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术学院

清华美术学院

高等设计艺术院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所高等设计艺术院校,汇集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美术教育家、民族民间艺术研究者和海外留学归来的艺术家、设计家,在此后近四十年里是中国设计艺术领域唯一的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设计艺术院校,学院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一直主导着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始终引领着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走向。1999年11月并入清华大学,开始了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的新篇章。[1]
    中文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外文名: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高等设计艺术院校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历史沿革

1956年5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院的师资队伍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清华大学营建系等单位的专业教师及若干名海外归来的专家共同组成。11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北京马神庙白堆子正式举行建院典礼(此日被定为院庆日)。当时,学院下设染织美术、陶瓷美术和装潢设计三个系;同时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所,下设美术委员会和科学委员会;另有理论研究室、刺绣研究室、服装研究室、家具研究室、张景祜泥塑工作室和汤子博面塑工作室。

1957年经由轻工业部调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迁入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4号。同年,学院归属文化部领导。增设室内装饰系。

1958年9月,创办当时唯一的一本工艺美术类综合性学术刊物《装饰》杂志。

1960年5月26日,经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教小组批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12所艺术院校被文化部定为重点学校。

1977年恢复高考,招收“文革”后第一批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

1980年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中心”(1985年改为“环境艺术研究设计中心”),结合教学、科研,对社会展开艺术设计和创作的有偿服务。同年6月,《装饰》杂志复刊,并出版丛刊《工艺美术论丛》。创办服装设计专业,招收服装设计专科生。

1982年招收服装设计本科生。

1983年成立工艺美术史系,该专业成为国内唯一的博士点。

1984年建立工业设计系和服装设计系。

1986年3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楼落成,建立实验室管理处,设木工、印染、服装、漆艺、陶瓷、印刷、摄影、装裱、电脑、电教等工艺实验室。相继设立“平山郁夫奖学金”、“枫华奖学金”、“张光宇艺术奖”和“王已千创作设计研究奖”等奖励基金,激励全院师生勇攀艺术高峰。

1989年学院先后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华盛顿大学美术学院、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法国巴黎国立装饰艺术学院、德国斯图加特造型艺术学院、韩国东亚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关系,聘请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德国著名工业设计家雷曼、美籍华裔著名画家丁绍光和日本著名工业设计家平野拓夫为学院名誉教授,同时还聘请国际和国内艺术设计领域的数十位著名专家和学者为客座教授。

1998年9月,根据国务院部委撤并所属院校划转的精神,学院划归北京市。

1999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精神,经教育部批准,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简介

学院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加强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习中外各民族和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注重学术交流,关注和研究国内外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动向;提倡严谨治学、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强调设计为生活服务,设计与工艺制作、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培养学生敏锐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做贡献的意识;创造活跃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院具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还设有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1年1月,“设计艺术学”由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改革开放以来,全院师生在国内外各种重大艺术设计创作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先后出色地完成国家和国际重大艺术设计项目200余项,共获国际和国内各类奖项30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300多部,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播放专题教学片和电化讲座教材100余部。目前,学院正在申请国家社科类重点实验基地。

学院下设设计、美术和史论三大分部,一个培训中心。其中设计分部由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系和信息艺术设计系组成;美术分部由绘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和基础教研室组成;史论分部由艺术史论系和《装饰》杂志社组成。学院拥有一批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艺术家和学者。目前共有教师195人,其中教授54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84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实验手段先进。

学院实行学分制,按分部招生。新生入学后,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程,不分专业方向;第二年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和个人志向,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在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学院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和设计艺术学科的优势,加速发展美术学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及时吸收国内外设计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最新成果,加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以创作、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探索面向21世纪设计艺术学科和美术学科的合理结构,努力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一流的美术学院。

专业介绍

染织艺术设计

专业内容为纺织品艺术及应用的综合设计,涉及建筑、室内、服装、交通工具、染化工程、织造工程、造型艺术等。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外染织装饰纹样及文化发展史的基础上,对传统染织艺术设计和现代染织艺术设计的知识及科学信息技术和相应的市场知识有较全面的理解。并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整体设计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工艺制作技能和系统设计的方法,具备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及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

主要课程:纺织材料学、传统染织工艺、服饰效果设计表达、室内装饰设计表达、计算机设计表达、印染艺术设计、编织艺术设计、刺绣艺术设计、汽车织物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地毯设计、室内纺织品设计、服饰面料设计、染织CAD应用、中外染织纹样史、专业文化考察等。

服装艺术设计

专业内容为服装、服饰的综合设计,涉及市场营销、消费心理、造型艺术、纺织、流行、信息等内容。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服装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综合表达能力。通过对中、西及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范例的教学,掌握服装造型、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方法,确立系统、科学的制装概念。具备合理运用材料与工艺及管理和经营能力。

主要课程:

中外服装发展史及服装设计理论、服装市场营销学、设计管理学、人体工程学、服装设计、服饰设计、服装材料学、立体剪裁、平面剪裁、服装工艺等。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与社会需求、大众生活联系紧密的综合性设计专业,密切把握社会文化生活脉搏,引领大众审美取向,提高大众生活品质是专业的显著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中外平面设计的沿革与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敏锐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现代设计案例型及实验型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综合的设计表达能力。

主要课程:

综合造型基础、摄影基础、字体设计基础、中国传统装饰基础、构成基础、设计基础、专业理论、标志设计、创意字体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销售设计、书籍形态、插图、书籍整体设计、海报设计、印刷工艺等。

广告设计

广告设计是信息传播方式的设计,其特点是通过视觉表现方式来传达信息。专业内容涉及:市场营销、传播学、媒体等相关知识领域,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全面的了解广告活动的运作程序以及掌握广告创意的思维方式、设计原理和良好的表现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广告概论、广告心理学、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文案、品牌销售与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等。

影像艺术

影像艺术是负载于现代传播媒体的静态、动态影像及视听艺术的综合性艺术设计。其专业内容涵盖动画、摄影、数码媒体、动漫等。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现代传播媒体中影像艺术的传播方式、特征及创作、制作技术与方法。具备造型艺术、视听艺术的综合审美及系统的设计表达能力。

主要课程:动画艺术概论、动画前期创意、动画美术设计、动画行为规律、原动画技法与后期制作、影视语言、摄影基础、摄像基础、视频编辑、音频编辑、动漫艺术表现、网页设计。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建筑内部空间视觉形象与环境系统功能的综合设计,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通过对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典型范例的教学,掌握室内空间造型、界面装修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确立完整的空间与尺度概念,具备合理运用材料与工艺的能力。

主要课程:制图与透视、设计表达、人体工程学、材料构造与工艺、建筑设计基础、陈设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环境照明设计、环境色彩设计、环境绿化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外建筑与园林史等。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城市空间视觉形象与建筑景观系统的综合设计。通过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城市、建筑、园林设计的发展史,具有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通过对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典型范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总体平面规划、空间形态、景观构成要素等设计方法,具备对环境景观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和设计实施、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

制图与透视、设计表达、地景勘测、建筑形态学、园艺基础、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建筑与园林史、环境行为心理学等。

产品设计

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为广泛的造型艺术、科学技术、人机工程、生产工艺、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设计技能。在产品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的组织与整合能力。本专业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概论、平面设计表达、立体设计表达、造型基础、人机工学应用、材料与成型工艺、设计程序方法、产品设计、系统设计等。

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是现代社会综合性很强并具有行业特点的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意、策划、组织与协作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能,把握时代特征及展示专业发展规律,具备现代科学技术、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对展示设计所涉及的造型、空间、色彩、多媒体以及声光电等手段具备很强的综合运用能力。

主要课程:展示设计概论、展示视觉表达、展示空间研究、展示工程、展示照明、展示设计系列课程、展示策化与管理、多媒体技术应用等。

信息设计

信息设计是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背景孕育产生的边缘性专业方向。该专业结合了诸多设计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其应用极为广泛,如网络设计、虚拟现实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计算机三维动画、信息产品设计等,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有系统的组织策划、思维分析和设计创新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网络应用技能和一定的编程技能。

主要课程:信息设计概论、信息结构设计、结构化写作训练、交互设计、界面设计、计算机高级技术应用、媒介传播理论、信息设计方法与评价、体验设计、信息图形设计、信息设计综合训练等。

中国画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富民族文化特征的造型艺术。其材料、工具、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该专业以教学、创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和课程结构,培养从事中国画创作、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中国绘画比较研究及传统技艺的学习和实践,亦注意其他画种和互补的综合训练,并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全面培养,倡导中国画的继承、创新与变革。

主要课程:白描、重彩、写意(人物、山水、花鸟)、艺术实践、专业创作、中国绘画史、书法和篆刻等。

油画

油画是源自于西方的传统绘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艺术形式及表现方法。油画专业在强调对专业知识和传统技术的深入学习的同时,提倡对不同类型的现代艺术作比较与研究,探索中国油画的本土性与当代性。在教学中既重视专业特性的语言训练,也强调专业自身与其他艺术类型的互补关系,已形成教学、创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完整结构,和与国内外艺术教育及艺术探索互动的教学模式。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静物、肖像、人体)、油画材料与技法、综合材料实验、艺术实践、油画专业创作、中外油画发展史等。

版画

版画是从早期印刷术派生出来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印痕艺术。利用各种不同质地版材、制版材料和工具,采用不同方式制作出变化万千的印痕效果,具有独一无二的复数特征。版画专业以教学、创作、研究并重的发展方向和课程结构。鼓励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掌握版画基本技能并具备独立艺术创作的专门人才,在教学中不仅注重传统技法的学习和研究,同样重视向其它视觉艺术的延伸。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综合材料版画艺术实践、专业创作、中外版画史等。

壁画与公共艺术

本专业方向涵盖壁画与公共艺术领域,注重艺术形态与城市整体空间存在关系的研究,注重对当代文化精神与审美品质的研究,注重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目标是培养在壁画与公共艺术领域有独立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白描、重彩、金属工艺、漆工艺、纤维工艺、陶瓷工艺、综合材料、建筑风格导引、艺术实践、专业创作、中外壁画史等。

雕塑

倡导艺术理想和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系统化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传统、立足当代、关注未来,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理论学识和创造性艺术实践能力的雕塑创作、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具象雕塑、装饰雕塑、民族雕塑、环境雕塑,实验性雕塑等。

荣誉教授简介

名誉教授:袁运甫

工艺美术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国务院授以突出贡献专家津贴。作品有壁画《巴山蜀水》、《山魂水魄》、《中国天文史》、《祥和之都》、《华夏之光》,金属悬雕《翔》等。出版有《装饰绘画论》、《悟艺集》、《袁运甫彩墨画集》等。主编有《中国当代装饰艺术》。

名誉教授:陈汉民

工艺美术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标徽图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的著作有《安全标志》、《公路标志及路面标线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发表的论文有《标志设计点滴谈》、《包装装潢设计的定位及文字设计》和《法国的橱窗》等。创作设计有中国农牧渔业部农业奖章、“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教育先进教师奖章、国庆三十五周年纪念章等;华夏男用系列化妆品包装一套,获一九八六年全国小包装大奖赛荣誉奖;设计《民居图》邮票一套(十四枚)、首日封一套(四十枚,指导设计并绘制),日本一九八六年评为世界十佳邮票之一。

其作品还有:中国农业银行标志,中国工商银号标志,九七香港回归标志,重阳节标志等。

名誉教授:余秉楠

工艺美术家。原中央工艺美术院教授。1956年鲁迅美术学院毕业,1962年毕业于民主德国莱比锡版画与书籍艺术高等学校。回国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主任、教授。装帧设计有《我们与艺术》(在民主德国获“最美的书”奖)、《小丑汉斯》等。著有《装潢设计》。

兼职教授:高中羽

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聘请专家,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空间艺术研究所--北京奥运城市形象规划顾问,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城市形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全国市级电视广告联席会高级顾问,国际商业设计师协会中国总部专家,中国包协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设计年鉴”主编。主要研究方向:经营文化软战略与企业系统形象设计主要研究课题:“品牌经营”、“系统形象整合设计”、“企业经营生态事理文化”、“城市文化与形象建设的理念与策略”等。主要著作:《经营与形象》、《视觉表现28谈》、《重整元点》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