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

火候

汉语词语
火候是指在烹饪过程中,根据菜肴原料老嫩硬软与厚薄大小和菜肴的制作要求。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1]火候是烹调技术的关键环节。有好的原料、辅料、刀工,若火候不够,菜肴不能入味,甚至半生不熟;若过火,就不能使菜肴鲜嫩爽滑,甚至会糊焦。
  • 中文名:火候
  • 外文名:
  • 拼音:huǒ hòu
  • 近义词:
  • 反义词:
  • 活动:烹饪
  • 词性:名词

释义

1.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

2.中药 炮制中,指药物加热炒制时 火力大小的运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及药物在受热过程中内外出现的变化特征的综合概括。

3.比喻修养程度的深浅。

4.比喻紧要的时机。

详细解释

1. 烹饪时火力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 贞元 中,有一将军家出饭食,每说物无不堪喫,惟在火候,善均五味。”宋 苏轼 《猪肉颂》:“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士人·金华二名士》:“﹝ 吴少君 ﹞孤介有洁癖……炊饭择好米,自视火候。”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口味咸淡,火候文烈,只要经她的手,便刚好恰当,最合适于我。”

2. 指方士炼丹的功候。

唐 白居易 《天坛峰下赠杜录事》诗:“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汞铅丹灶,能平善消,火候最难调。”《西游记》第七回:“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 老君 的火候俱全。”

3. 比喻道德、学问、技艺等修养工夫的成熟。

清 黄宗羲 《<钱退山诗文>序》:“以才识涵濡蕴蓄,更当俟之以火候。”《 儒林外史》第三回:“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 杨朔 《黄海日出》:“她们四发四中,摧毁了四辆坦克靶,武艺可算练到火候。”

4. 比喻紧要的时机。

《 孽海花》第三十回:“ 三儿 暗忖那话儿来了,但是我不可卤莽,便把心事露出,火候还没有熟呢。”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现在,听说已到组织团体的火候了。”

典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 贞元 中,有一将军家出饭食,每说物无不堪喫,惟在火候,善均五味。”

宋 苏轼 《猪肉颂》:“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明 沈德符 《野获编·士人·金华二名士》:“﹝ 吴少君 ﹞孤介有洁癖……炊饭择好米,自视火候。”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口味咸淡,火候文烈,只要经她的手,便刚好恰当,最合适于我。

唐 白居易 《天坛峰下赠杜录事》诗:“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汞铅丹灶,能平善消,火候最难调。”

《西游记》第七回:“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 老君 的火候俱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