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沥镇

瓜沥镇

杭州市萧山区下辖镇
瓜沥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南岸,是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的千年古镇、近代绘画巨匠任伯年先生的故乡。全镇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面积近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5个社区、7.2万人口。境内拥有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沪杭南高速公路瓜沥出口处。镇区金融、电信、保险、工商、公安等机构齐全,文化娱乐中心、宾馆、风景休闲度假区设施完备。
    中文名:瓜沥镇 外文名:Guali Town 别名: 别称:塘头 所属地区:杭州市,萧山市 下辖地区:11个社区,63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南岸 电话区码:0571 邮编区码:311241 政府驻地:瓜沥镇航坞路220号 火车站:杭州南站、绍兴北站 行政类别:镇(拥有563项县级行政权限) 地方方言: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萧山话-绍兴口音) 著名学校:瓜沥一中、瓜沥二中、萧山八中 车牌代码:浙A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镇街品牌:龙腾航坞、锦绣瓜沥 镇歌:《锦绣瓜沥》 主要成就:全国百强镇、中国纺织化纤名镇

乡镇介绍

瓜沥镇位于萧山市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瓜沥自然镇。东南接党山镇和绍兴县,西连坎山、衙前镇,北靠靖江、南阳镇,西距市区19公里。境内以航坞山为界,北为钱塘江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土平原,南为河湖密布的水网平原区,属萧山市水面最多的镇,耕地与水面之比为5∶1。

瓜沥,地处萧山东部的航坞山麓,距杭州城区25公里,与绍兴柯桥、安昌镇构成黄金三角。自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建镇以来,一直富蔗繁华,是清代著名的绍兴师爷汪辉祖、海派画家任伯年、明代女将沈云英、中国妇女活动家杨之华等名人故里。瓜沥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5个社区,7.2万人口。镇内拥有白龙寺、地藏寺、十里长街、南大房等历史人文资源及萧山名胜十景中的“航坞听梵”和“地藏祭星”。瓜沥还是萧山萝卜干、萧山花边和昭东剪纸等非遗的故乡。

瓜沥镇以小城镇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以省中心镇建设为目标,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互进,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带动城镇开发,以城镇建设来推动三产发展的路子,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走在萧山乃至杭州市镇乡前列。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确定为全国重点镇。1997年以来,瓜沥镇先后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中心镇和杭州大都市六大组团之一。先后被命为“百强乡镇”、省文明镇、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绿化先进镇。特别是率先进入浙江首富村之列的航民村,声名远播,作为全国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雏形。

建置沿革

瓜沥这一地名最早记录于明嘉靖《萧山县志》,而志中提及此名的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据清代毛奇龄《湘湖水利志》载:南朝宋时郭原平曾向瓜沥贩瓜,以其地产瓜故名。《湘湖水利志》提及的瓜沥湖,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萧山县志》亦载:“瓜沥湖在县东四十五里。”瓜沥自然镇建于抵御海潮的北海塘上。镇的兴旺始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钱塘江改从中小门入海,塘外涨沙,海涂逐步扩大,倚塘建市,开展商贸交易,故瓜沥镇又称瓜沥塘头。

1951年为如意、运西、航坞、昭东、团结、瓜沥6个乡和瓜沥镇;1957年并为友谊、昭东2乡和瓜沥镇;1958年为红旗和坎山公社部分;1959年红旗公社改为瓜沥公社;1961年设立六里桥、昭东、大园3个公社和瓜沥镇;1969年为瓜沥公社和靖江公社部分及瓜沥镇;1971年为瓜沥、昭东、大园3公社和瓜沥镇;1984年3个公社改为乡;1992年5月瓜沥、大园、昭东3乡并入瓜沥镇,并设立3个办事处。

改革开放

1980年3月,航民、明朗、东恩3个大队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9月,镇委、镇人民政府新办公楼竣工。

1982年6月,瓜沥船闸竣工,7月2日通航。

1989年8月,航民村被建设部授予全国村庄建设文明村庄、省级村镇建设文明村庄称号;镇委书记周来新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第一小学副校长陈志相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瓜沥镇镇长成荣祥成为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会第二届“春蚕奖”获得者。

1990年12月,市商业局在瓜沥镇举办工业品下乡批零展销会;3月11日,新迁建的瓜沥镇人民医院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40亩,设病床208张;4月25日,省政协主席商景才考察航民村;10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李彦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家贤视察航民村。

1991年,江泽民、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瓜沥。

1993年,航民村被萧山市委命名为红旗村;2月1日,国务委员王芳视察航民村;21日,中国驻法国、俄罗斯、瑞士、埃及等16个国家使馆的商务经济参赞考察航民村;7月28日,航民热电厂正式并网发电;12月25日,航民村三星级标准的航民宾馆试营业。

1994年9月29日瓜沥镇举办首次国庆灯会。

1996年12月,瓜沥镇被确定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1997年2月28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前期动迁工作开始,7月底3166.56亩机场用地正式移交;4月,航坞公园动工新建第一期工程;8月,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至年底,全镇22个行政村开通有线电视。

经济建设

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3.03亿元,同比增长23.29%;工农业总产值133.29亿元,同比增长20.02%;农村经济总收入172.76亿元,同比增长21.44%;财政可用资金1.87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0623元,同比增长7.18%。

工业经济呈稳健发展态势

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围绕优化环境,有效投入,挖潜增效,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循环经济开始起步,新兴产业开始崛起。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0.29亿元,同比增长20.22%,完成计划的113.8%;实现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10.54%,完成计划的117.51%;工业增加值20.95亿元,同比增长21.69%,完成计划的101.54%;实现税金及附加4.41亿元,同比增长16.85%;全镇企业总资产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16.07%。招商引资继续保持全区领先。新增外资企业和增资企业5家,合同利用外资1816.5万美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121%,实际到位外资1567.4万美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112%。技改投入效果明显。实现技改投入7亿元,完成计划的106%。70%以上技改资金用于购买直接的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了产品档次。积极化解要素制约。

为促使技改项目实施,应对和化解要素制约,开展上拓下挖,利用闲置厂房及土地,抓好新办企业及扩建项目的调剂工作,盘活存量资产,全年盘活存量土地100多亩,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规模型企业继续唱主角。全镇纺织行业产值增幅高达20%,规模企业实现产值96.5亿元,同比增长22.6%。上缴税收300万元以上企业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继续推进。有3只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获杭州市名牌产品和杭州市著名商标;有10家企业顺利通过质量、安全、环境等系列认证。企业上市有新进展。日资企业友成机工于去年在香港顺利上市,成为继浙江航民股份上市之后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坚持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稳固传统农业,农业产业化成效明显。全年实现农业产值3.002亿元,同比增长11.6%。农产品加工销售值2.42亿元,同比增长21%;粮食总产15052吨,其中向国家售粮1602吨,完成订单外粮食378吨,连续5年居全区售粮第一。农业企业实力增强。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浙江省无公害水产基地认证企业2家,注册国家级卫生农产品2只,“老大昌”成为市级著名商标并获省第五届农博会金奖产品。基地和订单农业面积扩大。企业发展带动了基地和订单农业,全镇建有基地5900亩,订单农业面积6000多亩,带动农户3500户,收购农产品量10000多吨。加强农业基础投入和农业服务工作。完成生产湾6000米砌石护岸工程。“农民信箱”工程扎实推进。积极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全镇家禽防疫率达100%。村级财务管理和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完成村经济联合社换届选举工作。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1亿元,同比增长28%。商贸物流业继续稳定增长,各类市场成交量继续增加,区域商贸中心地位不断增强,瓜沥农贸市场分别通过市绿色市场和省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验收。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以摩托车市场为依托,积极发展总代理、总经销制,济南铃木、重庆嘉铃等品牌全省总代理已落户瓜沥。各类连锁超市继续发展,并不断向农村延伸。金融机构不断增多金融市场平稳活跃,规格得到提升,新增商业银行3家,存贷总量不断增加,仅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就超过10亿,达到历史高水平。以劳务、房产、车辆为主的各类中介机构增多,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城市化进程

重点工程有效推进。以建设康庄工程为抓手,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10条主要道路的新建扩建工程,已有6条道路竣工验收,其中投资近1000万元的航坞山盘山公路正在建设中。继续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完成镇东环线和西环线建设并投入使用;南环线基本完成路基工程;原镇印染厂区块进行公开拍卖并启动改造;对镇建成区部分道路及危桥作了改建。

城镇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加强主要道路、主要区域的绿化配套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7000平方米。加强生活垃圾的收集、填埋管理,新建了垃圾填埋场。推进社区配套建设,城中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开始启动。逐步更新改造部分背街小巷,方便居民生活。占地15亩的瓜沥汽车站正在方案设计和土地报批之中。

规范管理开始起步。加强了交通管理。在建成区3个主要路口安装了红绿灯;抓好运输车辆抛、撒、漏的整治工作;对瓜渔线等路段重新配置标线、标识,规范了交通程序,提升了城镇品位。加强了市场管理。对镇区各地段的夜排档开展集中统一整治,实行规范经营;镇区倚门设摊、临时摊点、夜市、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加强了村庄建设管理。查处控制各类违章建筑76处,拆除55处。继续抓好环境卫生工作,人居环境有了改善。

全面发展

按照全区的统一部署,依法、有序、平稳地实施了村规模调整工作,全镇建制村从27个减少到23个,村域平均面积由1.47平方公里扩大到1.73平方公里,有效整合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拓宽了发展空间,基本实现了“布局调优、规模调大、实力调强”的目标。同时,圆满完成了23个村和5个社区的村(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继续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镇三小教学综合楼和镇幼儿园食堂综合楼工程。学校多媒体教学逐步推进,信息化步伐加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中考重点和普高上线621人,升学率继续名列全区前茅。特困学生得到社会资助,积极努力让外来民工子女接受良好教育。

继续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着力把好结婚登记关、准生证发放关和孕前检查关,逐步实现计生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管理。2005年全镇共出生婴儿622人,长效措施落实率、育龄妇女综合措施落实率和计划生育符合率均符合上级下达的指标。非法收养继续得到依法清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继续深化。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继续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建卫生服务站3个。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新建无害化三格式户厕1073座,改造546座,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重视关心老年人健康,为全镇6799名参加新农医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体检,体检率达88.21%。

文明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积极拓展文明创建领域,申报并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镇。认真做好省级文明村、市区级文明村、星级文明社区的申报工作;5个杭州市级文明村通过复评验收。积极推进生态村建设,5个村被列为生态建设试点村。不断加大文化村创建力度,3个村创建成为区级文化村,实现了镇区级文化村零的突破。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等事业继续发展。承办了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第七轮比赛。继续广泛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

瓜沥镇工业形成了轻纺印染、信息技术、环保材料、轻工机械、建筑建材、家用电器等六大行业结构。农业形成了淡水养殖、城郊型农业、围垦特色农业和多种经营四大特色产业块。第三产业形成了农产品、小商品、副食品、摩托车、涤纶丝、水果等六大批发零售市场。镇区内形成了工业园区、教育园区、市场园区、生活居住等四大园区。瓜沥镇先后进入了全国和浙江省的百强乡镇、省级文明镇、省卫生镇、教育强镇、绿化先进镇、杭州市小康镇、杭州市标志性教育强镇、省东海文化明珠工程。还被列为浙江省中心镇、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尤其是誉为全省“首富村”的航民村,江泽民等分别亲临视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随着杭州大都市发展战略的确立,瓜沥已被列为杭州大都市六大组团之一。历史性的机遇给瓜沥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全镇上下正信心百倍地向“创新世纪浙江名镇,建现代化瓜沥新城”目标迈进。

地方特色

“塘头”的由来

相传数百年前,钱塘江还从左山入口,经过坎山,沿航坞山向东南方奔去,大概是为了使其与“南海”相对应吧,当地人称此江为“北海”。江南那条拦海大堤,人们就称作“北海塘”了。那时,北海塘边,有个不大的村子,村民们以种瓜为生。但可恨的浪潮在航坞山东西横冲直撞,隔两三天冲坏大堤,侵吞瓜田。村民们为保瓜田,只得经常挑泥修堤。年深日久,瓜田旁掘出了一个很大的湖潭,大堤才得以保住。从此,人们用湖水灌溉瓜田,甜瓜长得个个大得像枕头,香味扑鼻,甜水沥沥。而瓜田沥出的水流入湖中,仿佛也沾上了甜瓜的香味,湖水清澈,鲜甜可口。

随后,人们给此湖起名为“瓜沥湖’,意为该湖的水是甜瓜汁沥出流入而成,那条从瓜沥湖取泥修筑的大堤,也被人们称作“瓜沥塘”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这里的甜瓜个大味美,名声远处扬。外地客商和行贩纷乱纷纷赶来,村民们在北海塘和瓜沥塘交界处,建起了一条街道,开设饭店茶馆,商店客栈,招揽宾客。人们把东面与北海塘相接的叫“北海塘头”,西面和瓜沥塘相连的一端叫“瓜沥塘头”。由于北海塘头与街道连接处呈一弯头,故人们随后便称此地为塘弯头了,而“瓜沥塘头”这一叫法一直延续到今。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