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

汉语汉字
汗,读作(hàn、hán、gān),汉语一级字,最早出自于《说文》。《说文》:“汗,人液也。本义:名词,体力活动时皮肤腺体通过毛孔排出的一种含盐的体液,引申义:”段玉裁注订正曰:“汗,身液也。各本作人,今依《太平御览》订。”又,用为动词,出汗,使出汗。[3]
  • 中文名:汗
  • 拼音:hàn、hán、gān
  • 部首:氵
  • 五笔:IFH
  • 仓颉:EMJ
  • 郑码:VAED
  • 笔顺:441112
  • 字级:一级字
  • 平水韵:十五翰
  • 结构:左右
  • 部外:3
  • 笔画:6
  • 统一码:6C57
  • 四角:31140

字源演变

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狩猎器具,代表体力活动。汗,篆文(图A)=(图B)(水,体液)+(图C)(干,代表体力活动)+(图D)(土,代表田地),造字本义:名词,体力活动时皮肤腺体通过毛孔排出的一种含盐的体液。有的篆文(图E)省去土图G。隶书(图G)将篆文字形中的(图I)写成(图J);将篆文字形中的“干”(图F)写成(图K)。

形声字。从水,干声。人及动物汗腺排出的液体。《说文》:汗,人液也。段玉裁注订正曰:汗,身液也。各本作人,今依《太平御览》订。又,用为动词,出汗,使出汗。《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以上读hàn。又音hán。可汗(kè hán),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对君长的称呼,也简称汗。又音gān,馀汗,古县名。故址在今江西余干县。汗,石鼓文下加土,属繁化。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例句

hàn

名词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汗,身液也。——《说文》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汉书·刘向传》

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一样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干青竹之水分

《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刘向《别录》曰: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汗也。”

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维han]。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汗湿

曹禺《雷雨》第三幕:“他光着脚,穿一件白汗衫,已经汗透了,贴在身上。”

通“旱”

《灵枢经·九宫八风》:“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後之则多汗。”

战国时楚国有汗明。见《战国策·楚策四》。

动词

出汗;使出汗

汗牛塞屋。——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匈喘肤汗,人极马倦。”

汗流下来

微微出汗的样子

出汗失水而虚脱

hán

名词

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

咸丰四年,土谢图汗、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郤之。——《清史稿》

gān

名词

古地名用字。

汉置馀汗县。在今江西省·余干县境。

《旧唐书·地理志三》:“汉·馀干县属豫章郡,古所谓汗越也。”汗音干。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人液也。从水干声。矦旰切。

说文解字注

身液也。身各本作人。今依太平御览订。易。涣汗其大号。刘向说曰。汗出而不反者也。从水。干声。矦旰切。十四部。汉馀汗县字如此。读如干。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汗·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3

《广韵》《集韵》《韵会》侯旰切《正韵》侯干切,?音翰。《说文》人液也。《关尹子·八筹篇》心悲物泪出,心愧物汗出。《本草》李时珍曰:汗出於心,在内为血,在外为汗。故曰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易·涣卦》涣汗其大号。《史记·蘇秦传》挥汗成雨。《前汉·刘向传》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者也。出而反之,是反汗也。《文心雕龙》其出如綍,不反若汗。

又泮汗,水无涯貌。《左思·吴都赋》溃渱泮汗。

又澔汗,符采映耀貌。《司马相如·上林赋》采色澔汗。

又澜汗,长貌。《木华·海赋》洪涛澜汗。

又汗汗,水广大无际貌。《郭璞·江赋》汗汗沺沺。

又质汗,药名。

又《唐韵》胡安切《集韵》《韵会》《正韵》河干切,?音寒。可汗,酋长之称。读若克韩。

又番汗,汉县名。音盤寒,属辽东郡。

又《唐韵》古寒切《集韵》居寒切,?音干。馀汗,县名。《前汉·地理志》属豫章郡。《应劭注》汗音干。

又《韵补》叶彤甸切,音苋。《蘇辙·夏夜诗》老人气如缕,枕簟亦流汗。褰帷竟不寐,夜气净如练。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