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鸠鸽科珠颈斑鸠属鸟类
珠颈斑鸠(学名:Spilopelia chinensis)是鸠鸽科、珠颈斑鸠属小型鸟类。俗称鸪雕等,体长27~34厘米。头为鸽灰色,上体大都褐色,下体粉红色,后颈有宽阔的黑色,其上满布以白色细小斑点形成的领斑,在淡粉红色的颈部极为醒目。留鸟。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其他斑鸠混群,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通常在天亮后离开栖息树到地上觅食,离开栖息地前常呜叫一阵。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澳洲有引种。[1]
  • 中文名:珠颈斑鸠
  • 拉丁学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
  • 别名: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鸟纲
  • 亚纲:今鸟亚纲
  • 目:鸽形目
  • 亚目:
  • 科:鸠鸽科
  • 亚科:鸠鸽亚科
  • 族:
  • 属:斑鸠属
  • 亚属:
  • 种:珠颈斑鸠
  • 亚种:
  • 分布区域:亚洲南部的开阔林地、农地、都市等地区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前额淡蓝灰色,到头顶逐渐变为淡粉红灰色;枕、头侧和颈粉红色,后颈有一大块黑色领斑,其上布满白色或黄白色珠状似的细小斑点,上体余部褐色,羽缘较淡。中央尾羽与背同色,但较深些;外侧尾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翼缘、外侧小覆羽和中覆羽蓝灰色,其余覆羽较背为淡。飞羽深褐色,羽缘较淡。颏白色,头侧、喉、胸及腹粉红色;两胁、翅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羽灰色。

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不如雄鸟辉亮、较少光泽。虹膜褐色,嘴深角褐色,脚和趾紫红色,爪角褐色。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跗蹠

雄鸟

120-200克

275-340毫米

15-19毫米

139-163毫米

131-165毫米

23-25毫米

雌鸟

120-205克

272-330毫米

14-18毫米

137-160毫米

123-162毫米

20-26毫米

近种区别

相似种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cto)后颈有半月形黑色领环,尾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区别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珠颈斑鸠

灰斑鸠

栖息环境

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和农田地带,也常出现于村庄附近的杂木林、竹林及地边树上。

生活习性

习性

留鸟。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其他斑鸠混群。常三三两两分散栖于相邻的树枝头。栖息环境较为固定,如无干扰,可以较长时间不变。觅食多在地上,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飞行快速,两翅扇动较快但不能持久。鸣声响亮,呜叫时作点头状.呜声似“ku-ku-u-ou’’,反复呜叫。

食性

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如稻谷、玉米、小麦、豌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粱、绿豆等。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天亮后离开栖息树到地上觅食。离开栖息地前常呜叫一阵。觅食活动多以7:00~9:00和15:00~17:00较为活跃。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已被引种到澳大利亚、斐济、毛里求斯、墨西哥、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美国。在中国分布于中部和南部,西抵四川西部和云南,北至河北南部和山东,南达台湾、香港和海南岛。珠颈斑鸠分布图(橙色:原产地,紫色:引入地)

珠颈斑鸠分布图(橙色:原产地,紫色:引入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通常营巢于小树枝权上或在矮树丛和灌木丛间营巢,也见在山边岩石缝隙中营巢的。巢呈平盘状,甚为简陋,主要由一些细枝堆叠而成,结构甚为松散。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椭圆形,光滑无斑,大小为26~29毫米×20~22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8天。

亚种分化

中文名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分布范围

珠颈斑鸠斯里兰卡亚种

Spilopelia chinensis ceylonensis

(Reichenbach, 1851)

分布于斯里兰卡。

珠颈斑鸠指名亚种

Spilopeliachinensischinensis

(Scopoli, 1786)

分布于中国东部,曾被引种到夏威夷群岛。

珠颈斑鸠海南亚种

Spilopelia chinensis hainana

(Hartert, 1910)

分布于中国海南岛。

珠颈斑鸠印度亚种

Spilopelia chinensis suratensis

(J. F. Gmelin, 1789)

分布于印度。

珠颈斑鸠滇西亚种

Spilopelia chinensis tigrina

(Temminck, 1809)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和南部)、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该物种被描述为在其几乎所有分布范围内都非常常见(Gibbs等人,2001年),而中国的种群规模估计约为10,000-100,000繁殖对,中国台湾约为10,000-100,000繁殖对(Brazil,2009年)。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