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粽

波罗粽

广州市黄埔区美食特产
波罗粽,顾名思义,就是在波罗诞期间包的粽子,这是庙头社区一带沿袭多年的风俗。[1]波罗诞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举行,其中十三为正诞,即南海神诞,是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活动、最大的民间庙会,也是现今全国唯一对海神进行祭祀的活动。
    中文名:波罗粽 外文名: 分类:特产吃食 口味:鲜香软糯 流行地区:广州地区庙头社区一带

简介

“波罗粽”作为“波罗诞”的传统食品,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味道香浓而不油腻,在珠三角地区有不小的名气。每逢“波罗诞”到来,南海神庙附近社区的居民就会组织起来,齐聚祠堂共包粽子,用来祝贺节日赠亲送友,邻里和谐,欢声笑语,融融一堂,为传统节日营造了热闹喜庆的气氛。

渊源故事

波罗粽是波罗庙十五乡的美食特产,因为味美独特,在波罗诞期间出售,故很受欢迎。

波罗粽与珠三角地区民间粽子用料大同小异,甜的是枧水粽,咸的是糯米包豆夹咸肉。波罗粽风味独特出在粽叶和蒸煮方面。波罗粽的粽叶不用冬青、不用竹叶,也不用荷叶而用蕉叶。用来包粽的蕉叶很讲究。每年八月以后,村民就开始采集蕉叶回家,先用开水泡煮,杀青、祛除蕉叶的苦味。然后凉干晒干,保留了蕉叶特有的植物芬芬味道。用这些蕉叶包好粽后,放在铁锅或大缸大瓮里,用木柴明火蒸煮八个小时,使包料融为一体,吃起来口留余香、风味可人。

波罗粽的制作起源于波罗庙十五乡,尤其是庙头村。每年波罗诞到来的时候,波罗庙十五乡为村民就忙碌起来。一方面,要准备应节工艺和商品,波罗诞期间拿去庙会出售,一方面要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这时,小孩忙着玩,年轻人忙着逛庙会、采红豆、会相好,大人忙着做生意,老人家忙着看大戏,观杂耍、村中没了闲人。如何去招呼亲友的到来呢?于是村民就想了个办法,庙会前夕就蒸好了一大锅波罗粽,亲友来到把家门钥匙给亲友,嘱咐饿了自己开门取棕吃,久而久之,成为习俗。

区别端午粽

波罗粽与端五粽的区别有二:

一是波罗粽是用芭蕉叶包的,而不是竹叶。

二是波罗粽包得实,煮熟后可以切片吃。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