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区域

泛珠三角区域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泛珠三角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概念即知名的“9+2”经济地区概念,是2003年7月在国内正式提出来。
  • 中文名:泛珠三角区域
  • 外文名:
  • 别名:
  • 行政区划代码:
  • 行政区类别:
  • 所属地区:
  • 地理位置:
  • 面积:
  • 下辖地区:
  • 政府驻地:
  • 电话区号:
  • 邮政区码:
  • 气候条件:
  • 人口数量:
  • 著名景点:
  • 机场:
  • 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地区生产总值:
  • 提出时间:2003年7月
  • 结构:九个省份及两个特别行政区
  • 状态:稳步推进的态势

介绍

泛珠江三角地区包含了中国华南、东南和西南的九个省份及两个特别行政区(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江三角地区复盖了中国1/5的国土面积和占1/3的人口。2004年泛珠江三角地区GDP达到6353.6亿美元。

五大背景

全球合作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迸发出巨大的生产力。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消费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技术革命推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国际投资不断扩大,推动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以新技术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并不平坦。由于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条件与水平差异巨大,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理解,利益各有所求,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因此,经济全球化必然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WTO多哈回合谈判屡遭挫折,就是一个例证。在这种情况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成为区域内各成员参与全球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成为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时代潮流。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等区域合作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高,展示了区域合作的广阔前景。欧盟实现了新一轮扩大,已经成为拥有25个国家,4.5亿人口,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10万亿美元的庞大经济体,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更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经济快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至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473亿美元增加到1400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9.4%,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12亿美元,外汇储备达4033亿美元。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居世界第四位。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国内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巨大的推动力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粤港澳合作

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开展区域合作起步较早。广东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已发展成为由三地组成的大珠三角区域合作,并为三地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和实实在在的利益。2003年,广东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345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3.4%,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2836亿美元,生产总值、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七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广东已确定了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超过3450美元;到20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超过7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优势

“泛珠三角”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有不少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此次泛珠三角所涵盖的9省区和2个特区,均是在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在这个区域内,以广东的经济发展最快,并成为这个区域未来协作的“龙头”。西部地区很多省份均属欠发达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东西部协调发展战略已经实施。而打造“泛珠三角”可以更好地解决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个

区域里,东部地区如广东、福建发展得较快,对其它省份的带动和互补作用更强,如果能更好发挥其优势,区域内各省区之间的互动将会更好。从区域外部来看,泛珠三角区域的优势在于紧邻东南亚,与东盟联系非常紧密,而且有香港、澳门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著名的旅游娱乐城市,因此,泛珠三角完全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提出的国内、国外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这比我国其它区域具有更大的区位优势。

其次是资源优势。四川等西南各省区都是人力最丰富的地方,且劳动力价格低,对区域发展有很强的支撑力。此外,泛珠三角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再次是体制优势。广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是“排头兵”,而在建立经济协作区过程中,体制优势显得更加重要。只要拥有一个开放、健康的体制,泛珠三角就可能向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起来。泛珠三角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很好,区内其它省区可以借鉴广东和福建的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

机制设置

合作机制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制度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部门衔接落实制度

关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涉港澳事务工作规范的意见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制度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办公室联络员制度

机构设置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章程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承办方产生办法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专责小组工作规程(试行)

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

高速公路

1.布局方案

泛珠江三角洲是加强区域联系、强化区域合作的重要公路通道,主要包括泛珠江三角洲核心区与次核心区域之间、相邻次核心区域之间、内地与港澳之间、中国与东盟等国家之间、主要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重要公路通道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际高速公路网;复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及旅游城市、主要港口、机场、公路和铁路运输枢纽及重要的公路口岸。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公路网由国家高速公路和部分地方高速公路组成,规划总里程约3.7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2.85万公里,地方高速公路约8800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城际高速公路网,里程为3300公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形态归纳为“十射、六纵、五横、六条国际通道及三个环线”。

十射:

(1)广州-深圳-汕尾-汕头-厦门-泉州-福州-宁德(延至闽浙省界)

支线:宁德-上饶

(2)广州-惠州-揭阳-漳州-福州

(3)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龙岩-三明-南平(延至闽浙省界)

(4)广州-河源-瑞金-南城-鹰潭-景德镇(延至赣皖省界)

支线:梅州-汕尾

(5)广州-连平-龙南-赣州-吉安(延至赣鄂省界)

支线:龙南-河源、吉安-南昌

(6)香港-深圳-广州-韶关-郴州-衡阳-株洲-长沙-岳阳(延至湘鄂省界)

支线:长沙-常德-张家界-吉首、韶关-赣州

(7)澳门-珠海-中山-广州-连州-永州-邵阳-娄底-常德(延至湘鄂省界)

(8)广州-贺州-桂林-麻江-贵阳-毕节-泸州-隆昌-内江-成都

支线:麻江-遵义

(9)广州-肇庆-云浮-玉林-南宁-百色-富宁-开远-石林-昆明

支线:开远-元江、云浮-梧州-来宾-平果

(10)广州-佛山-开平-阳江-茂名-湛江-海口-三亚

支线:阳江-珠海

六纵:

(1)九江(起自赣鄂省界)-南昌-南城-南平-福州

支线:南平-衢州

(2)岳阳(起自湘鄂省界)-株洲-汝城-韶关-惠州-深圳

(3)达州(起自川陕省界)-重庆-黔江-吉首-怀化-桂林-梧州-茂名

(4)广元(起自川甘省界)-南充-重庆-遵义-贵阳-麻江-都匀-河池-南宁-钦州-北海-湛江

支线:钦州-崇左-富宁

(5)巴中(起自川陕省界)-遂宁-内江-宜宾-昭通-昆明

支线:内江-重庆

(6)广元(起自川陕省界)-绵阳-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昆明

支线:成都-遂宁-南充-垫江

五横:

(1)景德镇(起自赣皖省界)-九江-咸宁-岳阳-常德-吉首-遵义-毕节-六盘水-曲靖-昆明

支线:六盘水-兴义

(2)上饶(起自赣浙省界)-鹰潭-南昌-宜春-株洲-长沙-湘潭-邵阳-怀化-麻江-贵阳-安顺-曲靖-昆明

(3)泉州-永安-吉安-衡阳-永州-桂林-柳州-南宁

(4)厦门-漳州-龙岩-瑞金-赣州-郴州-桂林

支线:桂林-平南-玉林-北海

(5)汕头-梅州-韶关-贺州-柳州-河池-百色-兴义-石林-昆明

六条国际通道:

(1)昆明-楚雄-大理-瑞丽

(2)昆明-元江-思茅-磨憨

支线:普洱-临沧-大理-丽江-香格里拉

(3)昆明-开远-河口

(4)南宁-友谊关

(5)南宁-钦州-防城-东兴

(6)景洪-打洛

三环:

(1)成渝环线:成都-绵阳-遂宁-重庆-合江-泸州-宜宾-乐山-雅安-成都

(2)海南环线:海口-琼海-三亚-东方-海口

支线:万宁-琼中-儋州-洋浦

(3)珠江三角洲环线:深圳-香港(口岸)-澳门(口岸)-珠海-中山-江门-佛山-花都-增城-东莞-深圳

支线:东莞-虎门-佛山

按上述路网布局,形成以广州为中心,以广深(港)和广珠(澳)为主轴,以环线及放射线为骨架,以纵横联络线为补充的城际高速公路网络,主要承担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及区内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

会标

区会标由三个环组成。内环象征小珠三角,中环象征大珠三角,外环象征泛珠三角区域。环环相连,象征着泛珠三角区域互联互动、合作共赢、蓬勃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追求。泛珠三角的英文简写为PPRD。

合作基础

“泛珠三角”包括东部、中部、西部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1/3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四成。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以下简称“九省(区)”)及港澳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和合作源远流长,既有地缘关系,也有历史基础,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已初步形成区域合作的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出项目规模大、合作领域广、互补性强、效果明显等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广东与八省(区)之间签定的经济技术合作协议金额累计超过6000亿元,合作项目超过1万个。合作领域涉及经贸、交通、能源、旅游、农业、劳务等方面。广东与周边省(区)组建了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投资和贸易合作力度不断加强,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西电东送”成效显着,广东与周边省(区)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已开始对区域经济合作发挥积极的作用,九省(区)签定的省际旅游协议,逐步构建起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和旅游网络质量标准。多年来,9省(区)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并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多赢”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地区成为广东最为密切的经贸伙伴,广东引进外资中约70%来自港澳地区。粤港澳合作的不断加强和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CEPA的实施,粤港澳合作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召开的粤港、粤澳合作联席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粤港澳合作发展的目标是:在今后10至20年内,广东要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香港要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以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之一,澳门要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吸引力的博彩、旅游中心之一和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努力将包括广东、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繁荣、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大珠三角”概念已得到一致认同,三地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粤港澳合作在高层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合作及通关便利化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合作领域

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着重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十个领域推进。

意义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时代潮流。在此发展趋势下,通过进一步加强九省(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交往与合作,对于促进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和要素自由流动,获取区域内地区间的经济聚集和互补效应,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依托市场力量对资源进行更为充分和合理的配置,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优化,减少重复建设,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进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紧密联系和合作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符合中央提出的关于“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的战略方针,同时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物流、信息和旅游中心,服务业占有明显优势;澳门与欧盟、葡语系国家关系密切,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资金、建立经贸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

而九省(区)资源丰富、人才众多、科研力量雄厚、市场容量广阔,九省(区)与港澳经济发展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当前抓住CEPA实施和东盟“10+1”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的重要机遇,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有利于促进九省(区)经济持续增长,加快九省(区)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和资源优势的转化;

有利于同步推动环境治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内地九省(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合作,不仅对九省(区)整体上提高对外开放、对内拓展的水平,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港澳的桥梁作用,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拓展港澳发展的空间,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