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

海军

在海洋水面作战的军种
海军是个古老的兵种,地中海东部地域是世界海军的发祥地。 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当时建造的兵船是桨船,以撞击战作为战斗的基本战法。到17世纪中期,帆船舰队逐渐取代了桨船舰队,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开始建立常备海军。 18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都加速了海军的发展。时值世界科学知识大扩散,知识青年求真务实,用解决问题而非坐而空谈留下自己的业绩。20世纪初期,一些大国海军开始建造潜艇和水上飞机,从此结束了水面舰艇是海军唯一兵种的时代,各国海军创新能力和官、产、学,团结奋进是使古老的军种海军焕发生机的根本保证。从此海军开始成为以海制陆、空海一体战、空地海天电磁一体战为发展路线的多种合成军种。
  •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 外文名: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 ,PLAN
  • 装备:舰艇
  • 成立时间:1949年4月23日
  • 下辖舰队: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
  • 现役兵力:23.5万人
  • 司令员:董军
  • 政委:袁华智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海军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它以战船或舰艇为主线,从原始简单的古代战船,发展到多系统的现代舰艇,从个别分散的技术推演出密集综合的技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过程。

木质桨帆战船时代

古代埃及、腓尼基、中国、希腊是世界造船和航海的发源地。古代埃及的造船和航海历史最为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最早的战船于公元前1200多年出现于埃及、 腓尼基和希腊,主要用桨划行,有时辅以风帆。

英国、瑞士和其邻近地区,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1万年前远古时期的独木舟。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国家已建立海上舰队,有双层和三层桨战船,首柱下端有船首冲角。古代史上著名的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146)中,罗马舰队用这种战船击溃海上强国迦太基,建立了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

中国造船技术在历史上一度处于领先地位,在7000年前已能制造独木舟和船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已建造用于水战的大型战船。中国在三国时期(220~280),有高三、四层的"楼船"以及"蒙冲"、"走舸"、"赤马"等多种船型,并且已有风帆战船。南北朝时期发明车船(亦称车轮船、轮桨船),以脚踏木轮推进。公元11世纪,中国已将指南针用于舟师航海。唐、宋时期(618~1279)使用了水密隔舱、减摇舭骨,舰船建造工艺方面采用画"船样"设计施工、铁钉联接、桐油加麻丝捻缝技术、船渠修造、仿照船模造船、滑道下水等,木质舰船建造技术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明代(1368~1644)已有关于造船的专著《南船记》、《龙江船厂志》;关于航海技术的专著《指南正法》、《渡海方程》,以及涉及大量战船武备的《武备志》等。在明末抗击后金的斗争中,登莱巡抚袁可立已有成建制的海军参与战斗,并取得了良好战绩。“(袁可立)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鰂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

15世纪,中国舰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适航性最好的船舶。郑和(1371 或1375~1433或1435) 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已能综合使用陆标导航、罗经指向、天文定位、计程、计时等技术, 留下了著名的《郑和航海图》。西方帆船舰队的发展,帆装和驶帆等技术的日趋完善,对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地的掠夺和开发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古代海军兵器除刀、矛、弩、矢等冷兵器外,还有专门用于水战的长钩矛、长斧、钩拒、拍竿等。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最早出现火药武器。明(单级和二级火箭雏形)等火药武器;最迟在明洪武十年(1377)中国战船开始装备金属管形火器──火铳;明代唐顺之(荆川)所辑 《武编》(1549)记载有人工操纵的"水底雷"等。古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海军技术发展缓慢,使用木质桨帆战船,一直延续几千年。船上战斗人员,主要使用刀、矛、箭、戟、弩炮投掷器和早期的火器等进行交战。

机器动力钢铁战舰时代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冶金、机械和燃料工业的发展 ,使得造船的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和建造工艺发生了根本变革,为近代海军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军舰开始采用蒸汽机主动力装置。初期的蒸汽舰,以明轮推进,同时甲板上设置有可旋转的平台和滑轨,使舰炮可以转动和移动。与同级的风帆战舰相比,其机动性能和舰炮威力都大为提高。

19世纪30年代,发明了螺旋桨推进器。此后,法、英、俄等国海军都装备蒸汽舰。60年代出现鱼雷后,随即出现装备鱼雷的小型舰艇。70年代,许多国家的海军从帆船舰队向蒸汽舰队的过渡已基本完成,海军的组织体制、指挥体制进一步完善,军舰日益向增大排水量、提高机动性能、增强舰炮攻击力和加强装甲防护的方向发展,装甲舰尤其是由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组成的主力舰,成为舰队的骨干力量。

20世纪初,柴油机-电动机双推进系统潜艇研制成功,使潜艇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海军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兵种--潜艇部队。英国海军装备"无畏"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以后,海军发展进入"巨舰大炮主义"时代。英、美、法、日、意、德等海军强国之间,展开以发展主力舰为中心的海军军备竞赛。美国人A.T.马汉提出的海权论理论,适应了这种海洋战略的需要,为海军大国所推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主要参战国海军共拥有主力舰150余艘,装备鱼雷的小型舰艇成为具有可以击毁大型战舰的轻型海军兵力。20~30年代,海军有了第一批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岸基航空兵也得到发展,海军航空兵成为争夺海洋制空权的主要兵种。至此,海军已发展成为由多兵种组成的,能在广阔海洋战场上进行立体作战和合同作战的军种。

第二次世界大战飞机时代

由于造船焊接工艺的广泛应用、分段建造技术和机械、设备的标准化,保证了战时能快速、批量地建造舰艇。舰载机的研制和使用技术日趋成熟,在提高飞机投弹命中概率的基础上,又解决了鱼雷攻击的技术,其攻击效果超过重型舰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舰载航空兵、航空母舰和潜艇,有了迅速发展。交战双方主要海军国家拥有航空母舰总数,由战前的近30艘,发展到140余艘;潜艇由350艘发展到1500余艘,它们成为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逐渐失去主力舰的地位。在袭击塔兰托、袭击珍珠港、中途岛海战、珊瑚海海战、菲律宾海战、大西洋之战中舰载航空兵和潜艇显示出强大的突击威力;航空母舰编队或航空母舰编队群的机动作战、潜艇战和反潜艇战成为海战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方式。

磁控管等电子元器件、微波技术、模拟计算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出现了舰艇雷达、机电式指挥仪等新装备,形成舰炮系统,使水面舰艇攻防能力大为提高。潜艇对水面舰艇和海上交通线的严重威胁,推动了声纳和鱼雷、深水炸弹等反潜武器的发展。对海洋环境中目标所具有的磁性、水压、光电、音响、温度等特定物理场的研究,促进了潜艇、反潜舰艇、反水雷舰艇、水中武器和水中探测设备的需要,发展了各型勤务舰船和登陆作战舰艇,加强了海军基地作战指挥、海岸防御、舰艇和飞机驻泊、勤务保障、装备修理等体系的建设,所需的各种技术也逐步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海军技术从吸收应用、派生、移植基础技术,逐渐地自主发展成为专门技术。

当代现状

自人类进入了核时代,核导弹、核鱼雷、核水雷、核深水炸弹便相继出现,潜艇、航空母舰和巡洋舰向核动力化发展;20世纪50~60年代,喷气式超音速海军飞机搭载航空母舰之后,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直升机等又相继装舰,使大、中型舰艇普遍具有海空立体作战能力;潜射弹道导弹、中远程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舰空导弹、自导鱼雷、制导炮弹等一系列精确制导武器装备海军,进一步增强了现代海军的攻防作战、有限威慑和反威慑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军用卫星、数据链通信、相控阵雷达、水声监视系统、超低频对潜通信、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海军武器装备正逐步实现电子化、自动化、系统化,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使海军技术发展成为高度综合的技术体系。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拥有海军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组织编制各不相同。随着国际贸易和航运的日益扩大,海洋开发的扩展,国际海洋斗争日趋激烈。濒海国家都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不断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发展海军的新武器 、新装备 ,提高统一指挥水平和快速反应 、超视距作战能力。海军大国仍将注重核动力舰艇、舰载航空兵和具有核进攻能力的兵种及远程海空预警部队的发展,并重视协调各兵种、舰种及支援保障勤务部队的均衡发展,以增强战略袭击能力和在海洋上机动作战、夺取制海权的能力,提高濒海地区攻防作战能力和应急快速部署能力。其他濒海国家,多数将注重加强海军近海攻防作战能力,少数国家将进一步发展海军远洋作战能力。

未来趋势

美国高级计划研究局近日宣布新启动“战术利用侦察节点项目”,或称之为“燕欧”项目,设想利用较小型的舰艇作为中空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的机动发射与回收平台。按照计划,下一代无人机将能够在小型水面战舰上起降,从而拓展美军无人机的作战范围,使之能够触及更加遥远的战场。

“燕欧”项目难度大

美国高级计划研究局近日宣布新启动“战术利用侦察节点项目”,或称之为“燕欧”项目,设想利用较小型的舰艇作为中空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的机动发射与回收平台。这种平台将用来运载非武装间谍无人机和用于执行“打击”任务的无人机。

“燕鸥”是对美国海军对其一个重要无人机开发项目的补充。美国海军希望配备有导弹与先进间谍设备的无人机,能够在全尺寸航母上起降,这是航空史上难度最大的动作之一。美国海军目前正利用一架宽62.1英尺的蝠翼形X-47B无人机进行试验,预计首次在航母甲板上起飞X-47B无人机。

“燕鸥”项目的一个具体要求是:尚未完成设计的“燕欧”无人机必须能够携带重达600磅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从起飞舰艇开始飞行600至900英里。这使“燕欧”无人机处于美国空军的“捕食者”与“收割者”无人机处于同一级别——美国空军的这两种无人机都能够持续携带摄像机、导弹以及卫星通讯设备,飞行12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在美国高级计划研究局的概念设想中,描绘了一架类似“捕食者”的无人机,从“伯克”级驱逐舰上起飞——这款舰艇是美国海军的主力战舰,较濒海战斗舰重三倍,但飞行甲板相对较小。这无疑给“燕欧”无人机项目带来诸多挑战,其中包括开发可靠的发射与回收技术,使大型飞机得以从体积较小的舰艇上起飞;设计一款航程、续航能力、有效荷载均可比拟陆基无人机的舰载无人机;确保整个系统能够以最小程度的舰艇改造,并确保无人机行动与维护人员需求最低;确保新型无人机可适应舰上有限的空间。美国高级计划研究局计划分三个阶段推出“燕欧”无人机,耗时近40个月时间,推出全尺寸发射与回收验证机。

全部军舰变成无人机平台

“燕欧”将成为美国海军无人机的重大飞跃。目前美国海军能够从驱逐舰和其他舰艇上起飞10英尺宽的“扫描鹰”无人机,能够从濒海战斗舰上起飞“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除研发X-47B原型机以及其航母舰载衍生型无人机之外,美国还在研发陆基非武装巡逻“广域海上监视(BAMS)”无人机,该款无人机以美国空军的“全球鹰”无人机为研发基础,而“全球鹰”无人机的体积与波音737相近。从理论上讲,“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能够借助美国多数水面战舰起飞——美国海军列装有122艘水面战舰——但这种无人机在航程、速度和载荷方面欠佳。因此,美国缺少一种中等重量无人机:一款占用甲板空间小,并可在多种水面舰艇上起降的速度快、航程远的武装无人机。

据美国高级计划研究局称,研发可靠发射与回收技术,是“燕欧”无人机项目面临的一个重要技术障碍。濒海战斗舰和驱逐舰没有可供无人机从长跑道上起飞所需的甲板空间,因此它们依靠借助飞机弹射器起飞的“扫描鹰”无人机和垂直起飞的无人直升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美国海军4艘二战时期的战列舰配备有“先锋”无人机——体积约为“扫描鹰”无人机的两倍——这些无人机借助捆绑式助推器发射升空。

“先锋者”无人机借助一道悬网着舰,“扫描鹰”无人机则借助悬空线着舰,而“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则垂直着舰。与旧式无人机相比,高性能、固定翼无人机需要更强大的推动力,着舰难度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直升机制造商贝尔公司设计了一款小型“鹰眼”倾转旋翼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类似同为该公司的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可像直升机一样起飞和降落,但受益于其发动机短舱,这款无人机能够像飞机一样巡航飞行。不过,“鹰眼”无人机从未找到买家,最终被废弃。“燕欧”无人机项目很可能会令“鹰眼”无人机项目复苏。

如果“燕欧”无人机获得成功,美国高级计划研究局将做好扩大美国海军无人机的规模,很可能会把几乎所有军舰转变成移动无人机基地。

各国海军

美国海军

美国海军(英语:United States Navy,缩写:USN或U.S. Navy)是美国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军种,负责管理所有与海上军事行动有关的事务。

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

美国海军下设七个舰队,约500,000现役和预备役军人、279艘现役军舰和4,000架飞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吨位最高、装备最先进、总体实力远超于其他国家的世界上最强的海军。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均归属于美国海军部领导。海军部则是美国国防部下属三个军种部门之一。海军部设于五角大楼内, 又称为“华盛顿海军大院”,它由三个中央单位组成:海军部长办公室、海军作战部、海军陆战队总部。另外,美国海岸警卫队在战时受海军领导。

美国海军(United States Navy,简称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一个分支,负责管理所有与海军有关的事务。”美国海军目前有近500,000现役或预备役军人、279艘现役军舰和逾4,000架飞机。

《美国宪法》赋予美国国会“配备和保持海军”的权利是美国海军建立的基石。美国海军的前身是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建立大陆海军,于1790年解散。后由于美国船只受到北非海盗的袭击,因此,1794年,国会通过法案组建美国海军并订造了六艘军舰:“宪法号”、“群星号”、“合众国号”、“国会号”、“总统号”和“切萨皮克号”,由费城造船师约书亚-汉弗莱斯设计,1797年建成下水。美国海军登上世界舞台是在20世纪,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欧洲战场到太平洋战场,从珍珠港事件到日本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美国海军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随后的冷战中,美国海军又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核威慑和全球对抗的重要力量。

21世纪,美国海军在全球例如东亚、南欧以及中东等地都有着相当规模的部署,并有能力将力量投射到全球沿海地区,参与和平维护和区域战争,在美国外交和防御政策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虽然冷战之后舰只和军职人员有所减少,但美国海军依然在技术发展方面投下巨资。美国海军舰只的吨位比排在其后的17国海军舰只吨位之和还要大。

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海军可分为舰艇部队、舰队航空兵、海上勤务部队和岸基部队4个兵种,一般按照行政管理和作战指挥两个系统进行编组和行动。

截止2013年,海军编有两洋舰队,即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11个航母战斗群,11个舰载机联队;主要装备有84艘潜艇、143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含航空母舰11艘、导弹巡洋舰22艘、导弹驱逐舰62艘、导弹护卫舰49艘)、2900架飞机(作战飞机1728架)、1500架直升飞机(含武装直升飞机487架)。

美国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一个分支,负责管理所有与海上军事行动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下设七个舰队,约500,000名现役或预备役军人、279艘现役军舰和4,000架飞机。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均归属于美国海军部领导。海军部则是美国国防部下属三个军种部门之一。海军部设于五角大楼内, 又称为“华盛顿海军大院”,它由三个中央单位组成:海军部长办公室、海军作战部、海军陆战队总部。另外,美国海岸警备队在战时受海军领导。

海军共有九大部门:大西洋舰队、太平洋舰队、中央指挥部、欧洲舰队、 网络战争指挥部、海军预备队、特种作战部、 研考部和补给司令部。

截止本世纪初,海军编有两洋舰队,即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10个航母战斗群,10个舰载机联队;主要装备有84艘核潜艇、143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含航空母舰10艘、导弹巡洋舰22艘、导弹驱逐舰63艘、导弹护卫舰49艘)、2900架飞机(作战飞机1728架)、1500架直升飞机(含武装直升飞机487架)。

美国海军有一所专门培养海军军官的海军学院。美国海军学院的前身为1845年由时任美国海军部长乔治·班克罗夫特创建的海军学校,1850年,海军学校改为美国海军学院。美国海军学院占地338英亩。学员从最初的55人发展至今天的4400人。1933年,美国国会批准海军学院对毕业生授予科学学士学位。课程也从当初的单一固定课程改为今日的23个专业课程。

中国海军

清末民国

在清末海军的基础上,先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继由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和统率的海军。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海军巡洋、长江舰队所属舰船纷纷起义,加入革命行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中华民国海军。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1912~1928年的海军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设海军部,黄钟瑛任海军部总长,汤芗铭任海军部次长兼北伐海军总司令。4月,临时政府迁北京,增设海军总司令处。改任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黄钟瑛为海军总司令。至次年7月编成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共有舰艇40余艘,总排水量约4万吨。对清末主要海军学堂进行部分调整:将江南水师学堂改为南京海军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分为制造学校和马尾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堂、广东水师学堂分别改为烟台海军学校、广东海军学校;改水师练营为海军练营。1912~1913年,先后将江南船坞、大沽船坞、福州船政局收归海军部管辖。1914年12月,海军部改海军警卫队为陆战队(营)。1915年,海军部将接收之吴淞商船学校与南京海军军官学校合并,改名为吴淞海军军官学校。1917年7月,海军总长程璧光、第1舰队司令林葆怿率“海圻”等7艘舰船,由吴淞南下广州,与先期到达广州的“海琛”巡洋舰连同原驻粤2艘舰艇和后来抵粤的练习舰队之“肇和”巡洋舰共11艘舰艇参加护法。从此,海军分裂为北洋政府海军和广州革命政府海军,以后又出现东北海军。

北洋政府海军1917年7月,北洋政府(1912~1927)内阁改组,任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饶怀文为海军总司令。将留北洋的舰艇重新编组为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主要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和福建海面。12月改海军总司令处为海军总司令公署。1918年1月,在福州船政局内组建海军飞机工程处,后改名海军飞机制造处;4月,改艺术学校为海军飞潜学校。1919年制成第一架水上飞机(至1937年共制成各种飞机20余架)。1919年7月,海军部在哈尔滨设吉黑江防筹备处。次年5月,该处改为吉黑江防公署,并以“江亨”等8艘舰艇组成吉黑江防舰队。1922年4月,吉黑江防舰队改归奉天省节制。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海军助直反奉。1923年6月,海军陆战队在福建扩编为暂编海军陆战队第1混成旅。1924年3月,由粤北上之“海圻”等舰艇编为渤海舰队。同年,厦门船坞移归海军部管辖。1927年3月,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宣布脱离北洋政府,加入国民革命军。不久,渤海舰队为奉军吞并。至此,北洋政府海军瓦解。

广州革命政府海军1917年9月,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成立,程璧光任海军总长,林葆怿任海军总司令。将南下各舰编为护法舰队,原广东舰艇编为江防舰队,由江防司令部管辖。1918年7月,总裁制军政府成立,林葆怿任政务总裁、海军部长兼海军总司令。1920年11月,孙中山重组军政府,任汤廷光为海军部长。任林永漠为舰队司令兼署理海军总司令。1921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在广州成立,仍任汤为海军部长。1922年4月,海军闽、鲁两派矛盾激化,部分舰艇策划北归,非常大总统孙中山遂下令收回在粤海军军舰,任温树德为海军总司令、陈策为江防司令。6月,陈炯明叛变,海军被陈控制。1923年3月,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在广州成立,任陈策为海防司令、杨廷培为江防司令、温树德为舰队司令。12月,温被北洋政府收买,率“海圻”等6舰由汕头驶往青岛。1924年5月,大本营将留粤的“飞鹰”等舰编为练习舰队,潘文治任司令,归粤军总司令节制。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军事委员会设海军局。1927年3月,北洋政府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部参加国民革命,被任为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随即指挥所部配合北伐军攻占淞沪、南京,后又在吴淞至山东沿海与渤海舰队多次作战。9月,成立鱼雷游击队。至此,国民政府海军辖4个舰队,共有舰艇44艘,总排水量3万余吨。1928年2月,海军陆战队成立第2混成旅,并正式组建陆战队司令部。旋又将2个混成旅缩编为2个独立旅。12月,军政部设海军署。

东北海军第次直奉战争中奉军败北后,张作霖于1922年8月在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设航警处,管辖吉黑江防舰队,筹建海防舰队。1923年1月,在葫芦岛创办航警学校。1924年东北海防舰队成立,辖“镇海”等4艘舰艇,以营口为基地;设江海防总指挥部于奉天(今沈阳),沈鸿烈兼总指挥。1926年1月,东北江海防总指挥部改组为东北海军司令部,沈鸿烈任司令。1926年11月起东北海军司令部陆续接管渤海舰队。1927年6月,改称东北海军总司令部,张作霖兼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任副司令兼代总司令,将江防、海防、渤海三舰队合并为东北联合舰队。张作霖旋组织安国军政府,任张宗昌为海军总司令,将东北联合舰队改编为第1、第2舰队和吉黑江防舰队。1928年7月,张学良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兼海军总司令,将安国军各舰队改称东北海防第1、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辖“海圻”等26艘舰艇,总排水量近2万吨。

1929~1949年

1929年4月,国民政府将军政部海军署扩充为海军部,杨树庄任部长,陈绍宽任政务次长代理部务。直辖第1、第2舰队、练习舰队、鱼雷游击队和测量队、巡防队、航空队,共有舰艇50艘左右,总排水量近3.5万吨。东北海防第1、第2舰队编为第3舰队(未实行,至1933年7月5日方正式纳入海军编制序列,改称第3舰队),仍隶属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部。北伐时留粤的舰艇编为第4舰队,归广东省政府管辖。7月,发生中东路事件,东北江防舰队被苏联黑龙江舰队击毁舰艇5艘,自沉舰艇2艘,江防舰队基本覆没。海军部继1927年在上海设立海军航空处后,1923年6月又筹设厦门海军航空处。1933年两处合并于厦门称海军航空处,负责海军航空飞行训练,监督、指挥所属航空队、航空工厂及航空教育机构。同期,海军部着力于整顿:调整组织,统一编制;颁布各种条令、条例,完善法规;裁汰、建造、改装舰艇(1912~1937年,共建造排水量2600吨级平海巡洋舰以下各型舰艇51艘,改装12艘);加强海军学校,除马尾、青岛、黄埔3个主要海军学校外,又于1932年在江苏镇江开办电雷学校。至1937年海军共有各型舰艇120余艘,总排水量约6.8万吨。

“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海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无力在海上拒敌。为阻敌溯江西进,先后在上海、江阴、马当等地港口和水道构成多道阻塞线(见江阴阻塞作战),并在珠江、闽江和青岛、刘公岛等港口、水道沉船堵塞,以迟滞日舰进攻。1938年1月,裁撤海军部,成立海军总司令部,隶属军事委员会,陈绍宽任总司令,保留第1、第2舰队番号;建立海军炮队、海军特务队和海军雷队。武汉、广州、宜昌沦陷后,沿海港口及长江中、下游均被日军侵占,海军所剩10余艘小型舰艇后撤川江。至此,海军已无力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9月成立军政部海军处,12月改组为海军署,筹备重建海军。1946年5月,海军署扩编为海军总司令部,参谋总长陈诚兼总司令,桂永清任副总司令代总司令。在此期间,先后收缴侵华日军各型舰艇船舶1400艘,从日本本土分得降舰34艘;接受战时盟友美国援助舰艇131艘,英国赠送舰艇11艘,经过甄选,保留大小舰艇420余艘,总排水量约19万吨,编入战斗序列275艘,官兵4万人,组建成海防第1舰队和第2舰队、江防舰队、运输舰队及10个炮艇队。并将全国沿海地区划分为4个海区,于榆林、左营、上海、青岛分别建立基地司令部,后改为海军军区。恢复海军陆战队建制,重建陆战队司令部,将3个陆战团扩编为2个陆战师。同期,在美国海军顾问团的协助下,于青岛设立中央海军训练团,着重加强接舰训练,后与上海海军军官学校合并为青岛海军军官学校,将军官训练集中于该校;士兵训练集中于海军军士学校;舰艇、军械制造及电工训练集中于海军机械学校。1946年,海军派舰艇收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南海诸岛。解放战争期间,海防舰队划区封锁龙口、烟台、威海、营口、渤海湾等沿海地带,控制庙岛列岛、长山群岛、荣成湾、莱州湾;破坏胶东解放区与辽东解放区间的海上交通,支援陆军进攻沿海各解放区的人民解放军。江防舰队则控制长江,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在此期间,“重庆”号巡洋舰等90余艘舰艇、3000余官兵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其余舰艇于沿海港口、岛屿解放之际,先后逃往中国台湾。

1912~1949年,民国海军从分裂到统一,从消亡到重建,历经兴衰曲折复杂的过程。广大海军官兵虽然满怀振兴海防之志,但各种政治势力竭力控制海军作为互相争战的工具,其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保卫海防和反侵略战争中,始终未能发挥重要作用。

194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担负海上作战任务的军种,是海上作战的主力,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兵力由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岸防兵部队、后勤部队等组成。

1949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热烈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1949年4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今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和指挥的海军部队最高领导机关,肖劲光任司令员,刘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为副司令员,罗舜初为参谋长,后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为5艘舰艇写下了5张同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几十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海军不断发展壮大。陆续组建了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体系。

海军水面舰艇兵力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导弹艇、鱼雷艇和各种勤务舰船等。海军潜艇兵力包括常规动力潜艇、核潜艇等。海军航空兵作为重点发展的兵力之一,至1955年底,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为主的海空作战防御体系。海军岸防部队是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参加沿岸防御作战的兵种。海军陆战队是担负登陆作战任务的兵种,成为海军第五个兵种。此外,海军还陆续组建了各种专业勤务部队,包括观察、侦察、通信、工程、航海保障、水文气象、防险救生、防化、后勤供应和装备修理等部队,其任务是保障海军各兵力顺利进行战斗活动。

从1978年开始,人民海军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领导我军建设完成了战略性的转变。邓小平同志指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海军建设的根本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形势下的海军建设与发展更予以高度重视,号召要“建设祖国的海上长城”。1995年10月,军委主席江泽民等军委领导集体视察海军部队、观看海上演习并作重要指示,进一步为新时期的海军建设指明了方向,使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首先,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以新型驱逐舰、新型潜艇、新型战斗机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战装备,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电子战装备等武器系统陆续交付使用。人民海军已拥有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护卫艇、导弹快艇、猎潜艇、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等主战舰艇,质量不断提高。

海军航空兵现已装备了轰炸机、巡逻机、电子干扰机、水上飞机、运输机等勤务飞机。海防导弹形成系列,不仅有岸对舰导弹、舰对舰导弹,还有舰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空对空导弹等。

其次,在后勤保障方面已初步形成现代化保障体系,已建成一批“军港城”、“机场网”、“仓库群”。完成了潜艇基地、水面舰艇基地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驻中国香港舰艇大队后方基地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海军后勤部队拥有的大型油水船、测量船、打捞救生船、运输船、拖船、医院船等多种勤务舰船的吨位比70年代增加了2倍。

再次,科研成果大量应用于装备建设中。改革开放后,海军积极利用国内的先进科技成果和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新技术,对现役装备加以改进,提高研制装备的起点,取得科研成果8000多项。这些科研成果被应用到装备建设当中,实现了直升机上舰、电子战上舰、新型舰炮上舰、战术软件上舰、深水炸弹反潜武器系统化、舰舰导弹超视距、鱼雷加装智能头、护卫舰全封闭等几十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海军装备的战斗力水平成倍增长。

同时,人民海军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支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海军先后出动舰船20多万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抢险救灾、护渔护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运输和海洋工程建设、进行海洋测量和海洋大气观测、建设无线电导航系统和其他各种助航标志等任务,为国家海上交通、海洋开发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近20年来,人民海军还参加抢险救灾12000多次,援救人员6万多人次,救助国内外遇险船只7600多艘。

现有兵种和舰队组成

海军方队 

海军现役兵力共23.62万人,占解放军总人数的10%。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共分为五大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队。水面舰艇部队编有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拥有29艘驱逐舰,45艘护卫舰,26艘坦克登陆舰,28艘中型登陆舰,1艘船坞登陆舰,54艘柴电潜艇,5艘核潜艇(外媒称有2艘新型攻击核潜艇即将服役),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外媒称有1艘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即将服役),1艘航母(辽宁号,服役于北海舰队,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45艘近岸导弹艇。海军下辖三个舰队,分别是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每支舰队下辖水警区、舰艇支队、舰艇大队等。

北海舰队是中国海军唯一拥有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队伍。司令部设于山东省青岛市。下辖青岛(辖威海、胶南水警区)、旅顺基地(辖大连、营口水警区)、葫芦岛基地(辖秦皇岛、天津水警区)。其中葫芦岛基地为核潜艇母港。

东海舰队负责防卫中国东海水域的安全。司令部设在浙江宁波。下辖上海基地(辖连云港、吴淞水警区)、舟山基地(辖定海、温州水警区)、福建基地(辖宁德、厦门水警区)。

南海舰队负责防卫南中国海水域,特别是南海诸岛的安全。司令部设在广东湛江。下辖湛江基地(辖湛江、北海水警区)、广州基地(辖黄埔、汕头水警区)、榆林基地(辖海口、西沙水警区)。

中国海军发展战略已从近海型海军走向区域型海军,海军运用范围要涵盖近海以外一千海里或更远距离,要求因应中国海战战场点多线长的特点,收缩点线,突出重点,在东部和南部海战战场形成相互呼应的战场体系,在战时要具备控制中国海域通往大洋水域重要海峡水道的能力。

到2008年,中国海军将拥有7900吨「现代」级驱逐舰4艘,3670吨「旅大」级(051GⅢ)驱逐舰6艘,6600吨「旅海」级(051B)驱逐舰1艘,6600吨「旅海II」级(051c)驱逐舰2艘,4200吨「旅沪」级(052)驱逐舰2艘,6500吨「旅洋」级(052B)驱逐舰2艘,7000吨「旅洋II」级(052C)驱逐舰2艘,3100吨「江卫2」级(053H3)护卫舰12艘,4000吨江凯级(054)护卫舰2艘,4000吨江凯II级(054A)护卫舰4艘,共37艘较为先进的水面舰艇。 分为驱护舰编队和护卫舰支队。

驱护舰编队是水面作战的主要力量,配备1艘补给舰,能独立进行近海作战。其中北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2艘051GⅢ、2艘052型和4艘054型护卫舰共8艘舰艇组成;东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4艘「现代」级、2艘051GⅢ和2艘053H3型护卫舰共8艘舰艇组成;南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2艘052B型、2艘052C型、1艘051B型和2艘051GⅢ共7艘舰艇组成。

护卫舰支队是全部由护卫舰组成的、主要执行护航、护渔、近海巡逻和战时支援等任务的水面力量。北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4艘053H3型组成;东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6艘053H3型组成;南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4艘053H3型组成。

051型为我国第一代驱逐舰,总体性能已非常落后,但随著第二代指挥系统和新型武器的上舰,性能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051GⅢ型,已基本达到第二代驱逐舰的水平。052型作为第二代驱逐舰,总体性能较好,虽服役不长,但也进行了大规模改装。052C型驱逐舰将成为批量建造的主力驱逐舰,江南厂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建造7艘左右的052C。护卫舰的改进主要是对053H2(江卫Ⅰ)的改进。053H2作为第二代护卫舰的代表,性能本不太先进,而且已渐落后,因此应将4艘053H2按照053H3(江卫Ⅱ)的标准进行改进,提高总体作战能力。改进后部署在东海舰队。4000吨级054型护卫舰将成为海军护卫舰中的中流砥柱,沪东厂将在2010年之前完成8艘(保守估计)。

随着新一代主战舰艇走向远洋的需要,原有的几艘远洋补给舰越来越力不从心,以886舰为代表的新型补给舰将建造6艘以上,确保三大舰队各有两艘,一艘海上,一艘备航。加上福清级两艘,南运级1艘,我国届时将拥有20000吨以上的大型补给舰9-10艘,基本满足海军远洋活动的需要。

水雷战舰艇,我国海军在这方面非常薄弱,老式的苏制T54型扫雷艇还在使用,新的082型基地扫雷艇数量少,续航力有限。

潜艇部队是中国海军的支柱之一,中国海军拥有西太平洋规模最大的一支潜艇部队,但老式潜艇占主要部分,性能落后,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改进后的035 ES5F改型潜艇共6艘,分别部署于北海和南海舰队。

039型潜艇作为新一代常规潜艇,到2005年将达到8艘,分别部署在三大舰队。其中东海舰队4艘,北海和南海舰队各2艘。

由于我国自行建造的039型潜艇仍存在不足,因此从1994年开始从俄罗斯先后订购12艘「基洛」级潜艇来满足未来海军作战需要,其中877EKM型2艘,636型10艘,各舰队4艘。

我国拥有091型攻击核潜艇6艘,092型战略核潜艇3艘(编号406甲、406乙、406丙),近海巡逻和战时支援等任务的水面力量中国为了解决核潜艇的性能问题,一边先后对091和092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技术改进,一边开始研制中国的第二代核潜艇,即093和094。

海军过去十年将舰队现代化,并汰旧换新。

海军航空兵装备有800架战斗机。编有9个师。还有海上巡逻和反潜作战用的飞机17架,各型直升机103架。主要有:直-9C轻型舰载反潜直升机,卡-28舰载反潜直升机(俄罗斯卡-27的出口型号)。海军航空兵将装备3个飞豹师(共120架歼轰7),每个师40架歼轰7。另外,至2005年底,海军总共购回48架苏30MKK2战斗机。

海军成立日

人民海军是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诞生的。1949年4月4日,解放军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了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所属舰艇25艘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成为人民海军一部分。23日当天,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正式诞生。

1950年1月12日,毛泽东主席签发命令,任命萧劲光为海军司令员,于4月14日正式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构。此后相继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为5艘舰艇写下了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1989年,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