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馓子

油馓子

以麦、稻、黍等原料经面制油炸而成的冷食
撒子,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古称寒具,是古代寒食节的美食。是以麦、稻、黍等原料,经面制油炸而成的冷食,后泛指制熟后冷食的干粮。寒具作为周朝祭祀品,证明寒食节的起源,与神灵祭祀有着密切关系。油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客人入座后,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馓子递到客人面前,然后斟上香喷喷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给客人泡上主人喜欢食用的新疆石河子产的方块糖。油馓子色泽黄亮,香脆味甘。现在过春节,有的汉族人家也请少数民族邻里巧手帮做油馓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见油馓子亦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名点美食了。
    中文名:油馓子 外文名: 分类: 口味:可口宜人 主要食材:面粉 辅料:菜籽油

菜品特色

“撒子”古为寒食节的“寒具”,是著名时令美食。由于寒食节禁火,寒食节的前一日就称之为“炊熟”,人们在这一天会准备各式各样可供冷食的食物,留待后面几天吃,直到清明结束。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说:“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与之媲美的了。”寒具称谓,始见于《周礼.笾人》:“朝事之笾,其实黄、白、黑”,郑司农注:“朝事,谓清朝,未食,先进寒具口实奕之笾。”寒具是以麦、稻、黍等原料,经面制油炸而成的冷食,后泛指制熟后冷食的干粮。寒具作为周朝祭祀品,证明寒食节的起源,与神灵祭祀有着密切关系。

做法

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烟时食用的“寒具”,主要指撒子、麻花之类的面制油炸食品。

南北朝时的“寒具”为细环饼。贾思勰《齐民要术》载:“细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溲面,”油炸至金黄色后即可食用,味道极为脆美,类似于今天的甜点心。史料记载,五代时金陵“寒具”制作技艺精湛,“嚼着惊动十里人”。苏轼在《寒具》诗中,对此大加赞赏:“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农于酒,压扁佳人缠臂金。”

发展到现代,寒具面制油炸食品,如食品撒子、麻花等,仍然是我国人民非常喜爱的食品。

如金丝套环般黄金灿灿的馓子,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如金条缠绕,九曲十弯,又如琥珀似的雕塑,叫人喜爱不已。

基本内容

馓子:是维吾尔等民族的节日食品。是将用花椒水、熟油、蛋清等和好的面搓成细条,放油锅里炸,使其形状呈大半圆状,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摆放在盘内,围摆成多层圆柱形,形状美观、色泽黄亮、酥脆爽口。

知识介绍

馓子是用油水面搓条炸制而成,松脆可口,是新疆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风味名点。

营养价值

馓子是用油水面搓条炸制而成,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属高热量、高油脂类食物,不宜多食。

高血脂患者、糖尿病人、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食用;老年人、孕妇、肥胖人群不宜多食或干脆不食。

面粉用清油、花椒水和起,切小块,压成圆饼,从中开洞、拉长、搓条、盘层、拉细,入热油炸至金黄色而

成,味香酥脆。

相关菜品

馓子煨牛肉

主料:牛肋肉

辅料:馓子、土豆、西红柿、葱、姜、干葱、香菜

调料:盐、白糖、酱油、料酒

烹制方法:

1、将牛肉切成块,加入酱油、盐、料酒、葱、姜腌制片刻备用;

2、坐锅点火倒入油,下葱段煸香,放入牛肉翻炒,加盐、料酒、酱油,适量水,再放入西红柿、土豆,加少许糖,转入电压力锅中压15分钟;

3、坐锅点火倒油放入干葱煸香,倒入适量牛肉汤,烧开后放入馓子,煮入味,出锅和牛肉一起装盘,撒入香菜即可。

特点:味浓醇香,风味独特。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然后进一步加工炸制。

回乡馓子

制作方法是:将精面粉加入盐水揉和,反复揉压后,搓成粗条,抹上食用油放入盆中醒面。待油锅热时,将面条制成并列成环状,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凉干即可食用。特点是造型优美,香脆可口。

臭豆腐烧馓子

要先做臭豆腐,市场里买的臭豆腐做出来不好吃。

制作方法:豆腐放入坛中,加点隔年留下的烂咸菜汁做成的卤液,坛子封好口,数天之后取出(时间长短要根据季节),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了。然后烧制臭豆腐,原料:臭豆腐、辣椒、青葱、蒜、料酒、豆瓣酱、糖、酱油、高汤。

做法:

1.臭豆腐洗净,待用。

2.另用2大匙油炒香辣椒、青葱、蒜,再加入豆瓣酱煸炒,然后依次放入料酒、糖、酱油、高汤,臭豆腐入锅焖制。注意高汤稍微多点。

3.小火焖煮至汤汁浓郁,盛入煲内,加入馓子,盖上盖子焖半分钟即可食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