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

汉中市

陕西省地级市
汉中市,陕西省地级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留坝县、勉县、佛坪县、略阳县、宁强县、西乡县、镇巴县、洋县2区9县。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被誉为“汉人老家”。
    中文名:汉中 外文名:Hanzhong City(hàn zhōng) 别名: 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省 地理位置: 面积:27246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著名景点: 机场: 火车站: 车牌代码:陕F 地区生产总值: 电话区码:0916 邮编区码:723000 行政类别:地级市

简介

陕西省汉中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陕南最大城市和物资集散地。位于省境西南部,汉中盆地中心。面积556平方公里,人口44.63万。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郑国(今陕西华县)部分人民南越秦岭来此,故称南郑。

东汉时,汉中郡治由西城(今安康城北汉江北岸)迁此。清称汉中府,附郭县称南郑。

1913年废府为南郑县。1949年设南郑市,1954年改为汉中市。市境南障巴山,北屏秦岭。地扼川、陕、甘、鄂四省,形势险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原先交通闭塞,主要靠汉江水运和人力。

抗日战争期间汉白公路和川陕公路修成后,交通有所改善。

1977年穿过市区的阳(平关)安(康)铁路通车,西接宝成铁路,东接襄渝铁路,促进了汉中市的工农业发展,在旧城外形成新工业区,城东部、北部与新建阳安铁路的车站连成一片。全市现有机械、电力、水泥、化工、缫丝等工业。

地理概况

汉中市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属中国西北,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界秦岭主脊,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为邻,南界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毗连,东与陕西省安康市相接,西与甘肃省陇南市接壤。

汉中市地处气候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巴山两大山系之间,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的主要水源保护地。

汉中界于北纬32°08'54"~33°53'16"之间,距东南海洋约1200公里,在中国亚热带的北部。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横亘于地区之北,米仓山屏障于地区之南,它们对气流的运行有抬升阻滞作用,使寒潮暑气不易侵入。

这样的地势和海陆位置对于汉中地区的气候因素影响较为强烈,使本区气候具有由暖温带向热带过渡之特点。在区内以秦岭、米仓山海拔800米为界,分为亚热带和暖温带两大气候类型。区内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四季较热带地区明显,大体上春秋略短,而冬夏稍长。

境内河流密布,有大小河流576条,均属长江流域,汉江东西横贯,嘉陵江南北纵穿。汉江是本区最大的河流,也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本区宁强县玉带河一带,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和西乡等县区,于湖北省武汉市入长江。境内流程277千米,流域面积1969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99.8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有一级支流褒河、木马河、湑水河、沮水河、酉水河等11条,总长度959.3千米;二级支流泾洋河、椒溪河、渚河,总长度250.4千米。

嘉陵江发源于本省秦岭脊线以南的大风沟,流经甘肃后由北向南穿越本区略阳、宁强西部山区,境内干流141.7千米,流域面积755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4.3亿立方米。

有一级支流西汉水、八渡河、乐素河、安乐河,总长度159千米;二级支流广坪河、毛坝河、碑坝河、徐家河,总长度243.9千米。境内每平方公里平均河流长度1.4~2公里,全水系网密度1.61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自产径流总量144.1亿立方米。

经济

2013年,汉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1.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7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97.68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06.34亿元,增长9.5%。全年人均生产总值为25769元。

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0.2%、45.1%和34.7%。同2012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

自古以农桑为第一大产业,虽有优越的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但因生产力低下而发展缓慢。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农业,加大改变农业基本条件的步伐,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使农业生产长足发展。到90年代,已基本解决了困扰汉中农民几千年的温饱问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