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

璇玑

中国传统文化推广者
璇玑,传统文化推广者,爱国侨领单声博士助手、财务总监。独立制片人,音乐人,舞者。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统筹负责人。曾在剑桥牛津等高校组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并担任主讲,组织参与许多中欧文化交流项目。其文章及汉服形象也多次被刊登在国家部委级教材和杂志上。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曾转发报道其代表作《长城之下》;《礼仪之邦》更是一度掀起“全民礼仪之邦”的汉风舞蹈热潮,被南苏丹维和部队女兵在联合国日庆典上表演,并受到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1]。2020年5月23日,参与第三届中国丝绸博物馆“国丝汉服节•宋之雅韵”银瀚论道——文人音乐中的审美意境[2]。
  • 中文名:璇玑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汉族
  • 籍贯:
  • 毕业院校:
  • 职业:
  • 主要成就:
  • 出生地:北京
  • 代表作品:《礼仪之邦》、《寒梅著花未》、《长城之下》
  • 人生格言:心明若镜,不将不迎

个人讲座

2013年2月携“英伦汉风”社团于伦敦大学举办汉服讲座,使汉服相关讲座首次登上英国媒体

2013年6月2日于伦敦大学组织举办“于飞之乐天籁之音--中国传统乐器的发展”讲座,并亲自演示。

2013年12月8日,组织举办由陈薪伊导演主讲的“漏洞百出的伟大歌剧--图兰朵”讲座。

2013年12月,于剑桥大学协助举办由冯骥才主讲的“解析中国文化遗产”讲座。

2014年1月8日协助举办由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与英国中华总商会联合主办,由王启涛及徐希平两位教授主讲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伦敦专场)”。

2014年2月7日出席威斯敏斯特市立查宁阁图书馆中文角发布式并发言。

2014年4月13日,组织举办“且坐吃茶品禅意三尺书台乐开怀——茶道与相声”讲座。

2014年5月携“英伦汉风”于牛津大学举办汉服讲座,并亲自演示讲解。

2015年2月17日,于牛津大学组织举办六小龄童(章金莱)主讲的“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讲座。

2020年5月23日,参与第三届中国丝绸博物馆“国丝汉服节•宋之雅韵”银瀚论道——文人音乐中的审美意境

人物经历

事情梗概

2012年3月,璇玑姑娘留学期间,趁周末在英国街头身着汉服,演奏竹笛,宣传汉服,照片流传而走红各大网络社区,人送外号“汉服MM ”。她清丽脱俗的扮相,身体力行地宣传着汉民族文化,使汉服这一中国传统服饰再次为大家所关注

璇玑回应

【我本人对于“英国汉服街头艺人”一事的正面回应】

首先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这件事我一开始并不想传开,只想安静做

自己喜欢的事,更没想到在国外普通的街头表演会在国内会有这样的反响。因盗贴和很多转载删改内容太多,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支持者在错贴,甚至以我名义发布的帖子下留言。近三个月在我默默努力删除各网媒转帖未见成效的情况下,这组照片意外地在人人上爆发。我觉得我有必要给出正面回应了。

起因经过

——我非艺术专业,音乐舞蹈是个人爱好。到英国留学后有接一些演出,也收学生。日子久了发现街头艺人挺多,但中国艺人只有剑桥一位在街头拉二胡的高中学姐宣传民乐,被其精神感动,遂考了执照,拆了纸箱做成英文版的竹笛汉服介绍(有介绍板的哦,不要再说外国人会当成和服了),心一横就出去了。迄今只去过两次(学习重要,所以我也不是个敬业的艺人…),大概过了暑假还会再表演一次吧。

至于照片,是英国一同学作业中提及我的活动,导师要八张照片及我的自述,同学照了。我仅发到空间与圈内好友分享,也标了未经允许勿转勿改以防炒作,不想仍被盗。经历了猫扑盗贴及各吧转载后,大家看到的多数不是我的原帖,而是一个我素不相识的人写的“我和这个艺人聊过天”的帖子,内容改动太大,而且我根本不认识他…但还是谢谢他的热情。

一些心里话

——我于去年底接触汉服,逐渐领悟汉服复兴是借服装而复兴传统文化礼仪等,复兴不等于复古,汉服是一件衣服却又不仅是一件衣服。然我对汉服了解尚浅(所以造型上有问题希望大家对我宽容些,我会学习改进的),唯音乐凭十多年热爱或可说上几句。总听到同袍们被嘲讽“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就不要妄图复兴”,他们不知汉服非是被历史淘汰,而是因“剃发易服”而断代,这种心态加上崇洋媚外,难怪传统艺术继承之路磕磕绊绊。

日本效法西方虽多,对本国传统艺术与民族服饰却视若瑰宝,尺八等中国乐器传入日本后被其发扬光大,在中国渐渐没落。日本得意的便是“这些虽是中国的,但我们继承的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有何资格学习别人的文化呢?所以也是带着这个心思出去表演,顺便让外国人知道汉服竹笛是中国的不是日韩的。或许都觉得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可如果都是这种思想,那就真的没有人去努力了。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我一直这么相信着。

我非大汉主义,更不赞同有些极端主义。我于去年底接触汉服,领悟汉服复兴是借服装而复兴传统文化礼仪等,复兴不等于复古,汉服是一件衣服却又不仅是一件衣者“中国一切都好,学西方或给西方人表演就是谄媚”的想法。科技须学习西方,文化则要在传承本国文化同时尊重他国文化,至于艺术,每个乐者大约都只希望演奏给尊重音乐的人听。

我们应该做到真正的不卑不亢。

关于质疑

—有人质疑我的宣传方式这不能怪他们,他们可能真的不了解。在欧洲街头艺人要考执照,有些地方年度考核不过关还会吊销执照。艺人很多有工作如律师医生,工作之余出去表演,挣钱不是主要目的。但街头艺人本身就是收费的,付出劳动就该拿酬劳。买音箱,服装,化妆,体力消耗都是有成本的。不考执照不做艺人亦没权限义务表演。再说,难道收费了,表演的就不是艺术了?这种“高尚”会不会太虚伪。况且外国观众觉得好,想表达对艺人的欣赏才给钱,不会因同情而施舍。政府认为街头文化可提高国民素养,一直支持,国民亦十分尊敬街头艺术家。就连皇家乐队也在地铁为路人表演过。

英国人欣赏尊重传统艺术的人,所以其实我出去表演反而比在国内压力小,能得到互相尊重的交流。观众和我互相感动对方,那位说我的笛声令她想起许多往事的奶奶,认真询问竹笛汉服细节的听众,夸奖中国姑娘的大叔,他们对艺术的尊重远超我的想象。

然有人说国乐不可闹市演奏,很掉价丢人。我只想问有何不可?曾经多伦多皇家乐团在地铁为路人演奏时,可曾有纡尊降贵等狭隘之念?在舞台上表演挣钱是艺术,在街头就是乞讨?

我觉得讲究环境则失了音乐的意义。未出国前,我在舞台上表演,同样在爬山时携带竹笛吹一些很多人觉得“低俗”但轿夫们喜欢的曲子给辛苦劳作的他们听,他们高兴我就高兴,音乐的目的是安抚听众,我不觉得跟在舞台上有差别。我不明白是我出了问题,还是一些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但毋庸质疑,一个国家对街头艺人的尊重程度,体现的是对艺术的尊重程度和欣赏水准。是故,丢人的并非街头表演这一行为,恰恰相反,以演奏场合区分音乐之尊卑贵贱的传统价值观才是最大的丢人。

自我认识

——大家的支持和仗义执言使我感怀于内,但我真的觉得大家把我这件事上升的太高了。我并没有想代表民族和文化,我只是个学生,本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想把我们的艺术介绍给外国人,做街头艺人是最直接,受众范围最广的途径。这在英国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观众因我的音乐而感动,我同样感到幸福。若能对传统艺术起到宣传作用,则是我之幸;若全无作用,我也保证不会有负面效果,英国人尊重艺术,且留学生在外代表中国形象,我不会做给国家丢脸的事情。

至于那些不听解释坚持此事是炒作的人,我只有一言相赠:“因为他们自己只能以炒作的心态来做这件事。”

欧洲街头艺人太普遍,不是能引起关注的事。在国内想红容易,但许多网络红人不日便被看客忘记,何必。花边新闻容易制造,出色作品不易打磨。但求做好分内事,惟愿多年后,我还能保持着对艺术的敬仰,认真甚至是严苛的态度,毫不动摇。

最后,谢谢大家让我觉得我不是孤军奋战,在心里默默地为你们行个礼,谢谢。今后我会更努力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积攒能量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璇玑敬上

08/06/2012

主要作品

原创音乐

《寒梅著花未》笛2013

《思月蝶》箫2013

《汉服说》演唱2019

配乐作品

《画情》复刻版·全民乐实录2012

《礼仪之邦》(安九)2013

《荏苒》2013

《玲珑》2013

《浮生辞》(银临)2013

《汉字时间》2018

MV作品

《礼仪之邦》2014

2014年3月璇玑担任总策划,总制片,并编舞出演公益礼仪宣传片——《礼仪之邦》MV。MV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后反响巨大,各类翻跳作品累计上千条,播放量达上千万。全国各地校园文化周,晚会节目上随处可见《礼仪之邦》的身影。南苏丹维和部队的女兵们也在联合国日庆典上身着汉服表演《礼仪之邦》舞蹈,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之美。

“今晚的演出十分精彩,尤其是舞蹈礼仪之邦,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一位来自伊斯坦布尔的联合国女官员称赞道

《长城之下》2019

2019年8月,璇玑作为出品人,总制片人,编舞,舞蹈服设计者,携手老搭档安九发布新作品《长城之下》MV。该作品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打击乐演奏家王佳男与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赵越老师指导与客串,MV依然采用中英双语字幕,片中铠甲也是曾在西安博物院展出过的,仿唐太子懿德墓出土骑兵俑的唐骑兵铠。该片不仅科普了以“八音”为体系的中国传统乐器,还表达了“有了长城之上的战士,才有长城之下的礼仪之邦”的思想。作品一经发布便好评如潮,更是被人民日报及学习强国平台转发报道。该片不仅科普了以“八音”为体系的中国传统乐器,还表达了“有了长城之上的战士,才有长城之下的礼仪之邦”的思想,作品一经发布便好评如潮,更是被人民日报及学习强国平台转发报道。

《行进曲》2019年制片人/策划人

2019年2月,璇玑姑娘作为第八届《汉服春晚》的艺术总监和开场雅乐节目《行进曲》制片人,用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为汉服推广做了新的注脚。正如她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文化需要有载体,才能落到实处,怎么将本国真正的传统文化用一种合理、合适的方式呈现,责任重大”,“做事讲究以柔攻坚,顺势而为,在文化复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敦煌乐舞壁》vs柳青瑶2020年参演

相关采访

2013年《哲思》采访——“你着汉服,留给世人一世仰望”

2013年中华遗产《古人香事》

2017年02月刊诺丁汉市政厅采访——“最温柔的坚持,最含蓄的霸道”

2018年3月汉服春晚俊采访谈实录——“择时而止,顺意而为”

2020年11月央视cgtn采访#传统新生#第六集璇玑:身着汉服起舞

媒体呈现

2018年7月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中国服装史》

2018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基础英语2》

2019年7月7日安九叶里北京弹唱会,璇玑作为嘉宾客串,哨笛及里拉琴伴奏《Adieu》,巴乌及金贝鼓伴奏《当我们老去》

主要贡献

完成了英国官方机构与汉服协会的第一次合并——以“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统筹负责人兼“英伦汉风”副会长的身份,促成两者合并,使“英伦汉风”协会成为研究院旗下的正式机构,正规化,合法化,且受中国驻英大使馆的保护。

公益活动

2012年7月大兴打工子弟学校支教

2012年7月鹤壁私塾支教

2013年4月参与“母爱桥MBL慈善基金会”的“Who am I”慈善活动。

2018年7月,丽水躬耕书院支教并考察。

“最初那种沉重的无力感让我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释怀,后来就看到了一位朋友给我的留言——“你是他们生命中的亮色,也许会成为奋斗目标。至于抚孤振寡,责任不在你一人,重点也不在你”,于是心里渐渐清明,这大约就是支教的意义所在,给孩子们温暖,做他们的榜样,一句话,一个行为,也许就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支教结束后,还应该和孩子继续保持联络,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随时给予指点。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做大事,那么就让我们怀着大爱做些小事”。——《支教手记(一)》

2018年12月16日,参与并出席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慰问驻区部队公益活动。

伯乐单声

单声身为中国侨联海外顾问、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客座教授,《反分裂国家法》的提案者,在中国统一促进会,伦敦华侨华人互助工团、世界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等团体均有任职,1998年,他将发还的祖宅通过泰州市政府捐赠给大浦小学,作为该校课外活动基地,又成立了单声教育奖学基金。他在泰国世界华商大会上所作的《英国经济状况》演讲,已被载入《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第一集

单声博士曾将自己在海外拍卖回来的,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悉数捐赠回国,在泰州成立珍藏馆。2014年4月,璇玑从英国回到国内单老的故乡泰州,视察所捐赠文物状况,并与市长,馆长等人商讨扩建文化馆的具体事宜。璇玑坦言,跟在单老身边,承其教诲颇多。更是说出了“于国有利,皆可为;领域在哪儿,无所谓;事成即可,何须万人敬仰”这样的话。

人物评价

璇玑姑娘对传统文化有着更宽容的心态和长远的目光。

“青年时有留学西方的经历,血液里有东方的姿态。时刻在思考矛盾又身陷矛盾,不争不赢却敢拼敢输”。璇玑自幼学习舞蹈,竹笛,书画等传统文化,先后师从乔成林,王次恒等笛箫大师。却从未将自己定位成“表演者”,更非“网红”,“KOL”等,而是不断地撕下标签,自由尝试各种“喜欢的事”。喜欢汉服,却不止于汉服,而是热爱着各领域各民族的文化。出名于二次元,却能做到不走捷径,不以流量变现为目的,而是避开关注,潜心做了更多不浮于二次元的文化推广,或大众,或冷门。

正如她文章中说到的——“不敢慕虚名而处实祸,要有自知之明,知进退”,“你宣传出去的东西,要对信任你的人负责”。“一样事物只有普及了,才会吸引更多不带着情怀来的人,不可顾小义而失大道”等理智且有大局观的论调,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故而被许多人评价道“有林下之风,活得足够清醒”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