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草

凉粉草

唇形科凉粉草属植物
凉粉草,又名:仙人草,仙人冻,仙草,为唇形科植物,花萼开花时钟形,长2-2.5毫米,密被白色疏柔毛,脉不明显,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片特大,先端急尖或钝,侧裂片小,下唇全缘,偶有微缺,果时花萼筒状或坛状筒形,长3-5毫米,10脉及多数横脉极明显,其间形成小凹穴,近无毛或仅沿脉被毛。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小,长约3毫米,外被微柔毛,内面在上唇片下方冠筒内略被微柔毛,冠筒极短,喉部极扩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宽大,具4齿,2侧齿较高,中央2齿不明显,有时近全缘,下唇全缘,舟状。雄蕊4,斜外伸,前对较长,后对花丝基部具齿状附属器,其上被硬毛,花药汇合成一室。花柱远超出雄蕊之上,先端不相等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黑色。花、果期7-10月。[1]
    中文名:凉粉草 拉丁学名:Mesona chinensis Benth. 别名:仙人草,仙人冻,仙草,尖萼鱼黄草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超目: 目:管状花目 亚目: 科:唇形科 亚科:罗勒亚科 族:罗勒族 亚族: 属:凉粉草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凉粉草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中国台湾、浙江、江西、广东、广西 命名者及年代:Benth.,1861 保护级别: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气候,当日气温达到20℃以上时,生长旺盛,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时生长缓慢,10℃以下时就难以生长,0℃以下时,地上部分坏死,以宿根越冬。忌干旱和积水,生长发育期间雨水充足常能达到高产,但若积水浸泡超过2天就会造成烂根。较耐荫,在日照时间≤8小时的光照环境下生长较好。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深厚,肥沃,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为好,在干旱贫瘠土壤上生长的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生态习性n

国内产地:台湾,浙江,江西,广东,广西西部。

生境:水沟边及干沙地草丛中。

物候期:花、果期7-10月。n

形态特征

生活型:一年生草本。

株:高达1米。枝:枝及茎被柔毛及细刚毛,后脱落无毛。

叶:叶窄卵形或近圆形,长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具锯齿,两面被细刚毛或长柔毛或脱落无毛,下面脉被毛;叶柄长0.2-1.5厘米,被平展柔毛。

花: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总状花序;苞片圆形、菱状卵形或近披针形,先端尾状骤尖,具色泽;花梗长3-4(-5)毫米,被短毛;花萼长2-2.5毫米,密被白色柔毛,上唇中裂片先端尖或钝,下唇偶微缺;花冠白或淡红色,长约3毫米,被微柔毛,喉部膨大,上唇4浅裂,2侧裂片较中央2裂片长,有时上唇近全缘;前对雄蕊较长,后对雄蕊花丝下部被硬毛。

果:小坚果黑色,长圆形。

异名来源

仙人草(《职方典》),仙人冻(《纲目拾遗》),仙草(《中国药植图鉴》)。

繁殖方法

凉粉草的根、茎或种子均可作为繁殖材料,但凉粉草结实率低,种子小而少,采集困难,加上种子发芽率低,所大田生产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方法。也可通过组织培养由凉粉草茎尖或带腋芽茎段诱导出完整植株。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长约15~50厘米,枝疏长毛。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4厘米,先端稍钝,基部渐收缩成柄,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疏长毛;着生于花序上部的叶较小,呈苞片状,卵形至倒三角形,较花短,基部常带淡紫色,结果时脱落。总状花序柔弱,长5~10厘米;花小,轮生,柄长约3毫米;萼小,钟状,2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结果时或筒状,下弯,有纵脉及横皱纹;花冠淡红色,长2.5毫米,上唇阔,全缘或齿裂,下唇长椭圆形,凹陷;雄蕊4,花丝突出;花盘一边膨大。小坚果椭圆形。花期秋季末。分布我国南部。

采集

夏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或晒至半干,堆叠焖之使发酵变黑,再晒至足干。

药材

干燥全草,多切成长约20厘米的段。茎方形,被灰棕色长毛,外表棕褐色或黑色,有沟槽,幼茎常扭曲;质脆易断,中心有髓。叶对生,多皱缩,纸质,稍柔韧,不易捻碎,长圆形或卵圆形,两面皆被疏长毛。花不常见。气微,嚼之味淡甘,有胶性。

功用主治

植株晒干后可煎汁与米浆混和煮熟,冷却后即成黑色胶状物,质韧而软,以糖拌之可作暑天的解渴品,广东、广西常有出售,广州一带称为凉粉,梅县一带称作仙人拌、仙牛拌。病虫防治

病害

主要有根结线虫病、锈病、立枯病和萎凋病。实行水早轮作是预防根结线虫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药剂防治可用20%地虫一冲净1000倍液或3.2%金卷2000倍液灌根,隔10-15天灌1次,连续灌2-3次;锈病可在发病初期喷160倍波尔多液2-3次进行防治;对于立枯病和萎凋病,一旦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烧毁,并在原植株穴上洒生石灰,每穴50-100克。

虫害

危害昆虫有:叶部害虫有斜纹夜蛾、棉大卷叶螟、短额负蝗、线斑腿蝗、棉蝗、中华露螽、甘天蛾、点缘蝽、稻缘蝽、酸叶甲、仙蚜虫、小蝶、稻螟等;茎害虫有蛀茎虫;地害虫有小地老虎、蛴、东蝼蛄、大蟀等。

危较严重的主要有斜纹夜蛾、蚜和地老虎。斜纹夜蛾和蚜虫在生长期间为害地上部茎叶,斜夜蛾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毒本、乐本和百虫光等药剂防治;蚜可用蚜虱净防治。地老虎为害根和茎,中时应注意捕杀,还用敌百虫及鲜草毒饵进行诱杀。

栽培技术.

种苗繁殖:

分株繁殖。春季气温在10-15摄氏度,其宿根开始萌发许多新苗。苗高3厘米以上

凉粉草时,可将蘖生苗分株,连根移栽。

栽培方法:

春夏秋季均可栽培。选择排灌方便的中等肥力沙质壤土较好,株行距15厘米X23厘米,栽后浇水。

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每隔10天追施速效肥1次,30天后中耕除草1次,并用牛栏粪行,即加大了肥力,又可防止长草。凉粉草不易发生病虫害,无需施用农药。

收获加工:

在40-45天能割草1次,留茬5厘米又可旺长,但割后须施速效肥。刈割的鲜草不可堆沤,应及时晒干,25公斤-30公斤为1捆,即可上市场销售。如加工成凉粉,收益更高。

标本分布

浙江:龙泉

福建:南平

江西:武宁,广丰

湖南:武冈

广东:广州、深圳、大埔、新兴

广西:容县、陆川、贺州

海南

贵州:望谟、册亨

台湾:台北、南投、高雄、花莲

香港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