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博物馆

河北大学博物馆

河北省历史类博物馆
河北大学博物馆创建于天津工商学院时期,其前身是著名的1914年由法国天主教神甫桑志华创立的北疆博物院,后与河北大学分离,现身为天津自然博物馆。现在的河北大学博物馆复馆于1996年,由原历史系文物室和生物系动植物标本室合并而成,第一任馆长为刘式今。
  • 中文名:河北大学博物馆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占地面积:
  • 类别:历史类博物馆
  • 开放时间:
  • 门票价格:
  •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
  • 竣工时间:1996年
  • 馆藏精品:青铜礼器、宋元明清瓷器
  • 第一任馆长:刘式今
  • 现任馆长:任国栋

简介

博物馆始建于1996年,由原历史系的文物室和生物系的标本室联合组建而成。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早期由法国天主教神甫桑志华创立的北疆博物院。目前馆藏动物标本150余万件,文物7000余件,是河北省唯一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也是河北省首批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的大学博物馆。

河北大学博物馆目前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技厅首批对外科普展览展出基地、保定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保定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训基地等。

博物馆现有生物类展览7个,分别为《动物系统学展》、《水生动物展》、《六足动物展》、《昆虫文化展》、《蛛形动物展》、《动物分类成果展》和《动物资源科考展》。每年接待大量国内外、校内外各界观众。

建筑布局

历史文物室

博物馆内收藏文物近9000余件,商周时期青铜礼器、宋元明清瓷器、历代货币(五铢钱)、殷代甲骨文占其大宗及重要的地位,当中不乏稀世珍品,国家一、二级文物70余件,馆藏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如北京周口店猿人头骨、康熙官窑五彩仕女大盘、雍正粉彩碗、嘉庆官窑转心瓶、乾隆官窑粉青葫芦瓶等,五彩转心瓶就被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誉为国宝中的国宝。

1996年,中国社科院研究院李学勤与罗琨专程来整理所藏甲骨文,并墨拓其中177件,撰成《河北大学文物室所藏甲骨释文》发表。

1999年博物馆征集到急缺文物73件,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战国时期的陶器、石器、骨器,填补了河北大学历史博物馆教学标本与陈列上的时代缺陷,囊括了整个中华文明史发展时代。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高教司负责同志在参观原历史系文物室后指出:河北大学的文物,无论是数量或质量,均居全国高校文物馆藏品前列。

生物标本室

生物标本的收藏则更具有鲜明特色。标本收藏范围涵盖了包括台湾在内的26个省、市、自治区;还有不少国外交换标本,总藏量达到25,6233件,价值1.3亿元(经专家评估),其中昆虫标本21万件,蜘蛛标本近2万件,其余为脊椎动物标本等。脊椎动物标本中世界珍稀动物数十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种,二级国家保护动物62种,三级保护动物72种,省级保护动物34种,更重要的是收藏模式标本422种,数量上千件;定名标本1000余件,形成鲜明的动物进化体系,是国内院校中收藏动物标本较多和研究实力较强的博物馆之一。

植物标本室

植物标本室现有3000余种,其中有世界和国际一级保护植物和近濒临灭绝的植物数十件,部分为河北大学独有。

它们大多都是工商学院时期的部分遗留和原生生物系有关教师亲自采集或指导学生采集。主要特色以菊科、豆科标本和河北省药用植物为主,其中北京和河北标本较全;还有钟观光早年采集的南方部分标本,以及《直隶植物志》、《北京植物志》和《河北植物志》的部分凭证标本;另有部分马兜铃属模式。植物标本室长期缺乏分类,亟待完善。

脊椎动物标本室

本标本室共计560余种,3900余件隶属16个动物门的代表种类,尤以鸟类和兽类突出,象狮虎豹、鲸鲨鳄蛙一应俱全。

其中截至2000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19种,黑叶猴、牛角羚、大熊猫、云豹、白鹳、黑鹳、褐马鸡、朱鹮、金雕、黄腹角雉、黑颈长尾雉、细嘴松鸡、丹顶鹤、大鸨、波斑鸨、扬子鳄、中华鲟、巨蜥、黄岛长吻虫,二级保护动物60多种,省级保护动物30余种。另有全国少有或我校独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黑嘴鸥、鸸鹋、美洲鸵鸟、斑马、非洲狮、普河豚、美洲虎等。

鸟类标本尤为突出,河北大学博物馆现有鸟类标本257种,其中在中国分布的鸟类有250种,隶属于19目59科160属;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共58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35种;被列入中日候鸟协定的鸟类89种;被列入中澳候鸟协定的鸟类24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166种。

无脊椎动物标本室

无脊椎动物标本室河北大学生物标本中最重要最丰富的一块,主要收藏方向为昆虫、蜘蛛、贝类软体。尤其在蝗虫、蜘蛛、蝇蝎类可以说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著名的西藏等蝎就在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拥有的昆虫类标本,除了少数历史留存外,第一批是任国栋1996年带来的,共58000件,主要为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的标本,定名者2000种,以鞘翅目昆虫占优,其中拟步甲科昆虫收藏量及研究工作居全国之首,共900余种,标本100余种,中国新纪录70余种。

第二批是宋大祥和朱明生1999年调入时带来的蜘蛛标本,共50000种,涉及7目63科1600余种,采自全国各地,其中模式标本290余种,中国新纪录300余种,是全国收藏蜘蛛标本和研究工作的最突出者,并与国际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第三批是近年利用《河北动物志》编研经费,在河北省内大范围采集的各类昆虫标本80000余种,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采集标本20000余种,累计昆虫标本种类21目500余科8000余种,与国外存在交流交换的密切关系。

此外河北大学昆虫标本室在类标本收藏上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其中在系统整理河北大学博物馆馆藏食蚜蝇科Syrphidae昆虫标本的基础上,鉴定出中国迷食蚜蝇亚科9族,21属37种,其中9新种:红腹柄角蚜、暗红黑蚜蝇、樟木黑蚜蝇、北方管蚜蝇、无斑管蚜、漠河管蚜蝇、郑氏管蚜蝇、黄绿毛管蚜蝇、四川蜂蚜蝇。

发展历史

北疆博物院是该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今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原名黄河白河博物院。该院专以研究黄河、白河(即海河)两大流域之农矿地质及动物为范围,故院名“北疆”。

北疆博物院院长是耶稣会神父黎桑,他的中国名字叫桑志华(1876-1952)。1912年,取得动物学博士学位的桑志华提出要在中国北方建立北疆博物院。1914年春,他从法国来到天津,直到1921年,桑志华只身一人,身背采集包,手拿地质锤,携带猎枪及各种网具,深入山西、陕西、河北、甘肃、内蒙古等地,采集了大量动植物、矿物标本,为北疆博物院建设打下了基础。

在采掘标本的同时,桑志华还聘请法国和俄罗斯专家来馆对藏品进行整理、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院”。桑志华也获得了法国政府“铁十字骑士勋章”。抗战爆发后桑志华的采掘工作中断,1938年回国,1952年逝世。该校地震仪室陈列有天津最早的地震仪———大地测震仪。这台地震仪为俄国大科学家贾理精所发明,1931年由上海徐家汇天文台运津。

河北大学博物馆创建于天津工商学院时期,其前身是著名的1914年由法国天主教神甫桑志华创立的北疆博物院,后与河北大学分离,现身为天津自然博物馆。现在的河北大学博物馆复馆于1996年,由原历史系文物室和生物系动植物标本室合并而成。

科学研究

2003到2007年来,博物馆及其生命科学学院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部级项目16项,省自然基金9项,省科技厅12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11项,横向课题17项,鉴定国家级及省级课题15项,分别获国际、国内先进。其中2006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至2007年5月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子课题、专题8项。

2003年以来,我院发表的论文质量不断提升,共发表SCI论文近60篇,核心级以上刊物200余篇,其它150余篇。其中05年发表SCI论文22篇,06年发表24篇SCI论文,我院近两年的科研水平正在稳步发展。在5年内承担《中国动物志》6卷,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6部,主编其他教材和著作共30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全国优秀图书特别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

河北省各主要水系鱼类、两栖类调查

细鳞鱼生物学观察

《河北动物志》编研

《河北植物志》(第二版)(未付印)

《中国动物志蜘蛛纲球蛛科》、《中国动物志蜘蛛纲蟹蛛科》、《中国动物志蜘蛛纲平腹蛛科》、《中国动物志蜘蛛纲皿蛛科》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

《世界蝗总科及其近缘类群目录》(英文)

《中国蜘蛛》(英文)

《中国荒漠半荒漠的拟步甲科昆虫》

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调查

可可西里地区生物考察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考察

《福建昆虫志》

湖北昆虫名录

海南森林昆虫

社会展出

博物馆还根据社会需要,多次向学校内外开放,每年平均接待数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如配合世界禁毒日和世界环境日,于1998年6月举办了《金缕玉衣及珍稀动物展览》,9月举办了《全国禁毒展览》,特别是禁毒展览,引起校内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1999年喜迎祖国50年大庆,举办了《狮子、蝴蝶展》,受到了校内外广大师生和观众的热情欢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为配合河北大学的80年华诞,在主楼正式举办了大型动物展览,展出了动物标本24000余件和大量文字版面。自生物展厅开放以来,接待了大批的省内外领导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8位院士参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厦门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大学的外国朋友,均给予高度评价。

驻馆院士

印象初院士

男,江苏海门人,汉族,193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5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昆虫学会三届、四届、五届、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协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科学院挑选为中国当代科技精英之一。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2月被河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印象初院士长期从事蝗虫分类工作,30多年来发现蝗虫新属37个,新种103个。

1975年发表《白边痂蝗在青藏高原上的地理变异》一文,揭示了一个物种由于海拔升高,其形态特征出现梯度变异为种内(亚种内)变异。提出蝗虫类在高原上的适应性,演化途径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见解。阐明了高原上风大不适于蝗虫飞行导致翅的退化,翅是蝗虫的发音器官构造之一,翅的退化导致发音器的退化,发音器的退化和消失又导致听觉器官的退化和消失。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的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是最进化的种类,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类。

1984年出版的《青藏高原的蝗虫》为该地区蝗虫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1982年建立了《中国蝗总科新分类系统》,后被誉为印象初分类系统;1990年发表了《北美洲镌瓣亚目(蝗亚目)的分类》一文,两者之间的区系组成和主要危害种类完全不同,提出了必须防止相互传播的建议。

1996年出版了《世界蝗虫及其近缘种类分布目录》,200多万字,英文,记录了从1758—1990年所有的已知的蝗虫类10136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最系统的同类专著。97年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青藏高原的蝗虫》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和《青藏高原的蝗虫》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宋大祥院士

男,浙江绍兴人,1935年5月9日生,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前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生物学系。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研究生,1961年毕业后留所工作,任动物所副所长、无脊椎动物学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年来河北大学工作,当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内外兼职:法国国际蜘蛛文献中心(CIDA)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分类区系学科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濒临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动物分类学报》主编、《生物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动物杂志》副主编、《科学》和《生命》科学编委等职。

在六十和七十年代,先后从事枝角类、淡水和寄生足类的分类区系研究,河蟹生殖洄游的研究以及吸血蚂蟥的生物学和防除研究。首次报道剑水噬食鱼苗,找出了淡水养殖中鱼苗突然大量死亡的原因,避免渔场的经济损失。针对河蟹减产,通过研究查明系由于成蟹和蟹苗在洄游中受水坝和河水污染的阻拦,提出移苗的办法。经各地采用后大大增加了河蟹的产量。

首次详细阐明了日本医蛭的生物学并提出驱避的办法,发表吸血蚂蟥新种多个。自七十年代末起,从事蛛形类的研究。

蛛形纲是陆生动物中除昆虫纲以外的第二大类群。蜘蛛作为农林中害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消灭害虫和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先后赴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斯密桑研究院、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联邦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生物学研究所、法兰克福圣肯堡博物馆、梅茵茨哥登堡大学、斯图加特国家自然博物馆,韩国蛛形学研究所、日本东京自然博物馆等地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

通过他的研究及与同行的合作,使我过蜘蛛学的研究尽快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他积极推动我过蛛形学会的成立和《蛛形学报》的出版,在推动我国蛛形学的发展和奠定我国现代蜘蛛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迄今为止,先后主持或参与编写专著和工具书20余册,论文约200篇(其中10篇发表于美、日、德、韩国学术刊物上)。《中国淡水足类志》、《农田蜘蛛》分别获科学院二、三等奖。

七五期间主持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西南动物资源研究。八五期间,主要从事中国土壤动物、动物地理分布研究和蜘蛛目系统演化研究,以及中国动物志(蟹蛛科)的编写。在参与领导中国动物志编写工作的同时,还主持我国动物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已完成初稿),以及动物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已完成审定词6000余条),为我国动物学界学术带头人之一。

魏江春院士

男,汉族,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1931年11月1日生,中共党员。俄罗斯生物科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被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软引进为河北大学教授,2007年成为河北大学终身教授。

国内外兼职情况: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真菌学报》副主编,中科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国际孢子植物学报》编委,《极地研究》编委,《POLAR SCIENCE》编委,中科院分类区系学科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生物多样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探险西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Mycosystema》科学顾问,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系名誉研究员,国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联合资助的三志(动物志、植物志、孢子植物志)九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共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四册。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1享受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特等奖,1997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二等奖。

张亚平院士

男,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1年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1995年初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回国任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Cell Research》、《自然科学进展》、《遗传学报》、《科学通报》、《动物学报》、《生物多样性》、《动物学研究》等刊物编委。

10多年来,张亚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系统内澄清了一些重要动物类群的进化之谜,建立起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DNA库,并先后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0篇。

陈文新院士

女,1926年生于湖南浏阳,土壤微生物学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化系。1958年在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参加并组织完成对全国32个省(市)700个县的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调查,采集根瘤标本7000多份;新发现可以结瘤的豆科植物300多种;分离并保藏根瘤500多株;在数量上和所属宿主各类上占重要地位。

发现了一批耐酸、碱、盐、高温、低温性强的珍贵根瘤菌种质资源,并对近2000株具代表性的根菌进行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描述并发表瘤菌的2个新属、8个新种。已建成目前国际上菌株数量最大、性状信息最丰富的根瘤菌的根瘤菌数据库。

馆内专家

任国栋

1955年生,现任馆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是目前我国特大昆虫类群――异跗节类甲虫的唯一分类专家。发表153篇学术论文,学术专著19部,参加编写研究生教材1部,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4项,发现昆虫新物种142种,所著《中国荒漠半荒漠的拟步甲科昆虫》一书系我国第一本关于荒漠昆虫的学术著作,受到国家首批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出版基金1项、省级科研课题4项;作为主研人参加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朱明生

1950年12月生,汉族,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动物学。

长期从事动物学教学和蛛形纲动物区系分类、动物地理和无脊椎经济动物开发利用研究。

共订立320新种、5新属和2新亚科。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共13项,其中主持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大项目子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编或参编专著8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含SCI索引5篇)。首次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的我国原蛛类进行修订研究,为我国本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解放后作为中国学者首次在国内外刊物上独立发表盲蛛目新种。

其研究成果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被美国自然博物馆的世界著名蛛形学家Platnick博士在《世界蜘蛛学进展》中全部引用,并为我国农林植保工作者和生态学研究者广泛参考和应用。

世界著名蛛形学家美国哈佛大学Levi教授评价《中国动物志·球蛛科》为“……本志及其有用性,为世界其他各地同样的志提供了范例”(英文原文见《蛛形学报》,1999年8卷1期);《中国动物志·肖蛸科》对我国肖蛸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2002年完成后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03年出版后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如日本蛛形学家Ono,H.评价本志说:“……书中附图非常精确,一一列出了每种的异名,并详细进行了分类讨论,我认为这一卷是中国动物志中编著地最好的卷册之一。”

采集保存蛛形动物标本近10万头号,模式标本300余种。目前正在进行中国原蛛下目分类和生物地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类动物是蜘蛛目中较原始的穴居类群,为历史生物地理研究最理想的类群),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项目子项目《中国动物志蛛形纲蜘蛛目·暗蛛科漏斗蛛科》编著工作。

承担本科生、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现有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和7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蜘蛛目、盲蛛目和蝎目的多样性及系统学、蜘蛛的生态学和蛛毒的毒理学研究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蛛形学报》和《河北大学学报》编委。

张利平

女,1955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民进会员,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专业方向为微生物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生物学。

1982年2月毕业于河北大学微生物生化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10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12月—2002年7月在云南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8年10月定职讲师,1993年6月定职为副教授,1998年10月定职为教授。

1996年聘为水生生物专业硕士生导师,1998年聘为微生物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聘为动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现为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河北大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物专业硕士点导师组长。河北省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生物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兼职教授、博导。埃及开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博士论文国外评议人。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河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河北省委委员、第五、六届保定市委副主委。第九届河北省政协常委。

贺学礼

男,汉族,1963年10月生,博士、留学以色列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学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1988年硕士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1998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专业,1999~2001年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生态学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1988~2002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教研室工作,2003年1月被引进到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

现任河北大学植物学科带头人,植物硕士学位点导师组组长,动物学博士点博士生指导教师,河北省第二届学位委员会评议组农学、农业工程学科组召集人,中国植物学会区系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菌根联合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973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函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优秀推荐教材评审专家,河北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保定市高新技术专家库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植物学博士点博士生指导教师,《生物技术通报》编委。

康现江

男,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细胞、发育生物学及水生动物学。

1991年7月于江西大学获硕士学位;1991年8-9月到北京大学生物学系高级生理班进修学习;1992年4-5月到内蒙古大学“动物胚胎中心”进修学习;1995年8月8-18日到扬州大学畜牧兽医系“转基因中心”进修学习;1998年6月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海洋生物科研工作)期满出站;2002年12月被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为中国甲壳动物学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学会、中国生理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会员,河北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基金函审专家库成员;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委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专家咨询组成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