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大学

渝州大学

综合类公办院校
重庆工商大学(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TBU),于1952年始建,坐落于中国直辖市重庆,由中央和地方共建、重庆市人民政府主管的综合类公办院校。其前身是西南军政委员会于1952年批准成立的重庆机电工业学校。该校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于2002年1月18日合并组建而成。并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重庆市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重庆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中文名:重庆工商大学 外文名: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简称:CTBU 创办人: 办学性质:公办高校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主管部门:重庆市人民政府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 博士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大路漫漫其修远长》 院训:厚德博学、求是创新 院歌: 地址:南岸校区: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院校代码:11799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学校类型:综合 主要院系:经济学系、管理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学校概况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1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重点支持高校,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党委获批全市党建“双创”示范高校创建单位,学校获评“重庆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庆工商大学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构建了涵盖7个学科门类、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设有18个教学学院,80个本科专业(73个专业招生),其中有13个国家“一流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9个重庆市“一流专业”,5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2个市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改革试点项目。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项目(应用经济学),1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在软科2020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分别排名前第28位和前第67位),10个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8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00余人。有双聘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特殊支持计划”人选、重庆英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百人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优秀教师代表。

基础设施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设备,有60个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500多万元。近年来已完成部、省、市和教委下达播送科研项目2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500篇,申请专利19项,已获授权的达13项。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真空滤油系列产品,荣获第45届“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已形成规模开发,年产值达5100万元,被重庆市政府列为“科技兴渝百亿工程”滚动项目,产品销往国内包括台湾在内的所在省市,已出口美、德、泰、印、越、塞、缅、古巴等国。“药用蚯蚓酶”、“便携式摘录”等项目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学校办有《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版)、《渝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两大学术期刊。

学校占地面积426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校20周年,已为国家培养了20000名建设人才。学校根据重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现代科学进步的需要,在发挥现有优势,进一步强化骨干基础学科的同时,积极更新改造部分传统学科、拓宽专业口径、调整培养目标和科研方向,积极发展应用、新兴学科。

学术期刊

《西部论坛》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工商大学主办的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期刊设有城乡统筹与农村改革、西部研究、空间经济与区域发展、产业经济、综合配套改革探索、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经济思想财政金融等栏目。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2017年版)来源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工商大学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理论与实践、管理论丛、社会学研究、社会工作研究、长江传媒论坛、哲学研究、经济史研究、法学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政治、法律、历史、教育、重庆地域文化研究、教学研究、图书馆学等栏目。学报是《新华文摘》收录期刊、《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期刊、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国报刊索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工商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学报设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及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包装与食品工程技术、自动化及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体育科学、环境科学与化学、生物与食品科学、包装与印刷工程、综述评论等栏目。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期刊网(China Journal Net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专业设置

学校注意加强学科的交叉、结合和渗透,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了人文、社会、自然、技术、生命、现代工程和管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结构格局。学校设有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学、旅游学、经济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及仪表工程、化学及化学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及电子工程、包装与食品工程、体育等12个系,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整理经教育部核定的本科专业有21个,即:金融学、社会工作、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统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包装工程、食品工程、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去年新申报的印刷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电子商务4个本科专业将在今年招生。

办学宗旨

学校以育人为宗旨,以“厚德博学”为校训,教育与经济、社会相结合,坚持抓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形成了优良传统和校风。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除在第一课堂列入素质教育的课程之外,还专门制订了《渝州大学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面向学生开展学术讲座,繁荣学生科技活动,活跃校园文体生活,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实施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计划等,并组织了学生艺术团、合唱团,举办戏剧节、文艺演出、音乐会,送文艺、文化下乡,增设了售书亭、休读点,活跃了第二课堂,进一步完善了素质教育体系。

学校有着“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良好学风,广大学生勤学守纪,积极创建文明寝室和教室,文明寝室合格率在80%以上,见义勇为的学生相继涌现,充分展现了新世纪青年大学生的风采。

教学成果

建校以来,取得科研成果5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出版学术着作300多部,一些研究领域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的科研中心和学术交流窗口。学校逐步建立和健全了规范的科研管理体系,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争取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度增长。“九五”期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22项,横向课题14项,重庆市各委办局项目73项。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30多项,其中《中国水生杂草》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TY-II透平油专用滤油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丰富多彩,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及校内副教授以上的高职人员每年为学生、教师作学术报告80次以上,参听人数达到1.8万人次。

在教师科研的带动下,学生也积极开展科技社团活动,参与全国及重庆市组织的“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等比赛,均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例如数学建模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2项,重庆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三等奖多项。2001年“挑战杯”赛获重庆市奖励6项,其中2项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比赛。一项取得全国特等奖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交流

学校与国外学术交流日益扩大,先后与美、日、法等国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固定的校际交流关系,与欧洲派斯集团合作创办了渝大派斯国际经济管理学院,还与全国各地院校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协作关系,开辟了校际合作培养人才和合作科研渠道,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互聘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实质性的合作。每年均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并多次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