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AFP

原发性肝癌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
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是由胚胎的肝细胞及卵黄囊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血清正常值小于20微克/升。甲胎蛋白是属于胚胎期的蛋白产物,但在出生后部分器官恶性病变时,可以恢复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比如肝癌细胞和卵巢的生殖细胞肿瘤,都可有分泌甲胎蛋白的能力。[1]
    中文名:甲胎蛋白AFP 外文名:AFPCS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类别:肿瘤标志物 病症:原发性肝癌 特点: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

意义

它的Cutoff值一般在20μg/L,当大于500mg/L或含量不断上升时,比较有确定的意义。因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100%特异性和100%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肿瘤与肿瘤标志物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只是一种相关性。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单凭该指标升高就确诊一定是得了肝癌。其他恶性肿瘤如睾丸癌、畸胎癌、胃癌、胰腺癌等也可以升高。另外,有假阳性存在,某些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该指标也可升高。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相当的一部分类型肿瘤甲胎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比如卵黄囊瘤是原始生殖细胞向卵黄囊分化形成的一种肿瘤,其血浆中的甲胎蛋白水平常常大于1000微克/升。卵巢胚胎性癌和未成熟畸胎瘤,血浆中的甲胎蛋白水平也可升高,部分也可以超过1000微克/升。在临床上,甲胎蛋白对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尤其是内胚窦瘤的诊断及监视有较高价值。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