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古镇

熨斗古镇

陕西省石泉县辖镇
熨斗古镇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从安康入汉中和由陕入川的重要商贸货栈之一。古镇上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风貌古街区、古戏楼、关帝庙等,是陕南民风、民俗和羌族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并富有西北地区独有的陕南水乡吊脚楼,一派古色古香,典雅别致。
    中文名:熨斗古镇 外文名: 别名: 地理位置: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 著名景点:古戏楼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陕西省安康市 建议游玩时长:半天 适合游玩季节:夏秋最佳 门票价格:免费

古镇介绍

熨斗古镇位于县城汉江以南50公里,与汉阴县、西乡县、镇巴县相邻,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古时为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镇。

古镇居富水河南岸,依河而建,平面呈曲尺形,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镇街东、西端头原有门楼(闸子楼)各一座,早年已圮。现存东西向街道长约400米,宽3.6米,街面条石墁铺。

曾经沿街两侧分布有油坊、铁匠铺、染布坊、杂货铺、药铺、旅店及张氏大院等57处字号和民宅。现临街面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保持有原来风格,但内院多有改造。现存民居沿街道纵向发展,院内以二进院落居多,门房、过厅、正房、厢房一应俱全,部分建筑上层棚板,用作仓廪。大木构架以穿斗式为主,檐下大量使用撑栱、挑枋。屋顶多灰陶合瓦屋面,叠瓦屋脊。

古镇现有居民约93户,以及商铺、戏楼等,其中以古镇中部戏楼最为精致。戏楼始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初为六角形,后遭兵燹,曾两次重修未果,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方建成,惜动乱中又遭破坏。2008年5月,恢复戏楼并对外开放。

现戏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3平方米,通面阔三间13.67米,进深八椽12.65米。楼面为横向勾连搭形式,中间戏楼歇山顶,戏台台面前凸(形成露天剧场);两侧边楼硬山顶,并起风火墙。戏台屏墙两侧辟“出将”“入相”各两扇槅扇门;边楼为妆间,设三扇槅扇门,前有八级石踏跺。

熨斗古镇是秦巴山区保存较完整的古集镇之一,对研究熨斗镇的历史变迁、集镇发展、川陕楚经贸交流,以及陕南戏楼和民居布局提供了实物资料。

2008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熨斗古镇”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熨斗古戏楼为中心,西至熨斗镇古街西口处,东至熨斗镇古街东口处,南至沿河公路,北至熨斗镇侧崖坎。

历史沿革

熨斗古镇名称历经多次变迁:据记载,清嘉庆23年前该镇名为永兴场;道光年间当地遍布60多架筒车,浇灌着两千多亩良田,该地由此更名为筒车坝;道光23年不幸遭遇洪水,大部分筒车被毁,筒车坝名不副实了,又改名熨斗镇。其由来是,当地有个构家坝,有水田百余亩,其地形酷似烫衣服的熨斗,故以此得名熨斗镇。

熨斗镇是我县历史上有名的古镇之一,四十分钟就可抵达西乡县的高川,大半天便可出陕入川。据祖居熨斗镇的老人们讲:解放前在镇下街头立有一个闸子门,门额上书“川楚通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为道光二十年。

明清时期每逢集日,熨斗街上川陕客商云集,商贸兴隆,古戏楼上演的汉剧韵味悠长,使人流连忘返。当年熨斗街上有十多家百年老字号,如:源茂盛,天成祥,天成福,天成和,义顺和,金盛堂,义顺鑫,德懋鸿,昆泰丰,长兴久,荣寿堂等。这些老字号大多是药铺和旅店,生意十分红火。

据70多岁的吴明森老人讲,他家祖上是开旅店的,小时候他就记得每晚至少有十多个马帮在他家住宿,旅客中有四川客商也有汉中地区的客商。当时有一种民谣叫“白龙下川,黄龙入陕”。白龙指棉花,黄龙指黄表纸。也就是说通过熨斗镇将陕西的棉花运往四川,将四川的黄表纸和食盐运入陕西,由此可见熨斗镇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商旅要道。

距熨斗镇15公里的喜河镇(现名称),因位于汉江边,交通便利,市场繁荣,早在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就在此设立魏宁县,古有“小汉口”之称。早年,川陕的客商赶着马帮将货物通过熨斗镇运到喜河码头,再装船走水路运抵汉口,同时马帮又将从船上卸下的货物运回四川以及汉中的西乡,镇巴,洋县等地。

解放后,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发展,繁华了千百年的川楚古道沉寂了下来。现在当你来到熨斗镇,千年古镇的风貌仍依稀可见:青石板街,木板门面,古戏楼,关帝庙,以及通往汉中、四川的古商道,这些都已成为见证熨斗古镇兴衰历史的文物古迹,弥足珍贵。随着燕子洞景区的对外开放,熨斗古镇也将向游客展现其古朴沧桑的风韵,让人们从中品味、追寻曾经的喧闹与繁华

民俗风情

熨斗是个多民族集聚地,民风纯朴,民俗南介,形成了鲜明而丰富的民俗特征,茶文化,桑蚕文化更是影响深远。在此听汉剧吃特产,使人疑在川中;乘木舟闻渔歌,又似江南别景;在咿咿的方言中,穿行古街,仿佛时光倒流;而古戏楼、牌楼、乔泰和酒楼和吊脚民居常使游人流连忘返。当地餐饮特色极为突出,无论山珍野味,无论荤素,无论酒水,全采于自然均施以当地特色,实为天下美食。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