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婆

湿婆

印度教三相神
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半女世尊相等相,林伽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和神话中诸多神一样,由于湿婆的全知全能性,因此湿婆的性别并不固定,而是根据神相的不同随时变化。
  • 中文名:湿婆
  • 别名: 希瓦
  • 外文名:Shiva
  • 地位: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 代表意义:毁灭之神
  • 派别:圣典湿婆派、兽主派、水银派
  • 基本象征:林伽

人物地位

舞蹈之神 湿婆

湿婆(Shiva)与梵天Brahma)和毗湿奴(Vishnu)为印度教三相神。湿婆的地位是毁灭者,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的双重性格。

神的十个状态

神作为生发者,维持者与融化者。在此状态,神发挥其生发、维持和融化三个主要属性(sifat)。这个“三合一”状态相应于吠檀多的三位一体:天(Brahma,创造者),毗湿奴(Vishnu,维护者)和湿婆(玛亥希Mahesh,毁灭者)。苏非教的同义词是阿法伽(Afridgar),帕瓦蒂伽(Parvardigar)和法那卡(Fanakar)。[1]

宗教传说

印度湿婆

湿婆为印度教毁灭之神,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载有他的神话。

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出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的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两个儿子是塞犍陀伽内什。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

湿婆的形象被描绘成三眼四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他的头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文献中。“湿婆”这个名字是在印度教时代出现的,他的原型一般被认为是吠陀时代的风暴之神楼陀罗。湿婆,又译作“希瓦”,是仁慈的意思,象征着“昌盛”和“吉祥”,同时又象征着“毁灭”。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拥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妻子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ī),又叫乌玛(Umā,光明、美丽)。帕尔瓦蒂起源于印度土著的母神,也像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最著名的两个形象为杜尔迦女神和迦梨,她还有杜尔迦九相和十慧母,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

湿婆的形象是一面三眼四臂,能够很方便地观照世界的每一部分。与衣着华贵的其他诸神相比,湿婆的打扮显得格格不入。其面貌威严英俊,肤色极浅,留着苦行者纷乱的蓝黑色长发,头顶装饰着恒河与弯月,脖颈上挂一串骷髅项链;上身半裸,下身围着一条虎皮,身缠眼镜蛇,手持三叉戟和弓箭,游荡在鬼灵坟墓之间。当他露出恐怖之相时,宇宙诸生无不为之战栗。故被称为“鬼灵之主”。

此外,湿婆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形象——林伽。林伽象征着再生。相传湿婆当初没有把与梵天一起创造世界的事放在心上,独自去海底修炼,结果出海时发现世上的一切都安排妥当。气恼之下遂割掉生殖器扔向人间,从此就有了印度人对林伽的崇拜。

湿婆

虽然毁灭神的名号听起来比较恐怖,但湿婆却是个多才多艺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称为“舞神”。湿婆会跳一百零八种舞蹈,分为女性式的柔软舞和男性式的刚健舞两大类型。他在欢乐与悲哀时都喜欢跳舞,或独自,或与他的妻子一起跳。通常湿婆都是在火圈中起舞,头发向上飞扬,一只脚踩着代表无知的侏儒,另一条腿和手在空中扭摆,舞姿曼妙绚丽。其右手执鼓,象征生命;左掌托着火焰,象征毁灭。故此在湿婆手中掌握了创造与毁灭两种元素。舞蹈既象征着湿婆的荣耀也象征着宇宙的永恒运动,运动是为了使宇宙不朽。在一个旧时代结束时,他还会通过跳坦达瓦之舞来完成世界的毁灭,并使之回归到宇宙精神中。

身为毁灭和破坏之神,湿婆在众神中自然拥有最强的战斗力。他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峰刻苦修炼瑜伽,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的智慧。同时,他还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所有士兵全部由形体骇人的魔鬼组成。而他长在前额上的第三只眼更是一件比核弹还可怕的武器。这只眼平时总是紧闭着,一旦睁开就会喷出毁天灭地的愤怒之火,摧毁所看到的一切,就连神也不能幸免。曾经引诱湿婆的爱神,就是被这只眼烧成了灰烬。

美国纽约市大都会博物馆里的湿婆像

湿婆还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当恒河从雪山天国降凡之际,湿婆为了避免水势过猛淹没众生,他亲自以头接水,让恒河在他的发绺间流转千年,经缓冲后再流到人间。另外,湿婆胯下坐骑为白色公牛,手中常持的三叉戟,是闪电的象征,可以驱策风暴;身背的黑色弓箭,能够传播瘟疫。身缠的婆苏吉,更能飞快地冲向敌人喂毒。凭借这些神兵利器,湿婆征战八方,诛杀了数不尽的魔鬼,并摧毁过阿修罗的三连城。

湿婆是最能体现印度教诸神复杂和双面性的神祇。他有着善恶双重性格,性情既暴躁易怒,又温和慈祥;既作为凶残可怕的“恶魔之主”接受“活人祭”,也作为慈爱热情的“万众之主”接受膜拜;既是智慧的象征也是愚昧者的偶像,既是复仇者也是庇护者,既是精力旺盛的理想男子,又是清心寡欲的苦行者。发起飚来逮谁灭谁,他的狂怒会让整个宇宙颤抖;温柔起来,又感情色彩浓厚,对人给予慷慨的恩惠。

除了以上的身份,湿婆还具有许多功能与分身,他主宰风暴与闪电,赐予医药与健康;他是畜生与野兽之神,代表着生殖力;他还是明智与慷慨之神、歌咏与祭祀之主。作为印度教实际上最强的主神,湿婆拥有超越印度教三亿三千三百万神,俯瞰遍天诸生的无与伦比的高贵地位。湿婆那种奇异的矛盾魅力,没有邪恶的邪恶、离经叛道的哲学、高傲孤僻的个性、背弃一切的疯狂,使他成为众多文艺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他象征神秘和狂暴的自然之力,他单纯任性同时又深不可测的性格,令无数信徒迷醉。印度教的湿婆派信徒将他奉为宇宙最高神,是在印度底层民众中得到最广泛信仰崇拜的神。

形像特征

湿婆神庙

在印度教现存的圣像中,最重要、最著名的,就是铸造于朱罗时代的湿婆铜像,称为纳塔罗,意为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这种神像大量创作于朱罗时代,在南印度一直延续到12世纪。

在印度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涂灰,发结椎髻,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前一串骷髅,腰围一张虎皮,四手分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额上长着第三只眼睛,可以喷射神火把一切烧成灰烬。传说爱神迦摩在湿婆修苦行时打扰,湿婆第三只眼喷射的神火把爱神烧得形销骨灭,但爱神并没有死,只不过没有了形体,所以说爱是无形的。

湿婆被表现为跳着创造和毁灭世界的天舞。他的头发随着舞蹈而纷乱地飘散开来,随着他右侧上手所持沙漏装小鼓的节奏而飘荡。与这创造的瞬间产生互补的,是同时发生的宇宙之毁灭,由那轮环四周的火焰和湿婆左手中的独朵火焰来象征。这朵单独的火焰使一切化为虚无:恰恰与他右手中的创造之鼓保持平衡。下边的右手表示要抚慰他的信徒,作出令人放心的无畏势以赐福。进一步赐福的是下边左手的“象手”(gajahasta)。这种“旗子”手势由手指下垂抚摸象鼻构成,在此指向从无知的侏儒背上翘起的左脚。这一象征手势能使信徒解脱摩耶的苦难。

在其他许多有意思的细节中,有一颗饰在此神宝冠上的骷髅,还有一弯新月,象征着湿婆分阶段出没于宇宙,即使隐藏时也一直在那里。在他那夹杂着死者骨灰的发髻中,湿婆承接了从天而降的恒河——一尊恒河女神微像立于他右侧头发上。她是一尊混合的美人鱼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罗。这种象征性是无穷无尽的,对于湿婆教信徒来说,这尊圣像在阐释这位跳着舞创造和毁灭宇宙的怜悯与力量。

武器

湿婆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在额头上的第三只眼睛。这一只眼睛能发出消灭宇宙间所有东西的神火,在古印度的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记载,湿婆曾经用由第三只眼睛发出的神火毁灭三座在太空中的巨型城堡。在每一个宇宙期之末,湿婆就会张开他第三只眼睛,宇宙中所有天神和人畜都会被他的神火毁灭。除了能够发出神火的眼睛之外,湿婆还有其他类型的武器,那就是一柄叫“比那卡”的三叉戟和一把叫“阿贾伽瓦”的弓。关于后两者的记载并不多,通常只知道“比那卡”是闪电的象征,意味着湿婆是风暴之神。

家庭

妻子

班加罗尔的巨大神像雕塑湿婆冥想的神韵

湿婆的妻子是萨克蒂。根据《湿婆往世书》,萨克蒂女神是湿婆分离出的另一半。梵天创造出女儿商底耶,由于她太漂亮梵天一直盯着她看露出尴尬的模样导致湿婆嘲笑,他便决心报复湿婆,也要让湿婆陷入爱情。他说动萨克蒂大女神降世成为萨蒂与湿婆成婚。梵天带湿婆去看苦修的萨蒂,湿婆本来不当回事,没想到一见钟情真就发生到这位万年单身的苦修者身上。还没有等萨蒂说完她想成为湿婆之妻的愿望就被湿婆打断:“成为我的妻子吧。”两人成婚后,过了一千多年如胶似漆的甜蜜生活,由于萨蒂试探罗摩的这一行为使得两人逐渐离心。《湿婆往世书》和《薄迦梵往世书》共同记载,达刹举行祭祀,进场时除了湿婆和梵天,其他人都起身相迎。梵天虽未起身,也致欢迎辞,只有湿婆默不作声。达刹恼羞成怒,便诅咒湿婆不能分享供养。即使受到诅咒,湿婆对此依旧平静淡然。对于自大的达刹来说,服从才是美德,湿婆从不在意他,他便想尽办法来羞辱他。达刹再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祭祀,唯独不请湿婆夫妇。湿婆知道这是羞辱,拒绝前往,萨蒂无法说动丈夫,便决意一人前去赴宴。达刹在祭祀上当着众人的面侮辱湿婆,萨蒂对父亲所有的幻想和耐心在这一刻全部死亡。她终于明白,父亲的自大骄横不可改变,他在一日,她和丈夫就不得安宁一日。为了反抗他的独断专权,她选择自焚而死。后来毗湿奴用妙见打碎了萨蒂的遗骨,成立萨克蒂座这样的说法成为了权威,但却只记载于《迦梨往世书》。萨克蒂再次降世为帕尔瓦蒂,她带着嫁给湿婆的愿望苦修成功,再一次俘获了湿婆的心,“湿婆就这样被萨克蒂驯服”(出自湿婆的七个秘密)。帕尔瓦蒂“送给”湿婆一个新的身份和称号,即“商羯罗shankara”—家主,帕尔瓦蒂也因此得名kamakshi或者kamakhya。

还有一部分往世书则记载,萨蒂并不是自焚,是得知达刹拒绝邀请湿婆这个消息之后伤心欲绝心碎而死。

根据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均未提及“萨蒂”一词,而在《摩诃婆罗多》中,提到了往世书萨蒂出事的那场祭祀,此时则是达刹举行祭祀不邀请湿婆,湿婆之妻雪山神女乌玛怂恿湿婆捣毁祭祀。

《提毗往世书》则记载湿婆先与大女神两情相悦,而萨克蒂将自己一分为三,分给三相神(即拉克什米和萨拉斯瓦蒂),把最完整的自己交给湿婆做半身,并转世为萨蒂,萨蒂死后萨克蒂女神再次降世为帕尔瓦蒂,帕尔瓦蒂苦修成功,与湿婆成功厮守。[2]

后代

湿婆帕尔瓦蒂有两子三女,战神塞犍陀,象头神伽内什,盐女神无忧妙,乔蒂,蛇女神玛娜莎。印度知名度最高的是战神和象头神。北印以战神为长子,南印以象头神为长子。

伽内什(Ganesh)是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首祭之神。湿婆为了取悦帕尔瓦蒂,送给了她这个孩子,由于这个孩子太肖其父,于是她就用象头代替了他的头。在南印一些地区,他独身一人;在北印,其妻为buddhi和siddhi。

塞犍陀(Skanda)则是战神,又名鸠摩罗、古诃。他手拿弓箭,骑孔雀,诛杀陀罗迦阿修罗,娶妻天军(devasenaa)和瓦丽(valli)。[2]

功绩

头顶恒河

象征印度最伟大的圣河恒河的恒河女神,相貌端严,一面三眼四臂,身穿白色的纱丽,头戴宝冠,一手持莲花,一手持水壶,端坐在象征河水的鳄鱼和莲花之上。

在《梨俱吠陀》之中,恒河的名字只被提到了两次,但是在史书时期,恒河女神逐渐成为极其重要的女神。传说恒河水是宇宙的外壳,被毗湿奴神的侏儒化身的脚捅破时,从宇宙之外流入三界的。经书中说恒河是雪山之王帕尔瓦塔茹阿佳的女儿,因此她是湿婆神的妻子帕尔瓦蒂女神的姐妹。

恒河来到人间是在印度非常著名的神话。阿由提亚的国王萨嘎尔是一位没有子嗣的大君,因此他长时期的苦修,并打动了湿婆神,获得了拥有六万个儿子的祝福。当这六万个儿子长大成人后,萨嘎尔大君决心举行马祭,此祭祀可以让人获得如天帝般战无不胜的地位。天帝因陀罗惧怕大君举行祭祀成功后谋夺自己的帝位,于是偷走了马祭所用的马。因陀罗将马带到了更下界的世界,把马放到了正在禅定的大圣人卡皮腊(数论派的祖师)的旁边,然后离开。六万王子寻遍了整个地球也未找到马,于是挖了一个洞来到了地下世界。他们发现了马就在圣人卡皮腊的旁边,于是他们认定圣人就是偷马之人,他们开始殴打处在禅定中的圣人。这一暴行激怒了圣人,他用神通之火将六万王子都烧成了灰烬。

四处漫游的圣人那茹阿达告诉了萨嘎尔大君王子被焚之事。大君祈祷圣人卡皮腊原谅自己的儿子,所以圣人建议他将恒河引到地球上来,如果他的儿子被恒河之水冲洗到便能复活,也能洁净所有的罪过。于是大君将王位传给唯一一位存活的儿子,自己来到森林苦修,但因为他不久就死亡了,因此没有成功的请到恒河降临。他的儿子就将自己王位再传至下一代王子达利普。达利普王子虽然有两位妻子,但没有儿子。他祈祷湿婆神的祝福,获得了一位儿子,名叫巴给依茹阿特。巴给依茹阿特的相貌非常丑陋,但是当他成年后,遇到一位圣人给了他祝福,变得非常的英俊。他向各位天神举行了各种苦行,虔诚地祈祷了极长的时间。最后湿婆大神和恒河女神都被他感动了,决定来到人间。但是巴给依茹阿特害怕恒河的冲击力会撞坏地球。

伟大的湿婆神决定用自己的头接住恒河,以减轻河水对地球的冲击。恒河分为了三个部分降临了,她落在端坐在喜马拉雅山的湿婆神的发髻之中,然后湿婆神允许其中一部分流向了人间。巴给依茹阿特吹起了毗湿奴大神赐给他的海螺,将恒河引向大海,再从大海引入到地下世界,六万王子都因恒河的洗涤而复活了。

当恒河流向人间和地下时,天界的众生也祈求梵天将恒河带到天堂,他们也需要恒河水来净化自己的罪过.为此梵天答应他们将恒河的一部分也留在天界。因此恒河在天上被称曼达克丽,在人间被称为恒河,在地下被称为巴给依茹阿

恒河在圣典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往世书宣称,无论是见到、触摸到、念颂到恒河的名字都能够洗净自己的罪过。在恒河中沐浴的人,能获得至高的祝福。不仅是在圣河里沐浴能生到天界,而且死后将头发,骨头等留在恒河之中,也能生入天界。恒河流经的地域也被认为是圣地。

直到现在,在恒河旁边进行火葬都被印度人认为是最吉利的,他们将烧后的遗骨扔入圣河,认为这样能帮助亡者带去解脱。恒河水被印度人视为极度神圣,任何印度教徒如果手中有握着恒河水,就不敢说谎话,可见其地位之重要。[2]

射杀爱神

时过一万年,死去的萨蒂转世成雪山神女,由于上世因缘,所以今世的雪山神女还依然深爱着湿婆。湿婆由于萨蒂的死悲痛不已毁天灭地,成日疯疯癫癫,最后沉入冥想中,已经成为一个无欲无求的苦行者,对于雪山神女的爱无动于衷(一说为萨蒂转生的帕尔瓦蒂皮肤很黑,湿婆没有认出来,在帕尔瓦蒂苦修成功的那一刻黑色皮肤脱落露出本来的白皙皮肤,一说为帕尔瓦蒂自小爱慕湿婆,雪山王带着女儿第一次拜访湿婆时湿婆就已经认出她是萨蒂转世,雪山王第二次拜访湿婆时,湿婆说了一句“这不公平”后随即消失,没人能够找到他,帕尔瓦蒂只能苦修百年将他找回),雪山神女在无计可施之下只好向爱神伽摩求救。于是趁着雪山神女依例到喜玛拉雅山上礼敬他时,爱神伽摩手持甘蔗、蜜蜂和蝴蝶做的弓,搭上用鲜花做簇的箭枝,向湿婆的心脏射出,中箭后的湿婆对于面前的雪山神女顿时心起爱慕之感(一说为对湿婆毫无用处),正当大功告成的时候,湿婆发现原来是爱神伽摩在搞鬼,就大发雷霆。额头上第三只眼睛突然张开,把爱神伽摩烧成灰烬,可是爱神伽摩却未因此而死亡,只是他以后都要做一个无形无貌的神祇,故此,爱神伽摩被印度人称为“无形”。[2]

搅乳海吞毒露

在印度神话中,神祇的寿命虽比凡人长久,但终究也有生老病死。诸神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不休,后来更与阿修罗有激烈的争执,梵天为了调停这场争执,就与阿修罗和诸神一起相议,决定同心协力去搅拌大海,就可以令大海出现长生不老的灵药——苏摩,后来诸神和阿修罗都成功令乳海(因大海已被搅拌成乳海)出现苏摩,但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负责捆绑着宇宙最高山峰——须弥山去搅拌大海的巨蛇婆苏吉却忍受不了剧痛,口中喷出有如海量的毒汁,毒汁溅到地上汇聚成江河,流入大海,毒害三界众生。诸神在无计可施之下就决定找大神湿婆帮忙,湿婆不忍让众生受苦,只好硬生生地将毒汁吞进口中,毒性剧烈的汁液流经湿婆的咽喉,帕尔瓦蒂女神死死地掐住他的喉咙,使得毒露留在他的脖子上,因此,湿婆拥有了一个称号即“nilakantha”—青颈。[2]

湿婆教

湿婆教,印度教派别之一,以湿婆神为最高神。起源甚早,依现存文献记载,西元二世纪贵霜朝时代此派拥有相当势力。佛典中常载有崇拜自在天或大自在天的涂灰外道,或以髅为首饰的外道等,这些都属于湿婆派的修行者。此派信徒在前额及胸、腕上,以灰或白檀番红花涂上三道横线,此标识称为Tripu爞愀。现代印度教诸派中,以此派与毗湿奴派最有势力。

自六、七世纪起,湿婆派分裂成各具独特圣典及神学的若干支派,其中较重要的七派,略如下述︰

圣典湿婆派

圣典湿婆派(湿婆悉檀,愁椀瘀愀-siddhānta):此派特别盛行于南印度塔米尔,拥有《Kāmikāgama》等二十八部圣典,相传均出自湿婆神之口。此派神学,将世界分别为主(pati)、家畜(pa甁)、绳索(pā愁)三原理。“主”即最高主宰神湿婆;“家畜”即个体我;“绳索”即非精神性的物质。个体我原是清净的、远离一切污染,但由于无知、业、迷妄的束缚而沉沦于轮回世界。吾人因湿婆神之恩宠,而得神通力与解脱。

此派圣者辈出,最有名的是七世纪的阿帕尔、尼耶那赏邦达尔,以及八或九世纪的孙达拉尔,此三人常被称为“三圣”。又,十世纪的玛尼卡巴沙卡尔也是重要人物。他们对湿婆神充满热烈的信爱情感,以塔米尔语创作的赞歌被收编成《提巴拉姆》或《提尔巴恰坎》等赞歌集,至今仍受人们喜爱。此派在神学方面的学术业绩,以《夏依巴巴夏》一书较为有名,此书系《梵经》的注释书。

喀什米尔湿婆

特别盛行于喀什米尔,原称“托利卡”。所奉圣典原与圣典湿婆派相同,但自九世纪巴斯笈多撰《湿婆经》之后,此派倾向于强调不二一元论,后由巴斯笈多之弟子巴达卡拉达与索玛难陀奠定神学方面的基础。此派认为轮回的个我与绝对者(最高的湿婆神)完全相同;吾人之所以沉沦于轮回世界,是因无知而不能自觉自己本来与湿婆神是同一无二的。因此,解脱不外是克服无知、再认识其同一性。所以此派一般又称为“再认识派”。此派著名人物为十世纪的阿毗那巴笈多。他不仅为若干圣典作注,也撰述神学性的著作,以及诗论、戏曲论、音乐论等有关美学的极其体系化之巨著。

兽主派

兽主派(Pa甁瀀愀椀):此派之开祖拉克利夏(生卒年代不明),为湿婆神第二十八号化身,撰有根本圣典《帕修帕达经》。卡温提尼雅曾为此圣典详作注。此派立原因、结果、瑜伽、教令(仪轨)、苦之终息等五原理。“原因”指湿婆神;“结果”指个我;“瑜伽”指湿婆神与个我合一;“教令”指为求湿婆神与个我合一而做的修行法。此派修行法之特征为:故意去做世人不愿意做的奇行。

性力派

性力派:性力派是以大女神萨克蒂为至高梵,起初只是湿婆派的一个分支,后来与毗湿奴派、湿婆派并立为三大派别。此派在南印及其孟加拉地区有大量信徒,奉持《特罗》圣典。[2]

水银派

水银派(Rase愀爀愀):此派认为水银是湿婆神与其妃结合所产生的不老不死灵药。服用水银、修瑜伽,生前可获解脱。

林格雅达派

林格雅达派(Li朞āyata,别名吠拉湿婆,Vīra-愁椀瘀愀):此派开祖为十二世纪的Basava,特别流传于卡卢那达卡。此派教徒常携带象征湿婆神的林迦,且重视神的恩宠,否定阶级制度,废止偶像崇拜及巡礼等形式化的仪礼。

卡帕力卡派

卡帕力卡派(Kāpālika):此派教徒将人骨串成头饰,奉行独特的修行法。七世纪时游学印度的唐僧玄奘曾目睹此派之修行者。中世梵文戏曲中常有此派人物登场。

相关文化

湿婆之夜

Maha Shivaratri

在日月交替的印度历法中,每月都有一个湿婆之夜。但每年有一次,在冬末和夏季到来之前,这个夜晚被称为“湿婆之夜”——伟大的湿婆之夜。湿婆之夜常在公立的二月三月左右。对于这个节日,比较常见的是两种解释,一说为庆祝湿婆及其妻子帕尔瓦蒂的婚姻,一说为纪念湿婆成功拯救月神,将月亮带在头上。人们要在湿婆庙诵读赞美湿婆的经诗,拜祭湿婆林伽,吟诵祷文、禁食、冥想、宽恕,狂热的信徒甚至彻夜难眠。[2]

湿婆舞蹈

湿婆掌握着世界的轮回,他的舞蹈既预示着灭亡也孕育着重生。他跳舞的时候头发随着他的舞动而狂乱地飘散开来,也随着他上边的右手所持的沙漏装小鼓的节奏而飞动。这种节奏是宇宙(摩耶)的心跳得声音,通过创造之舞的善行而产生。宇宙本身被表现为环绕此神的光环,光环出自雕像底座上摩卡罗的繁殖之口。与这创造的瞬间互补的,是同时发生的宇宙的毁灭,由那些给光环镶边的火焰和持在此神左手中的单独一朵火焰来象征。

这朵单独的火焰使一切化为虚无:恰恰与此神右手中的创造之鼓保持平衡。下边的右手表示要抚慰他的信徒,预备赐福先作出令人放心的无畏势。进一步证实赐福的是下边左手的象手势(gajahasta)。这种“旗子”手势由垂下手指模拟象鼻构成,在此指向真从无知的侏儒背上弹跳而起的左脚。这一象征性的手势使信徒有希望解脱摩耶的苦难。

湿婆神庙

湿婆神庙

建在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上,湿婆神庙是一座三层屋顶、九层基座的建筑物。湿婆神庙建于1690年马拉王朝时期,主要供奉印度教中的湿婆神。湿婆(Shiva)是主宰毁灭的神祇,受到尼泊尔人的膜拜,在加德满都谷地到处都可见到湿婆神庙或供奉湿婆及其化身的寺庙。庙内的湿婆神和他的配偶女神站在楼上的窗户旁边,俯瞰着下面来往的行人。这座寺庙是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的儿子巴哈杜尔·沙阿在18世纪末修建的。

中国遗迹

元代文献中未发现有关湿婆教的记载。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泉州曾多次发现元代湿婆教雕刻遗物共200余方,特别是近年来屡有新发现,1984年底,学者们在泉州通淮门城墙附近发现一方湿婆教石刻。该石呈长方形,体积为47×57×22厘米,石质为辉绿岩。其主体部分刻成屋形方龛,龛顶正中为一钟形纹饰,屋脊顶层饰有狮子头像,屋宇下左右各刻有一根多层相迭的莲花柱,龛内正中雕刻着一塔状磨盘,承托在盛开的莲花之上。塔状磨盘左右各有一神像,头戴宝冠、颈项上饰念珠,腕上套有镯环,以同样姿势坐在莲座上。这里的神像应为印度教破坏之神湿婆(Siva)或其追随者,而龛内的塔状磨盘则应为湿婆最基本的化身林伽(即男根)。湿婆教认为破坏之后必然要创造。湿婆虽然是破坏之神,但也有创造能力;林伽是其象征。此石刻属于湿婆教建筑外观饰物,常嵌在内殿的层楼顶上。

五十年代初期吴文良曾收集到类似的龛状石。湿婆教的神像在泉州一带发现得不少。

参考资料

[1] 《神曰》 神的十个状态[引用日期2019-08-08]

[2] 毗耶娑 . 薄伽梵往世书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11

人物关系

帕尔瓦蒂

妻子

杜尔迦

妻子

室建陀

儿子

达刹

岳父

相关合集

印度神话的三大主神

3个词条1.1w阅读

梵天

印度教的创造之神

毗湿奴

印度教三相神之一

湿婆

印度教三相神

查看更多

相关视频

全部

8.3万次播放03:51

印度神话第二期,毁灭之神湿婆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