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虎不成反类犬

汉语成语
画虎不成反类犬,拼音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quǎn,比喻不切实际地攀求过高的目标,好高骛远,终无成就,反成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中文名:画虎不成反类犬 近义词:画虎不成反类狗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

释义

比喻不切实际地攀求过高的目标,好高骛远,终无成就,反成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出处

唐·刘知幾《史通·六家》:“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例句

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身已许君,复何吝惜,但恐画虎成狗,致贻污谤。”

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你若没有相当的聪明去调遣它,没有相当的气力去搬运它,结果只是画虎类狗而已。”

《歧路灯》第十一回:“‘这大相公聪明的很,他是看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孝移微笑道:‘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

典故

原文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

起初,马援兄之子马严、马敦都喜欢讥议时事,而与侠客们轻相交往。马援以前在交阯,写信回家训诫道:“我想你们听到人家过失,要像听父母之名一样,耳可以听到,口不可说啊。喜欢议论人的长短,乱讥刺时政,这是我最厌恶的,我是宁肯死也不愿听到子孙们有这种行为的。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此事,我之所以要再次讲到此事要像男女婚嫁时施衿结褵一样,申明父母的训诫,要使你们牢记不忘。

龙伯高敦厚周到谨慎,口无异言,谦约节俭,清廉公正有威望,我很爱他敬重他,愿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豪侠好讲义气,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好人坏人都合得来,父亲死了,几个郡的人都来吊唁,我爱他敬重他,但不愿你们向他学习。学习龙伯高不到家,还是一个谨慎勤勉的人,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哩。学习杜季良不到家,就堕落成为天下的轻薄儿,所谓画虎不成反像犬了。到现在为止杜季良还不可知,郡里的将领们一下车就切齿恨他,州郡都说他,我常为他寒心,所以我不愿子孙们学他。”

解释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对子侄后辈教育十分严格,希望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欢侄子马严和马敦在别人后面说长道短,他写信《诫兄子严敦书》告诫他们,让他们学龙伯高,而不要学习杜季良,学杜季良如果学不成就像画不成老虎反而画得像一头狗一样。后遂以“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反成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亦作“画虎类狗”,或作“画虎类犬”等。

”画虎类犬“实际上是现代的错用,狗的古义为小犬,犬的古义为大犬,”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说文》。马援的本义为画虎画成了蜷缩的小狗,由于今天汉语中犬与狗同义,所以今天“画虎类狗”也可写作”画虎类犬“。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