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

灯谜

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
灯谜,即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又叫“灯虎”。猜灯谜又叫“射灯虎”。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庾词”。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民间十分流行。灯谜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汉族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期的那些“廋辞”和“隐语”,就是中国灯谜的雏形。
    中文名:灯谜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流行地区:中国 节日活动:猜谜语、闹花灯 节日饮食:汤圆 节日起源:来自口谜 类型:传统节日活动 节日:元宵节

历史

灯谜(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又名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现在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

中国的灯谜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廋词”和“隐语”,这是灯谜的雏形。到了汉代“隐语”开始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以描写特征为主的事物谜;另一类以文字形义为主的文义谜。到了魏代,则称为“谜语”。隋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

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灯谜”就是这样而来的。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

称呼

谜语在春秋时叫“言隐”、“隐语”、“廋辞”;在汉时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时叫“反语”、“歇后”;在五代叫“覆射”;在宋时叫“地谜”、“诗谜”、“戾谜”、“社谜”、“藏头”、“市语”;在元时叫“独脚虎”、“谜韵”;在明时叫“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在清时叫“谜子”、“谜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灯谜”等。

文化

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它属于事物谜。它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

它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极大多数都是事和物、如动物、植、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等。

它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故大多数都适宜少年儿童猜射。因此,有时也把民间谜语称作儿童谜语。自古以来,谜语由于其谜体不同,所以时代的厥称亦有所变化。

规则

一、谜底不能“露面”即谜面中已经有的字不能在谜底中出现。

二、谜底和谜面不能“倒吊”。

三、谜底与谜面之间不是本义直解,必须有别解。

四、谜底不能以谐音扣合谜面(标格的除外)。

另外,灯谜与民间的谜语有着根本的区别。

例子

一.灯谜例子n

    今日秋尽。(打中药名一)明天冬n

2.仲尼日月。(打古人名一)孔明n

3.落花满地不惊心。(打晋人名一)谢安n

4.降落伞。(打古人名一)张飞n

5.仲尼日月也。(打成语一句)一孔之见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