小时内蔓延成大片。除扁桃体外,并波及腭弓、上腭、悬雍垂、咽后壁和鼻咽部,甚至延及口腔黏膜。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甚至可出现淋巴结周围炎,颈部肿大如“牛颈”。咽白喉的咽部疼痛大多不显著。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高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呕吐、脉细速、血压下降,或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亦有出血、血小板降低等危重症状。

2.喉及气管支气管白喉

大多由咽白喉扩散至喉部所致,亦可为原发性。多见于1~5岁小儿。起病较缓,伴发热,咳嗽呈“空空”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同时由于喉部有假膜、水肿和痉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症状,吸气时可有蝉鸣音,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患者呈现惊惶不安和发绀。喉镜检查可见喉部红肿和假膜。假膜有时可伸展至气管和支气管,严重者细支气管内亦有假膜形成。

3.鼻白喉

少见。指前鼻部白喉而言,后鼻部白喉乃咽白喉的一部分。鼻白喉可单独存在,或与喉白喉、咽白喉同时存在。多见于婴幼儿,原发于鼻部者较多。病变范围小,全身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浆液血性鼻涕,以后转为厚脓涕,有时可拌鼻衄,常为单侧性。鼻孔周围皮肤发红、糜烂及结痂,鼻前庭或中隔上可见白色假膜。未经治疗者常迁延不愈。

4.皮肤或伤口白喉

不多见。系由皮肤或黏膜直接或间接感染而得。本型症状虽不重,但病程迁延,且易于传播白喉。

5.其他

外阴、脐、食管、中耳、眼结膜等处偶尔可发生白喉。局部有炎症和假膜,常伴继发感染。全身症状轻。国内曾有报道慢性型白喉,病程1~3个月,此种病例虽不多,但在疾病传播上有其重要性。

检查

1.血象

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多(10~2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0.80左右)。

2.咽、鼻黏膜拭子涂片。

3.奈瑟或庞氏染色镜检。

找到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仅有参考价值)。

4.荧光抗体染色检查

阳性。

5.细菌培养

鼻咽拭子或患处取材培养生长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

诊断

1.流行病学

秋冬或早春季节,当地有本病流行或散发;或患者于病前l周内有与白喉患者接触史。

2..咽白喉

(1)局限型 ①轻、中度发热,伴有乏力、精神不振、厌食。②咽痛,流涎,咽部轻至中度充血。扁桃体红肿。③在扁桃体表面或咽峡部有点状或片状灰白色假膜,不易剥离,强行撕下则基底表面渗血。④颌下淋巴结肿大、微痛。

(2)播散型 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假膜广泛,颈淋巴结肿大及周围软组织水肿,易并发心肌损害。

(3)中毒型 发病较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假膜广泛,且常因出血而呈黑红色,咽部组织肿胀坏死,颈淋巴结肿大及周围软组织水肿;有出血倾向,可发生循环衰竭。

3.鼻白喉

流浆液血性鼻涕,鼻黏膜有假膜,鼻孔外周及上唇常出现浅溃疡。

4.喉白喉

有发热、干咳、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喉梗阻等表现。

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和减少活动,一般不少于3周。要注意口腔和鼻部卫生。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能抑制白喉杆菌生长从而阻止毒素的产生。常选用青霉素,约需7~10天,用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阴转为止。对青霉素过敏者或应用青霉素1周后培养仍是阳性者,可改用红霉素,分四次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同上。羟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等也可能有效。

3.抗毒素治疗

抗毒素可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但不能中和已结合的毒素。在病程初3日应用者效果较好,以后疗效即显著降低,故应尽量早用。剂量决定于假膜的范围、部位及治疗的早晚。咽白喉假膜局限在扁桃体者给2万-4万U;假膜范围广泛,中毒症状重者给4万-10万U;喉白喉和鼻白喉患者给1万-3万U。发病3日后方治疗者剂量加倍。抗毒素可以肌注或稀释后静滴,一次给完。24小时后病变继续扩大者可再以同量肌肉注射一次,注射抗毒素前应询问过敏史,并做皮肤过敏试验,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阳性者按脱敏法给予。

4.心肌炎的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者给以镇静剂。可用泼尼松口服,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严重病人可用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50U,溶于5%~10%葡萄糖溶液50~100ml中做静滴。

5.神经麻痹的治疗

吞咽困难者用鼻饲。

6.喉梗阻的治疗

对轻度喉梗阻者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随时准备做气管切开。呼吸困难较重,出现三凹症时,应即进行气管切开,并在切开处钳取假膜,或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

7.白喉带菌者的处理

先做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者隔离,并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剂量同前,不必用抗毒素。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顽固带菌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白喉恢复期带菌者如需做扁桃体摘除,必须在痊愈后3个月,心脏完全正常时进行。

恢复期带菌者带菌时间的长短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治疗:单用抗毒素治疗时,可有3%的病人成为长期(3个月以上)带菌者,并用抗毒素和抗生素者绝大多数(90%)在4天内细菌消失,余在12天内消失,偶有3个月后仍带菌者。②疾病类型:咽白喉比鼻白喉消失快。③伴有链球菌感染、慢性扁桃体炎或咽峡炎者细菌消失慢。健康带菌者:以前一般占人口1%~2%,流行期间可多达10%~20%,易被忽视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