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后坐力炮

无后坐力炮

发射时炮身无后坐的火炮
无后坐力炮是发射时炮身无后坐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打击装甲目标,压制,歼击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战史上曾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戴维斯利用配重物平衡发射原理,发明了无坐力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1950年代,无坐力炮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各国军队装备数量很大,是当时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进入1970年代以后,由于装甲技术的发展和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无后坐力炮的地位和作用日渐落后。[1]
  • 中文名:无后坐力炮
  • 外文名:Recoilless gun
  • 前型/级:
  • 次型/级:
  • 研制单位:
  • 国家:
  • 性质:射时炮身不后坐的火炮
  •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简介

按炮膛结构,分为线膛式和滑膛式;按运动方式,分为便携式、车载式、牵引式和自行式;按装填方式,分为前装式和后装式;按消除后坐方式,分为喷管型、戴维斯型和弩箭型。主要配用聚能装药破甲弹和榴弹。喷管型无坐力炮主要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等组成。炮身装有炮闩与喷管。因射击时炮架不承受后坐力,无须装设反后坐装置,只是作为炮身重量的支撑体,与炮身呈刚性连接。发射时,火药燃气推动弹丸向前运动,部分燃气(有的添加配重物)从喷管高速向后喷出时的动量与射弹和前喷燃气的动量平衡,炮身不产生后坐。戴维斯型无坐力炮的炮身上没有炮闩和喷管,发射药置于身管中部,弹丸在发射药之前,与火箭弹质量相等的配重体置于发射药之后。发射时,弹丸向前运动,配重体向后抛出,弹丸和配重体动量平衡,使炮身不后坐。其后喷火焰小,可发射超口径弹。弩箭型无坐力炮是戴维斯型的改进型。在弹丸、配重体与发射药之间分别有一活塞。发射时,燃气推动活塞分别将弹丸和配重体抛出,活塞被制动环卡在身管两端。由于活塞作用,膛内剩余气体缓慢逸出,因而火炮发射时无焰、无光、噪声低。弩箭型无坐力炮也可发射超口径弹。1914年,美国海军中校C.H.戴维斯将两门火炮的炮尾对接在一起,一门火炮向前发射炮弹,另一门火炮向后发射涂油的炮塞和猎枪弹以基本消除后坐力。1936年,苏联制成喷管发射的无坐力炮。1939年,德国研制成双弹式无坐力炮,发射炮弹所产生的后坐动量是通过向相反方向发射等重药筒的动量来平衡的。1943年,美国研制成预刻槽弹带的无坐力炮。预刻槽弹带消除了弹丸对膛线的挤进应力和平衡后坐动量中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坐力炮减轻了重量,提高了破甲威力,增加了有效射程和直射距离。轻型的可供单兵使用,一般只有20千克,而重型的则达100多千克,有的需车载或牵引。早期的无坐力炮多为线膛炮身,发射旋转稳定的聚能装药破甲弹或榴弹。以后,出现了发射尾翼稳定弹丸的滑膛无坐力炮。现代无坐力炮多为滑膛炮身。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装备过“大卫・克洛科特”120毫米无坐力炮,可发射超口径榴弹和200吨梯恩梯当量的核弹头。70年代以后,无坐力炮主要朝轻型化发展,通过增大弹径、改善聚能装药战斗部和装设弹头撞杆等,提高破甲威力,破甲厚度达700~900毫米。有的加装测距机和弹着观察枪。弹着观察枪可发射曳光子弹,其弹道同无坐力炮的弹道基本相符,瞄准手用它校正射击,可提高首发命中率。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