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草

生甘草

蔷薇目豆科植物
生甘草指药用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的干品。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与根状茎粗状,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具甜味。茎直立,多分枝。
    中文名:生甘草 拉丁学名:Glycyrrhizae 别名:美草、密甘(蜜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超目: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山羊豆族 亚族: 属:甘草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甘草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简介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甘草,中医认为它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一般根据有无炮制来分为炙甘草和生甘草两种,用于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益气宜炙用,医生开中药处方时一般习惯将生甘草写成甘草,炙甘草写成炙甘草。

形态特征

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互生,奇数现状复叶,小叶5~17枚,椭圆形卵状,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淡紫红色,蝶形花。长圆形夹果,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种子暗绿色,圆形或肾形。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繁殖: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

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生长习性

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甘草多生长于北温带低海拔地区的平原、山区或河谷。野生甘草伴生植物有罗布麻、沙蒿、马蔺及麻黄等植物。土壤多为沙质土,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宜。甘草具有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常呈区域性分布,生态幅度较宽。在中国气候严寒的新疆阿勒泰和炎热的吐鲁番均能生长。

物种分类

甘草有十几个品种,从皮色可分白皮,黄皮,黑皮,红皮和紫皮甘草。

从植物学特性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⑴甘草(别名甜草,甜草根),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宁夏,山西,河北,甘肃等地;

⑵光果甘草,主要分布于新疆;

⑶胀果甘草,分布于新疆及甘肃的西北部;

⑷黄甘草,主要分布于甘肃及新疆,质地较次。

从商品性能又可分为三种

⑴东草,产地为内蒙古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及东北三省一带;

⑵西草,除上各地所产其他各地产的统为西草;

⑶毛草,不论东草、西草,凡根粗头直径为5mm以下的根条弯曲多岔的小根,商品上称毛草。

甘草种类繁多,但只有内蒙产的乌拉尔甘草(紫皮甘草)又称中国甘草为优质甘草,其根部为紫红色,粉性足,甜味大,药效高,在各地中药材市场很畅销,并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产品供不应求,实为家种首选甘草的品种。

医用价值

国家标准《GB/T19618-2004甘草》出处:《神农本草经》别名:美草、密甘(蜜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皮草、灵通草类别:补益药(亦称补虚药)中的补气药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 glabraL. 的根及根茎。

药材性状: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栽培要点: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用种子或根茎繁殖,但以根茎繁殖生长快。

药材特性:甘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长一米多,最长者达三四米。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甘草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1.5~9g。

配伍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药材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单方服用:生甘草3~5克,桔梗5~10克。

开水冲泡,含漱、饮服。

中药制剂:甘草浸膏

国老——众药之王

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据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多在百分之十左右,还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种成分。由于甘草酸的甜度高于蔗糖五十倍,甘草真是名副其实的“甜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