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布袋戏

泉州布袋戏

泉州戏剧表演
泉州布袋戏,泉州自古以来便称提线木偶戏为“嘉礼”戏、“加礼”戏。“嘉礼”、“加礼”,意即隆重的殡婚嘉会中的大礼。泉州地区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都必须演提线木偶戏以示大礼;甚至水灾后,或为死者追荐功果,亦往往请演提线木偶戏,以作驱邪逐疫、追荐亡魂。
  • 中文名:泉州布袋戏
  • 外文名:
  • 演出地点:
  • 类型:
  • 主演:
  • 地理位置:泉州
  • 类别:地方文化
  • 表现形式:文化艺术表演

发展轨迹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大建宫院,由中州聘请不少名士学子,并携带傀儡戏具,置于宫中以供娱乐,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故“嘉礼戏”的道白有中州音。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泉州市文管会收藏宋南外宗正司皇族《天源赵氏族谱》抄本,其中《家范》共五十三条,乃吸收宋亡泉州赵氏皇族被蒲寿庚杀尽斩绝的教训而成,警戒子孙云:“家庭中不得夜饮妆戏、提傀儡娱宾,甚非大体。亦不得教子孙童仆习学歌唱戏舞诸色轻浮之态。”可逆知宋南外皇族当年在泉大肆演戏歌舞,其中即有“提傀儡”。

南宋·陈淳《上傅寺丞书》云:“举陈漳州陋习,每当春秋之际,诸乡保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率,号曰‘戏头',逐家敛钱,豢优人作淫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为之,毫无顾忌,其名曰‘戏乐'。”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后村全集·观社行》曰:“郭老一断事都休,却了衣冠反沐猴。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人愁。”“非惟儿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揶揄。”

陈淳和刘克庄所言虽为漳州、莆田的情况,与漳州、莆田相近的泉州地区应该类似。西湖老人《紫胜录》记南宋·临安元宵胜况,也有涉及福建提线木偶的记载:“……全场傀儡,阴山七骑,小儿竹马……福建鲍老一社,有三百余人;川鲍老亦有百余人。”明代的泉州傀儡戏,进一步与民间仪式结合起来,得到较大发展。明·泉州李廷机曾为木偶戏撰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可见当时木偶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备了表现纵横千里、包容古今的功力。

但是,最初的演出还是十分简陋的,“十支竹竿三领被,搭成一个八卦棚”。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能够演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虽然形象只有固定的36个,但行当已分生、旦、北、杂四大类,可演四十二部大戏,如传统连台本《目莲救母》可演七天七夜。

清·嘉庆《晋江县志·卷72·风俗》云:“晋江人之习于风骚者不少,其发于性情者复多……木头戏俗名傀儡 ,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演唱一场,合成音节。”清初泉州傀儡戏即在台盛行。连横《台湾通史·卷13·风俗志·演剧》云:“台湾之剧……曰‘七子班',则古梨园之制,唱词道白,皆用泉音。而所演者则男女悲欢离合也。又有傀儡班、掌中班,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夫台湾演剧,多以荐神,坊里之间,醵资合奏。村桥野店,日夜喧闹,男女聚欢,履舄交错,颇有欢虞之象。”

清·道光、咸丰年间,泉州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艺人们根据《目莲》、《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推进一大步。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泉州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等“四大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天酬神专门演出。

号称“嘉礼才子”的林承池曾与文人杨秀眉创作了《说岳》、《水浒》等连本戏,从而把木偶戏脱出仅服务于婚丧喜庆的圈子。林承池、连天章等人,还创造和改进了不少表演艺术技巧,如拔剑、插剑、弄蛇、伞舞、织布、弄钹等,大大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术。近年来,改革创新。增设天桥式立体舞台和“地台”,打破传统“一字形”表演局限。根据剧情需要,又发展为提线木偶、掌中木偶、杖头木偶与真人混合演出,有深度,有层次,兼收并畜,相得益彰。

表演

泉州布袋戏对表演艺术有严谨的规范要求,每个行当的基本功都非常精细。如:生角基本动作24步,旦角基本指法40步;同是一把扇,生角玉骨扇11步,丑角鼓扇21步。一个缝衣程式,就有外手裁衣裳、髻上拔针、针插襟前、抽线、咬线、线尾搓尖、对针穿线、打结、口齿弹线、发上滑线、缝衣抽线等11个动作。表演修书盖章,从取印开始,再看印、去印脏、盖印油、呼印、下印,最后叠手压印,细致入微,一丝不拘。

剧目

泉州布袋戏的剧目非常丰富,有生旦戏、武打戏、宫廷戏、审案戏、连本戏和折子戏等等,大量是一代一代承袭下来的传统剧目。其中有些剧目如《玉真行》、《小闷》、《逼父归家》、《裁衣》、《士久弄》等剧,是从梨园戏移植过来的。泉州布袋戏对各种类型的剧目都有过硬的工夫,其中特别擅长表演抒情性的文戏,尤其是公子、小姐、男女丑角的表演更是丝丝入扣,点点带情,是观众、行家公认的看家本领。

语言

泉州布袋戏的另一个显着特色是语言艺术,故有“千斤道白四两曲”之说。语言艺术着重两个方面的修养:一是强调剧情的变化。晋江掌中木偶剧团的前身潘径布袋戏,在演出实践中,根据语言轻、重、缓、急、吞、吐、浮、沉等变化创造八音调,再以生、旦、丑、净四个行当为基础,从每个行当的不同形象中各分出七个类别,创造二十八个定型音,如生角分文生、武生、黑须生、白须生、渗须生、关头和斜目,旦角也分女间旦、齐眉旦、开脸旦、老妇、丑容旦、彩旦和狠心旦等。

二是恰如其分的运用口语化的群众语言。群众中生动的语言,通过艺术化处理,变成了人物语言的性格化,特别是丑角之类人物的插科打诨语言交锋,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入情入理。

音乐唱腔

泉州布袋戏的音乐唱腔,属以泉州方言为标准音演唱的泉腔系统,也即是南管音乐系统,其中有提线木偶的傀儡调 ,更多的是梨园戏的音乐唱腔。传统唱腔曲牌近百首,场景音乐用十音谱伴奏居多。

音乐的基调清脆幽雅,悦耳动听。乐器有唢呐、三弦、二弦,有时也用琵琶和洞箫。打击乐以独特的南鼓(压脚鼓)、钲锣、草锣为主,还有通鼓、花鼓、大锣、小锣、小叫、响盏等。

服装道具

泉州布袋戏的服装、道具也有特定的风格。早年布袋戏所使用的行头都有固定的加工点,如江加走的木偶头,安鲍的服装,凤冕斋的金魁头戴,阿林的刀枪剑戟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