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歪歪

爽歪歪

2010年胡力夫执导电影
胡力夫导演(2010年电影作品),《爽歪歪》是由胡湘晖女士,艺术家李一丙先生,食草堂创始人牛合印先生共同资助五万元人民币拍摄的低成本电影。这部片长100分钟的影片,完全由非专业演员出演,非职业人员制作。影片强烈的表现出中原地区鲜明而独特的美学特征,为中国独立电影带来了全新的观影感受。[1]
  • 中文名:爽歪歪
  • 对白语言:中文Chinese
  • 导 演:胡力夫
  • 编 剧:胡力夫
  • 片 长:100分钟

影片制作

中文片名:爽歪歪English title: HAPPY TO DEATH

影片类型 (Genre):

剧情 (Drama)

拍摄格式 (Shooting Format):HDV

字幕 (Subtitle):中文/英语Chinese/ English

制作机构 (Film Studio): 火云洞电影工作组 (Fire in the Hole Film Group)

编剧/导演/剪辑 (Screenwriter/Director/Editor)胡力夫 Hu Lifu

制片人 (Producer):苏杰 Su Jie 张强 Zhang Qiang

摄影 (Cinematographer):郑超峰 Zheng Chaofeng

文学策划(Associate Screenwriter):尹晓丽 Yin Xiaoli

美术 (Production Designer):王我 Wang Wo

音乐 (Music):董超 Dong Chao 徐桐Xu Tong 杨剑军 Joho Yang 左小祖咒 ZuoxiaoZuzhou

主演 (Cast):李晓杰 Li Xiaojie 弓飞强 Gong Feiqiang弓恒涛 Gong Hengtao

故事梗概

从家乡永年农村进入邯郸打工的青年小勇,厌倦了朝八晚八的工作,在同村金超大哥的鼓舞下,决定和海涛共同在邯郸干壹番大事业,玩个爽歪歪。作为梦想的实践者,三人倒换假烟、帮黑道大哥砍人、设局敲诈网吧老板,机智勇敢,团结奋进。

但在与另壹社会青年大刚的冲突中,凭空出现的老刘横加干涉使三兄弟阵脚大乱。

快意恩仇无望的清晨,他们在卖早餐的地摊儿与正在炸油条的老刘狭路相逢,一时间,少年的热血汹涌澎湃,给老刘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导演阐述

开奥运会那年,我在北京看独立电影展,看了好几部片子,我觉得不爽——压抑,还觉得单调,我觉得需要点什么。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感觉憋屈了,就想爽壹下。我不是很能耐住性子的选手,当时就给身边的朋友说:“得拍个爽壹点的电影。”然後就回邯郸老家筹备拍摄,可以说《爽歪歪》是壹个在生理直接反应下催生的电影作品。

拍电影很大程度上是满足自己,我怀念我少年时跳墙头看电影的观影感受,那种感觉很多年都找不到了,我知道不大可能,但还是想在《爽歪歪》中坚持著找找看。形式上这是壹部非常直接的电影,极度缺少中国独立电影当下普遍的深沈稳健。不过《爽歪歪》的“直接”只是形式上的,实际上我和很多人壹样,这个能力早就退化了,所以影片从头到尾充满了隐喻。我能做的是在直接的形式与隐喻的内容看似存在的矛盾中,进行尽可能严谨的对位。影片的趣味从这壹点上产生,力量也是壹样。

最後要说的是,《爽歪歪》是壹部完全由非专业演员演出,几乎完全由非职业人员制作的电影,投资人包括所有工作者全是我的亲戚、发小、朋友,强调这壹点绝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批评的宽容度,而是想向壹些人证明,“发小电影”是独立电影制作的常用途径。

影展和获奖记录

2010 第五届北京独立电影展 (BIFF)

2010 大声展

Film Festival and Awards

2010 Beijing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BIFF)

2010 Get It Louder

影片评论

胡力夫,身份是中国独立电影导演。他的新作《爽歪歪》,刚刚参加了“2010大声展——独立电影展映”等活动。在成为导演之前,胡力夫曾经是朋克乐队“搓板”的主唱——1999年,我第一次看到以摇滚乐主唱身份示众的他,长发,穿着紧身的皮夹克,瞪起眼吼“社会注意好啊社会主义好”,完全猜不到十年后他会坐在监视器前“指点江山”,搞起独立电影来。

独立电影、独立音乐……独立这个概念既不时髦也不出众,大概也因为平庸甚至碌碌无为而成功了。尤其是所谓的独立电影,名字从西方移植进来,到我们这里,“敌人”也多了一个——除了大公司外。这些都是后话,留着慢慢去对付,慢慢去梳理,再糟糕不过的环境,也能把事情把日子混下去、搞出来,何况情况并非只是朝着不妙的方向走。所谓的沉闷,思想性这类神秘外衣下独立电影,因自身机制、动机,往往载入“斗禅”状态。拍的人设计一个迷局,待观者上钩,不能问为什么,谁问谁输。它们的消费群体主要由同行、业内,所谓中产阶级及有文艺诉求的白领、大学生们构成。在所谓主流影片固定下几套打法后,所谓的独立电影也随之衍生出几套打法——往往背道而行。

不久前2010大声展独立电影展映上,《爽歪歪》播出后,导演与观众谈心交流,称自己奥运期间被沉闷的所谓华语独立电影们搞颓了(相信被弄颓的不止他一个人),一门心思要拍一个不同的——于是有了这个《爽歪歪》。

《爽歪歪》拍摄于河北邯郸,恰逢河北轰轰烈烈的“大拆促大建”城市化骇浪中。片中三位主角,从农村来到邯郸的寻梦,混江湖的青年,引出一段血泪故事来。早两年,则可以打一个“残酷青春”的广告。但是导演有话说,回到上面的见面会,胡力夫同志提出一个新命题——中国士大夫阶层消失。士大夫阶层,乍一听似与电影,与《爽歪歪》无关,殊不知《爽歪歪》发生的背景则逃不开这些事——迁移、变更、工业化、城市化、流动人口、生存、社会认同、革命云云。而所谓士大夫阶层的蒸发,引出另一个群体的出现,便是影片中三位男主角说诠释的,名曰村痞。痞子不是一般的痞子,不是城里长大的胡同痞子;也不是军队、学校、工厂大院里筒子楼痞子,而是稻花香麦穗地的胡爬滚打的农民痞子,简称村痞……由此展开,痞人痞事皆是,你我均逃脱不掉。所谓的痞,无敬畏,无信仰,无底线,但当你认为它一无是处无所畏惧时,它往往触底反弹,换一张皮示众,冷不丁冒出来——吓煞你。小勇和海涛本想通过努力介入到城市生活节奏中,他们选择所谓的正路,通过打工企图改变自己的境遇,却不料流水无情。幸遇同乡大哥金超指引,三人最终结伴,统一思想树立偶像刘华强,组成“接活小组”,服务于烟贩(倒假烟)、黑社会(出“黑警”)等雇主。此外还自力更生,私自组局诈骗网吧老板,活脱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村痞版《奋斗》。

如所谓城市化建设的硬件部分凭借中国速度三年翻天覆地,那软性指标却不是三年五载可以完成更新换代的。《爽歪歪》描写的生活场景鲜活生动历历在目,选景、设计、对白也用心良苦。非职业演员的职业表演让人吃惊。相比因发力过猛或斗禅心过盛的同行们的大作,《爽歪歪》可以说简单明了其乐无穷,至少你休想在观影时睡觉,像看其他专供沉闷人共鸣的所谓独立片那样,用睡眠斗法。朋克搞电影也是朋克的电影,拖泥带水的方式怕是胡先生无法忍受的,于是《爽歪歪》一番——一把被掀起桌子,告诉你桌子下面的把戏和手段,林林总总,即熟悉又陌生。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