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思美

温思美

博士生导师
温思美,男,汉族,1958年1月生,四川巴中人,1988年3月加入民盟,1975年12月参加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
  • 中文名:温思美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汉族
  • 籍贯:
  • 毕业院校:南京农业大学
  • 职务:
  • 政治面貌:
  • 代表作品:
  • 性别:男
  • 出生地:四川巴中

人物履历

1975—1978年,四川省巴中县石门公社革委会干事;

1978—1982年,西南农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82—1982年,国家教育部出国预备研究生培训;

1982—1985年,美国康乃尔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系发展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1985—1992年,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教师;

1992—1994年,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1994—1998年,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1992.09—1995.1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1998—2003年,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农业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2003—2006年,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农业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06—2007年,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2005.09—2006.09参加中组部、团中央组织的博士服务团,挂任云南省怒江自治州副州长);

2007—2007年,民盟省委会主委,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2007—2008年,民盟中央副主席、省委会主委,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2008—2017年,民盟中央副主席、省委会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2017—2018年1月,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2018年1月——,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十一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换届不再担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职务。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技术经济等教学和研究。

先后主持国际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央部委和省级科研课题4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2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

学术兼职

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际农业政策研究理事会执委会委员。

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会员。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青年部副主任。

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

广东农经学会副理事长。

广东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

广东中青年经济研究会会长。

曾担任Kellogg国际研究员,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专家顾问,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依阿华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澳洲国立大学等高校从事合作科研和讲学。

主管工作

负责学科建设工作,分管发展规划处、校学报编辑部。

荣誉奖励

原国家教委霍英东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二等)

美国Kellogg基金会优秀研究成果奖

农业部高校优秀统编教材一等奖

广东省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等学术奖励

广州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第三届)

广东省优秀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农业部“神农计划”学术及技术带头人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

两会发言

2012年

“要大幅度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价格,要让他们(农民)用不起!”

2009年

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建设和谐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有了改善,“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重大专项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但是,我国农民整体上科技文化素质仍然明显偏低。根据农业部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程度占25.8%,初中文化程度占49.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2007年上半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劳务培训的只占19.7%,大多数农民都缺乏一技之长。农民教育和培训仍然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