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

汉语汉字
瘦(读音shòu)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3]此字始见于《说文》的小篆文字中。《说文》中说“瘦,臞也。”可见此字的本义是指肌体的肉少、脂肪少。后又引申有细小、瘠薄、贫穷、稀薄、减损之义。
  • 中文名:瘦
  • 拼音:shòu
  • 部首:疒
  • 字码:U 7626
  • 五笔:uvhc(86版)uehc(98版)
  • 仓颉:KHXE
  • 郑码:TNXS
  • 笔顺:41341321511254
  • 字级:一级字(编号3147)
  • 平水韵:去声二十六宥
  • 笔画:14
  • 注音:ㄕㄡˋ
  • 统一码:基本区 U 7626
  • 结构:半包围结构
  • 四角:00147

字源演变

“瘦”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图1)。“瘦”字是形声字。《说文》中说“瘦,臞也。从疒,叟声。”“瘦”的声符本作“叜”,从宀、从火、从又,后来为了书写方便逐渐变形为“叟”。“瘦”字是半包围结构。由“疒”和“叟”字组成。“疒”表义,古文字形像病床的形状,表示生病会使人变瘦。“叟”读sǒu,表声。“叟”指老人,老人大多消瘦。所以整个字的意思是像枯瘦老人那样的病态身体。由此产生了与胖相反的含义。

“瘦”字的本义指肌体的肉少,脂肪少。《史记·滑稽列传》:“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这里引申为细小、瘠薄、贫穷、稀薄、减损之义。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shòu

形容词

肌肉不丰满;脂肪少。

细小;不茁壮。

形容土地瘠薄,不肥沃。

形容削直、突兀。

贫困;不富裕。

窄小,不宽大。

中医指脉象沉细。

字体细而有力。

比喻诗歌简啬孤峭。

动词

消损;减少。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疒部》 所又切

臞也。从疒叜声。

说文解字注

臞也

肉部曰:臞,少肉也。

从?叜声。

所又切。四部。今字作瘦。

广韵

所祐切,去宥生 ‖ 叟声幽1部

?,?损。《说文》:“臞也。”所祐切。四。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所祐切。《集韵》《韵会》《正韵》所救切。?同?。臞也。

又《集韵》疎鸠切,音?。瘠也。扬子《太?经》:山杀瘦。

字形书法

“瘦”字是半包围结构。由“疒”和“叟”两部分组成。“疒”字旁在第五笔一提完成书写。随后开始“叟”字书写,第十四笔一捺结束“瘦”字书写。

音韵汇集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ʂ

王力系统

ʃ

ǐu

董同龢系统

s

周法高系统

s

iəw

李方桂系统

s

rjəgwh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jou

北魏後期北齐

尤侯幽

jou

齐梁陈北周隋

尤侯幽

jou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ʂ

i̯ə̯u

拟音/王力系统

ʃ

ǐəu

拟音/董同龢系统

ʃ

ju

拟音/周法高系统

ʂ

iəu

拟音/李方桂系统

jə̆u

拟音/陈新雄系统

ʃ

ǐou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韵母

声调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

去声

开口呼

全清

所祐切

ʃju

集韵

平声

开口呼

次清

踈鸠切

ʃiəu

去声

开口呼

次清

所救切

ʃiəu

韵略

去声

所救切

增韵

去声

所救切

中原音韵

去声

尤侯

全清

ʂəu

中州音韵

去声

尤侯

叶搜去声

洪武正韵

去声

全清

所救切

ʃou

分韵撮要

阴去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