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壳柯

灰壳柯

壳斗科柯属植物
灰壳柯(学名:Lithocarpus tephrocarpus(Drake)A.Camus)是壳斗科柯属的一种乔木,高10-15米。枝粗壮,有明显的皮孔,一年生枝、芽鳞、嫩叶两面及叶柄、花序轴均密被棕色略粗糙的长毛。产云南东南部(麻栗坡)。生于海拔11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越南东北部也有。
  • 中文名:灰壳柯
  • 拉丁学名:Lithocarpus tephrocarpus(Drake)A.Camus
  • 别名:
  • 界:植物界
  • 亚界:
  • 总门:
  • 门:被子植物门
  • 亚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超目:
  • 目:山毛榉目
  • 亚目:
  • 科:壳斗科
  • 亚科:
  • 族:
  • 亚族:
  • 属:柯属
  • 亚属:
  • 组:
  • 亚组:
  • 种:灰壳柯
  • 亚种:
  • 变种:
  • 品种:
  •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越南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易危(IUCN标准)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15米。枝粗壮,有明显的皮孔,一年生枝、芽鳞、嫩叶两面及叶柄、花序轴均密被棕色略粗糙的长毛。叶革质或厚纸质,匙形,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0-50厘米,宽9-20厘米,顶部狭,端急尖,钝头,基部圆或浅耳垂状,全缘或上部叶缘有少数浅裂齿,成长叶的叶背带灰白色,有紧实的蜡鳞层,侧脉每边21-26条,在叶面稍凹陷,在叶缘附近急弯向上,彼此不连结,支脉多,彼此近于平行,叶柄长稀超过1厘米,粗5-7毫米。

果序长8-12厘米,果序轴基部粗达10毫米,被毛;壳斗每3个一簇,1或2个发育结实,近圆球形,顶端常狭窄且略伸长呈短的乳头凸起,横径30-40毫米,全包坚果,壳壁厚3-5毫米,小苞片卵状三角形,贴生,略增厚,覆瓦状排列,被淡棕色短毛;坚果近圆球形,径约25毫米,被稀疏细伏毛,果皮厚约2毫米,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微凸起。果期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1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产自云南东南部(麻栗坡)。越南东北部也有。

本种提示

本种的叶片、叶缘也被毛,叶柄短而粗壮,故仅凭叶片也易鉴别。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