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著名文化学者,1945年3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1]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先后出版《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代表性着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人物并出版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是七年来连续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学者。
  • 中文名:王立群
  • 外文名:WangLiqun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
  • 毕业院校:河南大学
  • 职业:大学教授
  • 代表作品:《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 主要成就:详解《史记》专注文史研究
  • 性别:男
  • 星座:双鱼座
  • 籍贯: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

人物经历

1945年3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汇名家网特约讲师。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

继《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吕后系列获得成功之后,从2006年6月开始,王立群开始为《百家讲坛》录制一部规模更为庞大的节目--《王立群读史记》。

扎实的史学知识加上浅显易懂的语言,王立群将《百家讲坛》倡导的学术品位和大众口味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百家讲坛》讲吕后、项羽时,他讲了匈奴单于给吕后的言辞粗鲁的"求爱信",还打趣说吕禄、吕产因缺少手机而联系不畅,又用公安部长、国防军等词语把观众逗得乐不可支。

考学史

高中生"直升"研究生

1965年,王立群参加高考,感觉考得很好,报的志愿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但由于政审的原因,他没等发榜就到开封市一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在小学教书的7年时光中,他教过语文、数学、书法、美术,甚至还教过音乐。

1977年恢复高考时,王立群已经32岁。按当时的规定,超过30岁的考生必须是1966、1967、1968三届的高中生,因为这三届没有参加过高考。王立群是1965年毕业的高中生,参加过高考,不符合报考条件,错失了高考机会。1978恢复招收研究生,王立群当即下了考研的决心,并决定就近报考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难很多,"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我高中时代学的是俄语,丢了14年,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王立群说,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啃了大半年,竟然考过关了。

提起当年的政治考试,王立群有点兴奋:"当时没有政治经济学教材,刚好开封市委组织部发了3本政治经济学宣传小册子,很薄,我一天啃一本。第四天,我看了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课一共复习了四天,考了91.5分,是我考得分数最高的一门课。"顺利考上研究生和后来进入《百家讲坛》一样,都是王立群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治学史

《史记》成就他的人生激发起王立群对古代文学狂热的是《史记》,留校任教后他讲授的汉魏六朝文学中有《史记》,在《百家讲坛》他面向全国观众讲述的仍是《史记》--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像《史记》一样,对王立群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1966年,在一所小学做代课教师的王立群第一次接触到《史记》。那时"文革"刚开始,学生砸了小学的图书室,学校仅存的一部《史记》被学生当作"四旧"扔到了院子里。住在学校的王立群趁着夜色,把被丢弃的《史记》捡回了家,此后就开始读《史记》,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明白。

从那时算起,《史记》伴随他已有40年了。王立群常常感慨道:"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文革,是现实。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但我的体会,常常是现实让我读懂了《史记》。"

研究生毕业后,王立群留校任教,河南大学开的第一门课是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就包括《史记》。随后的24年,他由讲师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但《史记》始终是他最爱讲的典籍。在河大,他教学认真负责,行事却低调,常常深居简出,只是潜心研究学问,好多同事在一起工作多年,他却不认识。2005年年底,央视《百家讲坛》到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时,王立群凭着对项羽的独到解读而胜出。

随后在《百家讲坛》,王立群以《史记》为蓝本,用现代视角为观众描绘出了具有旷世才能而又狂妄自大的项羽、凶残暴虐而又具有政治家风度的吕后、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刁蛮任性的陈阿娇、褒贬不一的秦始皇等一个个鲜明的形象。

学术成果

课题研究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

项目: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02BZW023)和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选〉学文献辑考与研究"(0329)的研究

专著论文

1.《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2.《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4.《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5.《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重庆出版集团2008年

6.《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7.《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9.《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

11.《读史有学问》北京联合出版社2012年

12.《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祖》大象出版社2012年

13.《追问大历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

14.《王立群读汉武大帝》大象出版社2012年

15.《王立群读史记之无冕女皇吕后大象出版社2014年

16.《王立群智解成语》1、2、3大象出版社2015年

学术论文

1.《文选》次文类作家编序研究《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2.游记的文体要素与游记文体的形成《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3.晋宋地记与山水散文《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4.周贞亮《文选学》与骆鸿凯《文选学》《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5.《文选》成书考辨《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

6.《超越旧成说开拓新领域--关于〈文选〉研究的断想》,《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7.先唐学士考《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7辑

8.从綦毋邃注看宋刻本《文选》注的演变《文献》2004年第3期

9.司空曙诗集版本考《文献》1998年第2期

10."昭明太子十学士与《文选》成书《新国学》2005年

11.历史的建构与文学传播《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担任职务

电视主讲

2008年5月2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第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千古中医之华佗》

2011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第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2011年2月25日―4月12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第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

2012年08月24日―10月2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第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读宋史》系列节目之第一部《宋太祖》

2012年11月14至11月25日,国务院侨办主办、河南省外侨办承办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活动,赴欧洲演讲

2013年10月16日至11月4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第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读宋史》系列节目之《宋太宗》第一部

2014年10月4日,在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主讲《王立群说成语》

兼职身份

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

中国山水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会理事

河南省省管专家

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荣誉记录

2002、2003年,连续二年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4年,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2003、2004、2005年,连续四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年1月,被评为“2006河南省十大教育年度人物”

2006年9月,获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

2008年1月,入选第二届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2008年7月,当选为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开封段第一棒火炬手

获河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名师

2009年,获河南省劳动模范

2009年,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11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教学感悟

教学是一项极其艰苦、极其认真的实践活动,每一节课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认真努力,才能讲好每一节课。如果我能获得某些成功,那么,百分之九十来自于认真,来自于数十年如一日的认真。面对学生,面对一张张求知的面孔,我只有全力以赴,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个人的得失荣辱都是小事,讲好每一节课才是大事。

教学的基础是研究。没有高水平的研究能力,高校的课堂只能重复他人的观点。大学课堂只讲他人的观点而没有自己的观点是耻辱!我的目标是国内一流:获批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在国家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力争国内第一,取得本研究领域的绝对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国内学术界获得重要一席;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讲出高水平的课程。

教学与研究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研究是体,教学是用。体用结合,体用一致,才能使教学呈现良性循环。没有研究,没有深入的思考,很难讲出掷地有声的观点。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掩盖见解的浅薄,深刻、独到,才能独树一帜。

文学教学与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每一位作家,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作品,每一篇作品中的每一个字词。穿透历史时空,解读历史人物,用现代视角让历史人物成为鲜活的人,是文学教学与文学研究的目标。

个人原则

王立群说,自己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王立群有一个自我约束,那就是做学问一定要做一流:写一流的学术文章,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发表在一流的学术刊物上,争取进入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国际或国内的前三名。是为高调做事。对于王立群教授来说,高调做事的底子是低调做人。一套30余平米的住房,他曾一口气住了18年。

他这样总结自己:“几十年来,除了专业之外,我几乎没有个人爱好,因此,专业就是我的生活乐趣所在。既是自己的生活乐趣,我不能允许自己不把自己的专业做到最好。”

王立群说,学校的名气固然重要,但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不是靠所在的学校赋予的,一切只能靠自己的学术实力说话,只能靠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国际、国内学术界的认可,在“高调做事”的要求下,王立群成为了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数一数二的权威。其论文多次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一流刊物刊登;其专着《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被学界公认为代表了目前《文选》研究的最高水平。但王立群并没有忘记自己一贯坚持的“低调作人”。往往是从北京录制节目刚回,他就马上投入到繁琐的日常工作之中——授课、评卷、辅导……对于自己在《百家讲坛》上的成功,他平静地说,这是积累和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学者学问扎实,只是缺乏了这样的机遇。“高调做事”与“低调作人”在王立群教授身上又和谐地统一着。

人物评价

王老师生动的讲述让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自毁长城》、《霸王别姬》,似乎又走进了项羽的内心世界,了解了两千多年前这个性情残暴、军事能力非凡的西楚霸王竟有着比女人还优柔的一面。在“项羽系列”最后一集结束后,观众对王立群老师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开始很平淡但越来越有感觉的慢热型主讲人。”对他的态度也只有相见恨晚。真的很想再一次听到王老师的课。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