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

汉语汉字
泽(拼音:zé,sh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1]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指水或水草积聚的低洼的地方,后引申指土壤中的水分,又引申指雨露,因雨水能滋养万物,由此引申出恩泽,恩惠,也可特指俸禄。
  • 中文名:泽
  • 拼音:zé;shì
  • 繁体:澤
  • 部首:氵
  • 五笔:icfh|icgh
  • 仓颉:eeq
  • 郑码:vxbi
  • 字级:一级字
  • 平水韵:入声十一陌
  • 注音:ㄗㄜˊ;ㄕˋ
  • 总笔画:8
  • 四角号码:37154
  • 统一码:基本区U 6CFD
  • 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字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水,睪声。由“水”和“?”构成。“?”字表示条件变好了,整个字的意思是干旱的地区有了水。战国时“泽”字左右部分互换,右边上半部分规范为“目”,秦时讹变为“四”。泽所从声符“睪”,据草书简化作“?”。凡所从者依例简化。但“睪”独立使用时不简。《说文》:“泽,光润也。”《周礼·考工记弓人》:“瘠牛之角无泽。”郑玄注:“少润气。”引申为润泽、恩惠等义。又《释名.释地》:“下而有水日泽。”《风俗通山泽》:“水草交厝,名之为泽。”指水的汇聚处及水草丛杂之地。又用作古州名、地名。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名词

水聚汇处。

水草丛杂之地。

雨露。

特指土壤所含的水分。

化妆用的脂膏。

恩德,恩惠。

俸禄;禄位。

影响。

汗衣,内衣。后作“襗”。

宫名,周代习射选士之处。

指泽兰。

(Zé)姓。

动词

湿润;滋润。

指施恩德。

搓揉;摩挲。

指洗涤。

通“择”,选择。

形容词

光亮;润泽。

shì

动词

通“舍”。

形容词

通“释”,松散,解散。

名词

通“醳”,酒。

通“怿”,乐。

duó

名词

格泽,星名。

通“萚”,草木脱落的皮、叶。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光润也。从水睪声。丈伯切

说文解字注

光润也。

又水艸交厝曰泽。又借为释字。

从水。?声。

丈伯切。古音?五部。

康熙字典

《唐韵》丈伯切。《集韵》《韵会》《正韵》直格切。?音宅。《周语》:泽水之钟也。《风俗通·山泽篇》:水草交厝,名之为泽。泽者,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

又光润也。《礼·少仪》:泽劒首。

又雨泽。《易·夬卦》:泽上于天。

又德泽。《书·毕命》:泽润生民。

又洗濯曰泽。《礼·曲礼》:共饭不泽手。疏:以手宜洁净,不得临食始捼莎也。

又亵衣曰泽。《诗·秦风》:与子同泽。笺:袴也。

又香泽。梁文帝《乐府》:八月香油好煎泽。

又泽宫。《礼·射仪》: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

又州名。《韵会》:秦上党郡,隋为泽州。

又《集韵》《正韵》?施只切,音适。与释同。《诗·周颂》:其耕泽泽。疏:释释然土皆解散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又《集韵》夷益切,音绎。与醳同。《礼·郊特牲》:旧泽之酒。注:泽,读为醳。

音韵汇集

字头

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韵目

韵部

声调

四呼

韵摄

上古音系

广韵

瑒伯

陌二开

二等

入声

开口

中原音韵

皆来开

皆来

入声作平声

开口呼

洪武正韵

达各

六药

入声

直格

七陌

入声

施只

七陌

入声

分韵撮要

第三十二彭棒硬额

阳入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