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图书馆

温州市图书馆

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
温州市图书馆系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前身籀园图书馆始建于1919年5月9日。2020年3月,经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核定,温州市图书馆与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整合组建成“温州市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42202平方米,其中市府路总馆29087平方米,少儿分馆9416平方米,老年分馆1809平方米,县前头分馆1889平方米。温州市图书馆坚持每天8:30—20:30开放,年接待读者近600万人次,年外借文献近500万册次,是一个集文化、教育、科研、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公共图书馆。[1]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名称:温州市图书馆
  • 行政区类别:温州市
  • 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
  • 藏书规模:300万册
  • 接待人次:5000人次/天
  • 等级:地市级一级

馆舍简介

温州市图书馆是一座开放型的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馆内设置有先进的楼宇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通讯系统,为实现图书馆设施现代化、服务网络化、管理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集图书馆业务、办公自动化、信息加工与服务于一体,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服务。新馆采用大开间的设计理念,功能布置合理,分文献借阅、网络服务信息检索、参考咨询、读者活动、业务办公等功能区,并特别设置有残疾人服务区。藏书规模300万册,内设阅览座位2000个,网络节点近2000个,日接待读者人数可达5000人,是一个集文化、教育、科研、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现代化图书馆,是温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目前有藏书80多万册,其中古籍16万余册。在编人员67个,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总人数的90%,本科以上72%,高级职称10人、中级32人,读者服务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历史沿革

温州市图书馆历经九十余个寒暑。其前身为旧温属公立图书馆,

诞生于1919年5月9日。1913年旧温属六县知识界为纪念晚清经学宗师、温处学务分处总理孙诒让(籀庼)而集资于九山湖畔依绿园故址筹建藏书楼,命名籀园。开馆时藏书两千余册,首任馆长王毓英,工作人员一名。

旧温属公立图书馆,初期名为六县公立,主要由永嘉县公署管辖,1921年改由瓯海道尹管辖,此后馆名与管辖机关屡经更改。图书馆常年经费来自府学田租及戏捐,六县略有补助,显得十分拮据。但由于历任馆长倾心于地方文化事业,几代馆员惨淡经营,使馆藏逐步丰富,服务功能不断拓展,社会地位和影响得以较快提升。

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梅冷生任内员工几度将善本、珍本图籍运至山区保藏,使珍贵文献安然无损,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许。战后又接收了敬乡楼、养心寄庐等多家藏书,使藏书总数增至八万册。抗战后期至解放前夕,经费极其困难,一度靠募捐与借贷度日,仍坚持开放,并举办学术讲座,为进步青年提供种种方便。

1949年5月温州解放,图书馆由人民政府接办,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1950年6月更名温州市立图书馆,1955年改为现名。由于梅冷生馆长及时提出建议,温州地区名家的藏书在土改中得到妥善保护,并悉归市图书馆接收。同时还接受玉海楼等公私藏家的赠书,馆藏古籍增至20万册,编目上架计15万册(复本未在内)。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图书馆面貌日新月异,1986年建成上村路古籍分馆,1998年10月园西巷馆舍落成开放,2005年12月迁入市府路新馆。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温州市图书馆各项工作齐头并肩,与时俱进。近几年来,书刊与电子文献藏量大幅度提高,图书馆专业服务队伍逐渐壮大,服务功能与水平不断提升。温州市图书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创立鞋、服装专业图书馆。为进一步拓展延伸服务,增设县前头、黎明路两个分馆及各县(市、区)业务分馆。同时在读者服务、信息共建共享、信息咨询与开发、读书活动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社会效益显着。

温州市图书馆恪守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职能,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场馆布局

温州市图书馆实行开架式服务,全馆分为七层:一层为多功能厅和展览厅,二层为服务大厅和亲子借阅区,三层为社科文献借阅区,四层为科技文献、多媒体资料及现刊外借区、信息参考区,五层为报刊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六层为鞋服特色服务区、自习区,七层为古籍阅览区、地方文献阅览区。

馆藏资源

作为温州市图书文献收藏和利用及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中心,全馆现有纸质藏书150万余册(古籍16万余册),各类电子图书70余万册。

服务指南

读者活动

温州市图书馆每年联合社会各界面向读者举办各类公益性讲座、展览等读者活动近200场。较成熟的讲座品牌包括“籀园讲坛”“大榕树市民学堂”“文明大学堂”“女性课堂”等。每年举办系列主题品牌活动有“中外经典诗文朗诵会”、“新温州人演讲比赛”、“温州市英语之星大奖赛”“元宵灯谜活动”等。这些活动面向社会,吸引了大量读者和非读者市民的参与,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市民接受终身教育的第二课堂。

文献开发

自2001年7月至2007年3月,温州市图书馆承担负责《温州文献丛书》的编辑整理工作,抢救和挖掘乡贤着作中的抄本、稿本及孤本。《丛书》分四辑完成了整理出版计划,共计40种48册2000万字。《丛书》不但在国内发行情况良好,还通过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到美、德、韩、日等国。继《温州文献丛书》(7部馆员承担)后又启动了《温州文献丛刊》,目前已出版10部(4部馆员承担)。

近年来,相继启动《温州历史文献集刊》《温州方言文献集成》《馆藏日记丛刊》整理编辑工作。2011年3月温州市图书馆受市政府委托承担《温州通史》编纂工作,计划六到八年内完成。此外,为了促进阅读传播,温州市图书馆十四年来坚持编发《温州读书报》,受到学术界人士的肯定,也得到兄弟图书馆和广大读书人的欢迎。

特色服务

温州市图书馆结合地方的经济优势,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馆。先后创办了“鞋都图书馆”和“服装图书馆”,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之路。2005年底新馆落成之际,温州市图书馆将“鞋都图书馆”与“服装图书馆”的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合并成立了“特色图书馆”。特色馆藏有国内外顶级鞋类专业期刊及精品服装书籍等专业信息资源。先后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联手创建了鞋业和服装业的“教学科研基地”,由该院、校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在馆内进行现场授课,使图书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和企业未来设计中坚的孵化场。

自动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正深刻地影响着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本着读者至上,提升服务的理念,温州市图书馆不遗余力地吸收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朝着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的目标不断前进。在原有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INTERLIB)的基础上,温州市图书馆自主设计研发了一卡通系统,采用RFID无线射频读者卡,集读者身份识别、借阅登记、电子钱包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既方便了读者的使用,也简化了图书馆的管理,在每个楼层都配备了OPAC检索机和自助复印机。

社团组织

为了进一步推广阅读,近两年来,温州市图书馆先后成立读书话剧社、音乐沙龙、温图服饰文化沙龙、籀园品书会,并以此为平台开展各类活动,提高读者素养、充实文化生活。

人文关怀

温州市图书馆设有盲文借阅区、休闲书吧,提供免费寄存包、免费开水、文献自助复印、传真等服务。

温州市图书馆秉承“公平、公益、开放”的服务理念,凭借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大开间布局,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优化阵地服务,每年接待读者、文献借阅册次逾200余万,充分地发挥了公共图书馆应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能,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入选中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评定的“读者喜爱的图书馆”;被授予“国家一级图书馆”“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图书馆先进集体”“浙江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文明服务示范点”“温州市对外宣传采访基地”等荣誉称号。

社会荣誉

温州市图书馆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读者喜爱的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先进集体,连续数年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百花杯金杯奖等荣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