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

汉语成语
尔虞我诈,汉语成语,中国古代典故,语出《左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后延用为成语,其意为“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含贬义。基本信息【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1]
    中文名: 外文名: 拼音:ěr yú wǒ zhà 近义词: 反义词: 名称:尔虞我诈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释义: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用法:褒义,谓语 结构:联合式 例句:资本家之间也都明争暗斗,~,相互倾轧。

成语概览

基本信息

【汉字简体】尔虞我诈

【汉语注音】ěr yú wǒ zhà

【汉语注释】比喻互相欺骗,互不信任。尔,你;虞,防备;诈,欺骗。

【英语译文】each trying to cheat or outwit the other

【成语出处】 《 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其他信息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结构】并列式

【近义词语】明争暗斗、 勾心斗角、 尔诈我虞

【反义词语】推心置腹、坦诚以待、坦诚相见

【歇后语】骗子遇骗子——尔虞我诈。

成语应用

基本用法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彼此互相玩弄

典型例句

◎国内,南方各会党首领之间,也是互相猜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令人烦恼。

历史典故

【原文】

(BC595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①,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②,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③,曰:“ 郑昭、宋聋④,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⑤。及宋,宋人止之⑥。华元曰⑦:“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⑧。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⑨,屦及于窒息,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⑩。秋九月,楚子围宋。——《左传·宣公十四年》

【注释】

①楚子:楚庄王。申舟;楚国大大,名无畏,字子舟,申是他的食邑。聘:派使节访问。

②公子冯:楚国公子。

③孟诸:宋国沼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孟诸之役:指二十多年前申舟得罪宋昭公的事。恶;得罪。

④昭:明事理。聋:不明事理,糊涂。

⑤见:引见,这指托付。犀:申犀,申舟的儿子。

⑥止:扣留。

⑦华元:宋国执政大臣。

⑧鄙我:把我们的国土当边邑。

⑨投:抨,甩。袂(mèi):袖子。

⑩屦(jù):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及:追上。窒息:从堂到宫门的甬道。寝门:寝宫(后宫)的门。蒲胥:楚国的市名。

【译文】

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访问,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楚庄王又派公子冯到晋国访问也不让公子冯向郑国借路。申舟因为在孟诸打猎时得罪了宋国,就对楚庄王说:“郑国是明白的,宋国是糊涂的;去晋国的使者不会受害,而我却定会被杀。”楚王说:“要是杀了你,我就攻打宋国。”申舟把儿子申犀托付给楚王后就出发了。

申舟到了宋国,宋国就把他扣留了。宋国执政大臣华元说:“经过我国而不向我们借路,这是把我们的国土当成了楚国的边邑。把我国当成楚国的边邑,就是亡国。杀了楚国的使臣,楚国一定会攻打我们。攻打我们也是亡国,反正都是一样亡国。”于是便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身来往外跑,随从人员追到寝宫甬道上才追上他让他穿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外才让他佩上剑,追到蒲胥街市才让他坐上车子。这年秋天九月,楚庄王派兵包围了宋国。

【原文】

(BC594年)夏,五月,楚师将去宋①,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②!”王不能答。申叔时仆③,曰:“筑室,反耕者④,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⑤,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⑥,曰:‘敝邑易子而食⑦,析骸以爨⑧。虽然,城下之盟⑨,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⑩。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⑾。”——《左传·宣公十五年》

【注释】

①去:离开。

②弃言:背弃诺言。

③申叔时:楚国大夫。仆;驾车。

④反:同“返”。反耕者:叫种的人回来。

⑤华元:宋军主帅。子反;楚军主帅公子反。

⑥病:困乏,困难。

⑦易:交换。

⑧析(xī):分开。骸(hái),骨头。爨(cuàn):烧火做饭。

⑨城下之盟:敌方兵临城下而被逼签订盟约。

⑩平:讲和。

⑾无:不。诈:欺诈,欺骗。虞:欺骗。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